夏天來臨時,鄉(xiāng)野間水邊總會有一閃一閃的螢火蟲在草叢間飛舞。夏夜裡跟著螢火蟲飛行的足跡,走在鄉(xiāng)間小徑的記憶,始終存在我的腦海裡。每年的四月起就是這些小精靈飛舞在臺灣鄉(xiāng)野的時節(jié),讓我們來認識一下這夏夜精靈,看看哪裡有螢火蟲可以找尋。
夏夜螢舞者
每當夏天來臨時,鄉(xiāng)野間水邊總會有一閃一閃的火金姑在草叢間飛舞。每年的四月是這些小精靈飛舞在臺灣鄉(xiāng)野的時節(jié)。臺灣地區(qū)目前約有近50種的螢火蟲。螢火蟲分佈的區(qū)域,可以從平原到海拔近3000公尺的高山,而臺灣由南到北處處都有螢火蟲的存在。
螢火蟲屬於完全變態(tài)的昆蟲,完全變態(tài)(又叫變異/蛻變),絕大多數(shù)昆蟲都是屬於這種變態(tài)類型。這四個時期分別為卵 、幼蟲、蛹、成蟲。四個階段裡,分為水生、半水生、陸生三種。螢火蟲居住在乾淨的環(huán)境。成蟲時期,大多以露水或花蜜為生,幼蟲時期食蝌蚪、小蝸牛等。幼蟲期約需一年左右,脫皮六到七次。螢火蟲成蟲時期只有剩下20天到兩個月的壽命。
螢火蟲在分類的位階圖如下:(參考陳燦榮/臺北螢火蟲導(dǎo)覽手冊/2002)
界
門
綱
目
科
屬
種
動物界
植物界
真菌界
原生生物界...
節(jié)肢動物門
脊索動物門
軟體動物門
環(huán)形動物門...
昆蟲綱
蛛形網(wǎng)
甲殼網(wǎng)
唇足網(wǎng)..
鞘翅目
鱗翅目
膜翅目
雙翅目...
螢科
紅螢科
雌光螢科
菊虎科...
熠螢屬
脈翅螢屬
窗螢屬
扁螢屬...
略
螢火蟲在學(xué)科分類上屬於節(jié)肢動物門昆蟲綱鞘翅目螢科,全世界目前約有兩千餘種螢火蟲的發(fā)現(xiàn)記錄。而在臺灣地區(qū),目前約發(fā)現(xiàn)11個屬近50種的螢火蟲。而其地域分佈可從平原到海拔近3000公尺的高山,螢火蟲的棲息地大多遠離人類的生活圈。
以北中南來說 :北部的新竹內(nèi)灣與臺北土城,中部的臺中新社、東勢及南投埔里、溪頭,南部嘉義阿里山山區(qū)都有火蟲的棲息地存在,分佈由北到南空間相當?shù)膹V泛。
臺灣地區(qū)常見螢火蟲成蟲發(fā)生期 ( 依各地的氣候、緯度略有不同 )
中文名
日/夜
行性
1
月
2
月
3
月
4
月
5
月
6
月
7
月
8
月
9
月
10
月
11
月
12
月
黑翅螢
夜行性
紅胸黑翅螢
夜行性
黃胸黑翅螢
夜行性
小紅胸黑翅螢
夜行性
紋胸黑翅螢
夜行性
擬紋螢
夜行性
大端黑螢
日夜行性
端黑螢
夜行性
梭德氏脈翅螢
夜行性
紅胸窗螢
日行性
黃緣螢
夜行性
條背螢
夜行性
邊褐端黑螢
夜行性
大陸窗螢
夜行性
山窗螢
夜行性
橙螢
夜行性
雲(yún)南扁螢
夜行性
黃緣短角窗螢
夜行性
鋸角雪螢
夜行性
雪螢
夜行性
灰翅雪螢
夜行性
神木螢
夜行性
阿里山賞螢時間、地區(qū)分布表
物種
發(fā)生季
分布
黑翅螢
3~6月
瑞里、瑞峰、太和、光華、番路、水社寮、奮起湖、來吉、達邦、里佳、豐山
大端黑螢
3~6月
瑞里、瑞峰、太和、光華、番路、水社寮、奮起湖、來吉、達邦、里佳、豐山
梭德氏脈翅螢
4~10月
瑞里、瑞峰、太和、番路、水社寮、奮起湖、來吉、豐山
端黑螢
6~8月
瑞里、太和、光華、番路、水社寮、來吉、達邦、里佳、豐山
山窗螢
10~12月
瑞里、瑞峰、太和、光華、番路、水社寮、奮起湖、來吉、達邦、里佳、豐山
鋸角雪螢
11~翌年1月
太和、光華、水社寮、奮起湖、豐山、頂湖、頂石棹
神木螢
12~翌年3月
太和、水社寮、奮起湖、頂石棹
三條經(jīng)典賞螢遊程 - 阿里山國家風(fēng)景區(qū)阿里山山區(qū)螢火蟲生態(tài)地圖PDF下載:
三條經(jīng)典賞螢遊程 - 阿里山國家風(fēng)景區(qū)在拍螢火蟲之前,請大家先了解關(guān)於螢火蟲的壽命以及生態(tài)。螢火蟲的壽命只有一年,以常見的水生黃緣螢來說,它的生命有四個時期:
·卵期:受溫度的影響,螢火蟲的卵期有長有短,大約在25~30天。
·幼蟲期:約70~100天以上,螢火蟲的幼蟲受到食物與氣候影響,有時幼蟲時期會長達200天以上,螢火蟲會持續(xù)以幼蟲的型態(tài)一至隔年才進入蛹期,幼蟲期螢火蟲會蛻皮6~7次。蛻皮時,是螢火蟲最脆弱的時候,螢火蟲會倒下不動,此時!若受到螞蟻或其他昆蟲攻擊會死亡。螢火蟲的幼蟲以蝸牛為主食。
·蛹期:約10~12天,進入蛹期的螢火蟲終齡幼蟲,就會身體蜷曲不動然後尾巴併發(fā)警戒光,直接躺在隱密處或植披底層化蛹。這時期是四個階段裡風(fēng)險最大的,常遇到不明原因就死亡或羽化不完全。
·成蟲期:約5-10天,交配過的螢火蟲,因為完成世代交替的任務(wù)壽命就會較短,成蟲因為沒有口器無法進食,只能吸取清水補充體力與水份。
螢火蟲的一生:
卵 、幼蟲、蛹、成蟲
截圖自:http://web.cdps.ntpc.edu.tw/rong/firefly/aabout/aabouta4.htm
一般人所稱的螢火蟲是指成蟲期,一年中成群螢火蟲成蟲出現(xiàn)的時段,可以分為三季:
〔第一季〕
〔第二季 〕
〔第三季〕
四月上旬到六月下旬,出現(xiàn)的螢火蟲成蟲如黑翅螢、黃胸黑翅螢、紅胸黑翅螢、小紅胸黑翅螢、紋螢、擬紋螢、大端黑螢、梭德氏脈翅螢、端黑螢、紅胸窗螢、黃緣螢、條背螢、赤腹窗螢、赤腹櫛角螢。
七月初到八月底,出現(xiàn)的螢火蟲種類不多,以條背螢、黃緣螢、邊褐端黑螢、臺灣窗螢為主。
十月中旬到十二月底,當水生螢火蟲如黃緣螢、條背螢逐漸減少後,首先出現(xiàn)的是中、低海拔山區(qū)的螢火蟲,像山窗螢、橙螢、雲(yún)南扁螢、雙色垂鬚螢,接著出現(xiàn)的是中、高海拔山區(qū)的螢火蟲,如黃緣短角窗螢、鋸角雪螢、雪螢、灰翅雪螢及神木螢等。
〔以上資料參考賴胤就老師著:螢火蟲保育及賞螢教材〕
▲不同種類的螢火蟲發(fā)光樣式與頻率就不同,山窗螢都是恆亮條狀,黑翅螢與黃緣螢都是閃爍發(fā)光。
賞螢請遵守 四不一沒有
遊客賞螢時,應(yīng)遵守「四不一沒有」,不吵雜喧嘩、不抓螢火蟲及不拿手電筒直接照射,沒有光害的環(huán)境才能讓螢火蟲開心生存。
賞螢最佳時段
螢火蟲的活動時間因種類而不同,有的只活動於日落後約半小時,有些長達三小時!按照螢火蟲的習(xí)性,每天通常在太陽剛下山時刻起到晚上之間,一般而言大約在7點到9點是一般螢火蟲最活躍的時間,九點之後,大多數(shù)螢火蟲找到配偶開始進備交配。也進入了要休息了時刻,所以會慢慢減少活動量(燈籠也沒電了)。所以,如果在九點以後螢火蟲大多躲在在草叢內(nèi)閃爍鮮少漫天飛舞。建議天黑以前先抵達賞螢地點,了解賞「螢」環(huán)境,找一處適合的位置等待,隨著天幕轉(zhuǎn)暗,螢火蟲會悄悄由草叢間飛起然後逐漸數(shù)量開始增多。大約一個多小時過去,又會開始數(shù)量減少直至消失蹤影。
螢火蟲的發(fā)光 :不同種的螢火蟲所打的燈號不同,彼此並不混淆。
螢火蟲的發(fā)光 :不同種的螢火蟲所打的燈號不同,彼此並不混淆。
不適合賞螢的時段
1.滿月的日子:滿月的明亮月光,提供了足量的光線,降低螢火蟲的發(fā)光亮度,也會促使螢火蟲減少發(fā)光。因為螢火蟲覺得四周已經(jīng)夠亮了,它就不太需要自己照明了。所以利用月缺的日子,或者雲(yún)層很厚的夜晚做觀察與拍攝最為適當。
2.下大雨的夜晚:因為螢火蟲的翅膀很容易被雨水黏住,所以下大雨時,螢火蟲只會躲在草叢間,不出來飛舞。
賞螢注意事項
探訪螢火蟲是我們?nèi)ゴ驍_它們棲息環(huán)境,以下幾點請大家特別注意與配合:
(一)賞螢的服裝採輕便、舒適、接近自然的色系衣著為宜,為防蚊蟲咬請務(wù)必穿著長袖衣褲與事先準備防蚊液。並且攜帶簡易雨具(輕便的塑膠雨衣),免得突然遇到短暫大雨淋成落湯雞。
(二)賞螢時節(jié)剛好是螢火蟲的交配繁衍季節(jié)。為避免強烈燈光干擾螢火蟲,請您將隨身攜帶的手電筒包上深紅色玻璃紙並請勿直接照射螢火蟲。
(三)賞螢時,請隨時提醒自己不要驚嚇喧嘩及追捕野生動物,讓牠們能安心自在的覓食與休息。
(四)愛護大自然,請維持自然景觀原貌,不攀折花草樹木、也不留下任何垃圾。
拍攝螢火蟲該準備的器材二次確認
拍攝螢火蟲的器材:相機、鏡頭、腳架、快門線、防蚊液、輕便雨衣、紅色玻璃紙。
1.紅色玻璃紙:用來包覆手電筒,避免強光照射打擾螢火蟲棲息。
2.腳架快門線:夜間拍攝螢火蟲需要長時間的曝光,所以腳架與快門線是必備的物品,在月缺的日子以ISO800光圈2.8可能還得曝上20分才可以完成一張流螢照片。
3.建議的鏡頭:不同的焦段與焦距可以拍不同的照片。使用廣角鏡做超焦距泛焦時可以拍出流螢線條,而使用中長焦採用大光圈可以拍出夢幻光點。喜歡夢幻光點的朋友,建議使用 85mm f1.4以上焦段的鏡頭。
4.簡易輕便的塑膠雨衣:夏季時節(jié)容易遇上雷陣雨,帶件塑膠雨衣以備不時之需。
5.防蚊液:請不要小看山區(qū)與荒野間的蚊子。通常螢火蟲出來時,大量的蚊子也會一起出現(xiàn)喔。
賞螢四不一沒有!
不吵雜喧嘩,不抓螢火蟲,不照射,沒有光害,螢火蟲才可以開心生存。
腳架 快門線 B快門
拍螢三要訣:
大光圈、高ISO、慢快門 。
關(guān)閉相機與鏡頭的對焦系統(tǒng)與防手震、閃光燈
▲拍攝時的重點提醒:先關(guān)閉相機與鏡頭的防手震,關(guān)閉鏡頭閃光燈,設(shè)定相機的ISO值(
800-3200),鏡頭設(shè)定最大光圈(f1.4或是以上、光圈越大越好)。
把對焦切到手動對焦,對焦到螢火蟲飛行位置後方的主體,再來記得打開相機的除躁功能,如此一來!可以確保照片的乾淨度。
大光圈、高ISO、慢快門 ;光圈 ISO=光點亮度
光圈 ISO=光點亮度;光圈 ISO 快門=照片亮度與光點數(shù)量
光圈 ISO 快門=照片亮度與光點數(shù)量
螢光攝影要注意曝光值,稍微偏暗才是正常!
螢光攝影要注意曝光值,稍微偏暗才是正常!
螢光攝影要注意曝光值,稍微偏暗才是正常!
照片拍得太亮容易把蟲點拍得偏淡,建議減少曝光時間!
照片沒有偏輛,光點卻拍得太淡太亮失去飽和,可能是ISO值設(shè)得過高建議降低ISO值;
提供照片檢查流程圖給您參考:
每一秒一點一點的螢光經(jīng)由慢速快門收集起來就成了畫面
▲同種類的螢火蟲來說:鏡頭的焦段選擇關(guān)乎螢火蟲光點的形狀、螢火蟲飛行的位置關(guān)乎光點的大小。24、35mm的廣角鏡頭容易拍到流螢的條狀影像。85mm焦段起拍的光點最為夢幻!
喜歡拍夢幻圓點,鏡頭焦段選擇:50mm可,85mm最佳,105~135mm更好
(對焦)焦點的基礎(chǔ)設(shè)定
?拍螢火蟲時幾乎是無法對焦的,因此在拍攝前,請先把鏡頭切到手動對焦(避免快門按下時鏡頭又自動對焦而焦點改變,造成影像模糊或無法拍攝)。
?構(gòu)圖裡有主體時(房子、樹幹)盡量對焦於主體。
?如果構(gòu)圖裡沒有主體,建議焦點不要採用無限遠,把對焦點切到畫面遠方2/3處的樹,如此焦點設(shè)定拍攝的螢光點會比無限遠位置還好,中長焦也可採用此方法。
?對焦點位置後方的螢光成像較少。
光點的大小與對焦點的設(shè)定有關(guān)點,也與螢火蟲飛舞位置有關(guān),焦點與相機距離成對比關(guān)係。
對焦點附近的光點細小明亮,對焦點距離與相機間的光點漸成散景,螢火蟲越靠近相機光點越大。對焦點前到相機間的光點都可以記錄、對焦點後約50cm的光點就幾乎無法記錄到。
相機角度與高度的影響:
平坦的環(huán)境而言,螢火蟲飛行的高度大部分都在離地面40-120公分左右,建議相機與腳架架設(shè)高度於50-70公分較佳;如果有植物的環(huán)境,腳架架設(shè)約比植物高20-30公分即可。
而拍螢火蟲的環(huán)境大多是微光環(huán)境,因此幾乎都只能使用較大的光圈來拍攝 ,所以如果是採用一般正常平視的角度來拍攝焦點景深很淺,容易拍到大的光點,但是畫面前後的螢火蟲光點極易重疊,所以在拍螢火蟲時相機的高度與角度也須特別注意!
鏡頭的焦段選擇關(guān)乎螢火蟲光點的形狀、螢火蟲飛行的位置與相機距離的對比關(guān)係關(guān)乎光點的大小。螢火蟲的飛行路徑無法控制,只能靠經(jīng)驗對環(huán)境判斷,透過事先的觀察與實地累積經(jīng)驗判斷?;蚴翘旌卺嵛灮鹣x活耀時根據(jù)其飛舞位置改變相機位置。
攝影有趣的就在於不斷嘗試與發(fā)現(xiàn)的樂趣!你的相機就是你的世界,遵循的法則除了構(gòu)圖、光圈、快門、ISO外,就是頭腦裡的想像與思維!
最後!如果螢火蟲不夠活耀,您覺得照片裡螢光光點數(shù)量不夠多,此時!唯一的方法只有連續(xù)拍攝照片,回家後採用星軌程式疊加光點或軟體疊圖處理。連續(xù)拍攝時!建議腳架、相機、鏡頭對焦都不要改變。
Startrails星軌軟體:
http://www.startrails.de/html/software.html流程圖參考:
https://flic.kr/p/n5N2Re Higrace投入式鏡架與磁吸式鏡片系統(tǒng)
Facebook 社團 · 1,044 位成員
1.相關(guān)濾鏡與鏡架產(chǎn)品介紹請參考以下連結(jié):
https://goo.gl/forms/U0d5jyTh3k4oIlZV2
2.各廠牌、各式濾鏡、各種拍攝的疑難雜癥處理 (不管是新的舊的問題,都可以發(fā)文),避免洗版發(fā)文審查後再幫您公開,有空時幫大家解答!
3. 無團購時請至蝦皮賣場:htt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