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omney888:為您傳傳遞更多實在、有效的投資理財信息,不貪多,只求精。點擊上方藍字“第一理財網”關注。
=======================
別說自己工資還很低,別說自己還要靠家里補貼,如果你到現在還沒學會理財,那就還不能算一個真正的職場人。
現在想理財,可選擇的渠道還是很多的,銀行、保險這些傳統(tǒng)金融機構的理財產品,信托、券商、第三方機構的理財產品,還有互聯(lián)網金融的各種“寶”,初涉職場的新人,該如何選擇,又有哪些新技能可供使用呢?
月薪 3000元,該怎么理財?
1989年出生的曉旭剛剛參加工作,因為是本地人,所以月薪3000元雖然不多,但生活開支也不多。因為喜歡旅游,所以曉旭一直沒有理財,她說,理財這件事,她是想過的,但是不知道如何下手,“我現在一個月就3000元,也沒有多余的閑錢來理啊?!睍孕裾f。
●案例分析
農業(yè)銀行河南省分行國際金融理財師王女士認為,曉旭的案例,更說明了理財對于工薪階層的重要性,“你看,她基本沒有什么儲蓄,其收入和支出都是相對穩(wěn)定,每月的工資除開必要開支,凈結余1500元,看起來可投資的金額確實不多。但是投資理財越早越好,時間的力量是無窮的,復利的效力更是神奇的?!?/p>
舉例來說,一個人從25歲開始,每月儲蓄1200元,并用存下的錢來做投資,到其65歲時,若以年均投資收益率20%來計算的話,可累積上億元的財富。
●理財建議
銀行儲蓄為主,買點短期理財產品
“雖然曉旭說她的收入和支出都相對穩(wěn)定,但根據其年齡,其應該已經工作2-3年,至少應該會有2萬左右的儲蓄,現在基本沒有什么儲蓄是不對的?!蓖跖拷ㄗh說,曉旭應該以銀行儲蓄為主,每個月要存固定的資金,養(yǎng)成習慣,一段時間下來能攢下不少。
另外,曉旭這種情況,可以買一些短期理財產品,1個月到3個月理財期限產品都可以選擇,周期比較短,不耽誤曉旭旅游的需求,收益也很穩(wěn)定。
月薪 5000元,怎樣不月光?
王俊杰在一家效益還不錯的國企工作,外地來鄭州工作的他,要租房,要吃飯,要交際,加上交通費、水電氣和電話網絡費及其他一些日常開支,由于沒有任何理財經驗,每月5000元的收入并不能讓他有多少積蓄,基本上都是“月光光”了。
●案例分析
工商銀行鄭州隴海路支行的理財經理說,剛畢業(yè)的大學生從學校畢業(yè),進入社會,成為職場新人。一般來說,職場新人職業(yè)經驗、技能相對欠缺,收入整體偏低。所以理財變得至關重要。他建議職場新人可以采取1/3理財法,把每月收入分成三個部分來打理,必要生活開支和人際交往開銷都控制在1/3以內即可。
“最好每月拿出1/3的收入進行強制儲蓄來積攢資金,進行合理理財?!崩碡斀浝肀硎?,小王的收入在職場新人里屬于“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那種,只要每個月拿出一部分資金來理財,不但可以避免月光,而且還會有不錯的收益。
●理財建議
貨幣基金和固定收益類產品混合購買
“像小王這種情況,我們不建議他選擇短期理財產品,倒是可以選擇貨幣基金與固定收益類產品的組合?!惫ば械睦碡斀浝肀硎?,貨幣基金和固定收益類產品組合購買,是保本投資和風險投資的一種組合,目前最常見的也就是這種形式。
這樣組合投資的好處在于,貨幣基金的風險性小,每日計息,隨時用隨時能贖回;固定收益類產品雖然周期長,但收益率很高,“我們一般建議大家用二八開的方式進行組合投資,這樣既能保證資金安全,也可以保證收益。”工行的理財經理表示。
收入不穩(wěn)定,理財選哪樣?
童玲做的是銷售行業(yè),收入忽高忽低的她,完全搞不懂該如何理財?!跋裎覀兊墓べY,高的時候一個月8000多元也有,少的時候1000多元也發(fā)過。”小童不太明白的是,類似她這樣的情況,該如何理財,“因為收入完全看績效,存銀行有點虧,完全買成固定收益又怕收入不好的時候沒錢花,該怎么辦?。俊毙⊥f,這事一直讓她很苦惱。
●案例分析
光大銀行鄭州緯五路支行理財經理孫先生表示,類似小童這種情況,目前在職場新人中還是很普遍的。“這些新人的事業(yè)剛剛起步,財務生命周期還處于累積階段,每月的收入不太穩(wěn)定,不過已能應付自己基本開支,完全靠儲蓄收益不夠,完全投資一個理財形式,又沒有保障。”孫先生說,長遠來看,小童可以學習更多專業(yè)知識,爭取從簡單的銷售領域走向技術領域或管理領域,以實現收入的相對穩(wěn)定,但就目前的情況看,應該在有保障計劃的前提下,嘗試穩(wěn)健型投資。
●理財建議
六成資金買固定收益,貨幣基金和股票都來點
理財經理孫先生建議說,小童應該留下1萬~2萬作為一般性應急資金,其余的收入,可以分成兩部分,選擇半年和一年左右期限的銀行理財產品進行投資,同時也可投資部分債券型基金,可以達到已有資金保值增值的目的。
鑒于小童的收入上下浮動很大,原則上還是要以穩(wěn)健和低風險為主,所以孫先生建議60%固定收益類產品+20%貨幣基金+20%股票等,多配置一些固定收益類理財產品,本金有保障的同時,收益更穩(wěn)定。
手頭很寬裕,也要早理財
在大型企業(yè)工作,家里的實力也不錯,讓吳濤覺得理財沒什么太大的用處。每個月一萬多的收入,加上父母有時候給的零花錢,小吳都是存在自己的卡里,需要了就用,不需要就放著。
雖然也知道,這樣的方式等于讓錢“沉睡”了,但小吳覺得,既然現在手頭挺寬裕,就沒有太多的必要一定去理財,更何況,那些收益率一般的儲蓄和短期理財產品也很難讓他提起興趣。
“他這樣想是不對的,不能因為現在手頭寬裕就不理財了。”華夏銀行鄭州分行理財經理劉女士說,對于職場新人來說,收入高更要理財,因為相對高的工資,如果不進行打理的話,不但是一種浪費,也是對自己不負責任。
理財經理劉女士表示,小吳的生活保障是沒有問題的,在這個基礎上,可以嘗試略微激進的投資方式,“吳先生可以試一下,把自己的資金按照50%股票+30%固定收益類產品+20%貨幣基金的比例投資,這樣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讓投資組合的價值達到最大”。
劉女士提醒說,理財講求“混搭”,但更要注意適度和控制風險,并非是選擇的理財產品越多收益就越好、風險就越低。過多地選擇反而會分散投資者的注意力,從而投入大量的精力,效果卻適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