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
虛勞羸瘦者。
五臟之氣傷損也。經(jīng)所謂一損損于
皮毛。皮聚而毛落。二損損于
血脈。血脈虛少。不能榮于五臟
六腑也。三損損于
肌肉。
肌肉消瘦。飲食不為肌膚。
四損損于筋。
筋緩不能自收持。
五損損于骨。
骨痿不能起于床。然治損之法奈何。損其肺者。益其氣。損其心者。調(diào)其營衛(wèi)。損其脾者。調(diào)其飲食。適其
寒溫。損其肝者。緩其中。損其腎者。益其精。此治損之法也。虛勞羸瘦者。是五臟六腑
虛損之候也。凡人耽嗜聲色。貪味甘肥。殊無撙節(jié)。唯恣情性。而又外觸
風(fēng)寒。
內(nèi)傷氣血。
表里受病。
陰陽相搏。久而不瘳。遂成羸瘵。此皆冷熱血?dú)庵稹?a title="醫(yī)學(xué)百科:五勞" rel="summary" target="_blank">五勞
六極之候。因茲有焉。脾
腎勞傷。肌骨枯悴。故成勞瘦之病也。老小羸。為血
氣不足。
寒氣獨(dú)積于地。炎氣獨(dú)散于天。天地不交。故體成否。體成否。則肌肉不潤。
腠理不通。胸
膈氣急。腸胃招滿。為
陰氣沖陽。陽不接也?;?a title="醫(yī)學(xué)百科:膀胱" rel="summary" target="_blank">膀胱堅(jiān)積。肢體沉。為
陽氣不能下營。陰氣獨(dú)盛也。致
大腸留壅。湯藥不下?;蛩炔幌?。更加
短氣。若不利
關(guān)格。實(shí)不得其死也。
方
補(bǔ)益甘草丸治虛勞羸瘦。膝冷
腰疼。神思昏沉。
肢節(jié)無力。
少精乏氣。睡臥多
驚。
甘草(炙微赤銼)
薯蕷遠(yuǎn)志(
去心)
續(xù)斷桂心
人參(
去蘆頭)
防風(fēng)(去蘆頭)
天雄(炮裂去皮臍)
石斛(去根銼)
茯神覆盆子車前子五味子鹿茸(
去毛涂酥炙微黃)
楮實(shí)(水淘去浮者焙干)
山茱萸蛇床子杜仲(去皺皮炙微黃)
巴戟萆(銼)
狗脊黃〔各二(一)兩銼)
牛膝(一兩半去苗)白
龍腦(五錢細(xì)研入)
肉蓯蓉(酒浸一宿刮去皺皮炙令干)
菟絲子(酒浸三日曝干另搗為末)生
干地黃鐘乳粉(各二兩)
澤瀉(一兩)上為末。煉蜜和搗五七百杵。丸如
梧桐子大。每服空心以溫酒下三十丸。及晚食前再服。
補(bǔ)益鐘乳天雄丸治虛勞。
水臟久憊。腰膝疼冷。筋骨無力。夢寐不安。陽道劣
弱。
面色萎鐘乳粉天雄(炮裂去皮臍)巴戟(各一兩五錢)香子肉蓯蓉(酒浸一宿刮去粗皮炙令干)菟絲子(酒浸三日曝干另搗為末)
補(bǔ)骨脂木香天門冬(去心焙)續(xù)斷
沉香石斛(去根銼)
丁香山茱萸
附子(炮裂去皮臍)
肉桂(去粗皮)
當(dāng)歸麝香(細(xì)研)
白術(shù)人參(去蘆頭)
仙靈脾薯蕷牛膝(去苗)濃樸(去粗皮涂
生姜汁炙令香熟)熟干地黃
石龍芮(各一兩)
磁石(二兩燒令赤醋淬七次細(xì)研
水飛過)上為末。煉蜜和搗五七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以暖酒下三十丸。臨臥時(shí)再服。如不飲酒。
鹽湯下亦得。
羊腎丸 (出
圣惠方)
治虛勞羸瘦。補(bǔ)益
骨髓肌膚。
羊腎(二對去脂膜切破焙干)人參(去蘆頭)
白茯苓白術(shù)(各一兩)桂心熟干地黃(各三(二)兩)肉蓯蓉(酒浸一宿刮去皺皮炙干)當(dāng)歸蛇床子(各三分)
枳殼(
麩炒微黃去瓤)薯蕷黃澤瀉山茱萸
白芍藥吳茱萸(湯浸七遍焙干微炒)菟絲子(酒浸三日曝干別搗為末)鹿茸(去毛涂酥炙微黃)遠(yuǎn)志(去心)附子(炮裂去皮臍)
牡丹石斛(去根銼)牛膝(去苗)訶黎勒(煨用皮各一兩五錢)上為末。煉蜜和搗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腹以暖酒下三十丸。晚食前再服。
通命丸療虛勞百病。
七傷六極。
少氣羸弱。不能飲食。
茯苓甘草(炙)
杏仁(去皮尖熬)干天門冬(去心)
芍藥大黃當(dāng)歸
干姜人參(各六分)牛膝干地黃(各七分)
黃芩紫菀蓯蓉(各五分)
阿膠(炙)桂心吳茱萸蜀椒(
出汗)石斛(各三分)防風(fēng)
干漆(熬)白術(shù)(各四分)上搗篩。以棗膏蜜相拌和作丸。食前服七丸。日三。不知漸增。以知為度。病劇者。夜更一服。忌
蕪荑、
鯉魚、生蔥、
海藻、松菜、桃、李、雀肉、等物。
川椒丸 (出圣惠方)
治虛勞羸瘦。食飲無味。
百節(jié)酸疼。神思昏沉。
四肢無
力。宜服補(bǔ)益。
川椒(一兩去目及閉口者炒去汗)白茯苓
柏子仁芎人參(去蘆頭)桂
心黃干姜當(dāng)歸山茱萸附子(炮裂去皮臍)
枸杞子薯蕷(各三分)
枳實(shí)(五錢麩炒微黃)牛膝(去苗)濃樸(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肉蓯蓉(酒浸一宿刮去皺皮炙干)石斛(去根銼)熟干地黃菟絲子(酒浸三日焙干別搗為末各一兩)上為末。煉蜜和搗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腹以溫酒下三十丸。晚食前再服。
松子丸 (出圣惠方)
治虛勞百病。絕傷羸瘦。久服強(qiáng)筋骨。長肌肉。悅澤顏
色。
延年不老。
松子(去皮)白茯苓(一兩)
麥門冬(去心焙)柏子仁薯蕷枸杞子五味子官桂山茱萸覆盆子熟干地黃澤瀉
女貞實(shí)石南黃(銼)遠(yuǎn)志(去心各一兩)肉蓯蓉(二兩酒浸一宿刮去皺皮炙令干)石斛(一兩五錢去根銼)甘草(半兩炙微赤銼)杜仲(一兩五錢去皺皮炙令黃)上為末。煉蜜和搗五七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招募巴硎城?
人參湯治虛勞羸瘦。
肌熱盜汗。四肢少力。不思飲食。
咳嗽多痰。
人參(一分)白茯苓(去黑皮)桂(去粗皮)紫菀(各五錢去苗土)木香(一分)青
橘皮(湯浸去白焙半兩)
桔梗赤芍藥五味子(各一兩)芎訶黎勒皮
羌活(去蘆頭)當(dāng)歸(切焙各五錢)
防己(一分)
秦艽(去苗土五錢)甘草(炙銼)
鱉甲(各一兩
醋炙令焦黃)
柴胡(五錢去苗)
地骨皮(一兩)上粗搗篩。每服二錢。入
蔥白二寸。
生姜半分。切碎同煎。至半盞去滓。入
童子小便半盞。再煎一兩沸。每日食前
溫服。
鐘乳粉丸治虛勞少氣。羸瘦無力。
鐘乳粉熟干地黃(焙)杜仲(去粗皮銼炒)續(xù)斷肉蓯蓉(去皺皮酒浸切焙)山茱萸桂(去粗皮)
巴戟天(去心)牛膝(酒浸切焙)石斛(去根)覆盆子五味子附子(炮裂去皮臍)菟絲子(酒浸一宿)白
檳榔(煨銼)蛇床子狗脊(去毛)
山芋(各三兩)萆(一兩五錢)上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四十丸。暖酒下??招氖城胺?。
谷仙散治虛勞羸瘦。
目風(fēng)淚出。耳作蟬鳴。口中
干燥。飲食多嘔?;驎r(shí)下痢。腹
中雷鳴。石斛(去根)肉蓯蓉(酒浸切焙)杜仲(去粗皮銼炒)防風(fēng)(去叉)萆菖蒲麥門冬(去心焙)白馬莖(切焙)菟絲子(酒浸別搗)遠(yuǎn)志(去心)柏實(shí)續(xù)斷山芋蛇床子澤瀉
細(xì)辛(去苗葉)天雄(炮裂去皮臍)上
等分。搗羅為散。每服三錢匕。溫酒調(diào)下。
巴戟丸 (出圣惠方)
治虛勞羸瘦。
下元冷憊。腳膝無力。
風(fēng)氣相攻。
巴戟菟絲子(酒浸三日曝干別搗為末)石斛(去根銼)松子(去皮)桂心人參(去蘆頭)牛膝(去苗)羌活附子(炮裂去皮臍)白茯苓(各一兩)鐘乳粉
云母粉肉蓯蓉(酒浸一宿刮去皺皮炙令干)熟干地黃(各二兩)
甘菊花五味子防風(fēng)(去蘆頭各三分)上為末。入研了藥同研令勻。煉蜜和搗五七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心及晚食前。以溫酒下三十丸。
補(bǔ)益煎治虛勞肌瘦。腿膝無力。不思飲食。和益營衛(wèi)。駐顏
補(bǔ)氣。滋潤肌體。及
治療一切
生地黃(四斤)生天門冬(一斤)生藕(一斤)生姜(八兩)以上四味。銼碎。用生絹袋絞
取汁。石斛(去根)鹿茸(酥炙去毛)菟絲子(酒浸一宿搗成片子焙干)黃(銼)牛膝(酒浸一宿焙干)柴胡(去苗)地骨皮人參白茯苓(去黑皮)桂(去粗皮)木香附子(炮裂去皮臍各一兩)上搗羅十二味為末。先將前四味
自然汁。于銀石器內(nèi)。熬耗一半。入好酒一斗。又熬去一半。入酥蜜各半斤。同熬。次入上件藥末于汁內(nèi)。用
柳枝不住手?jǐn)?。直候匙上抄起為度。于新瓷器?nèi)盛。用蠟紙封口。每日空心溫酒調(diào)下一匙。
山茱萸散 (一名五洛散)
治虛勞。身體羸瘦。
寒熱時(shí)作。咳嗽
喘滿。四肢無
力。百節(jié)酸疼。
肉蓯蓉丸 (出圣惠方)
治虛勞羸瘦。心神
健忘。腰膝多疼。
臟腑氣虛。
陽事衰
絕。
肉蓯蓉(二兩酒浸一宿刮去皺皮炙令干)菟絲子(酒浸三日曝干別杵為末)薯蕷牛膝(去苗)巴戟杜仲(去粗皮炙微黃)續(xù)斷白茯苓枸杞子五味子蛇床子山茱萸(各一兩)遠(yuǎn)志(去心)柏子仁茯神(各二兩)上為末。煉蜜和搗五七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腹以溫酒下三十丸。晚食前再服。
鱉甲丸治虛勞。肌體羸瘦。
發(fā)熱減食。四肢少力。
鱉甲(醋炙令黃去裙)柴胡(去苗各一兩五錢)人參白術(shù)麥門冬(去心焙)訶黎勒皮黃(銼)五味子沉香赤芍藥茯神(去木)生干地黃(焙)木香枳實(shí)(去穣麩炒各一兩)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人參湯?;蛑囡嬒露?。至三十丸。日三。
當(dāng)歸散治虛勞羸瘦。面目
黧黑。四肢苦重。短氣。不思飲食。
當(dāng)歸(去蘆頭焙干)石斛(去根)天門冬(去心焙)子
地膚子肉蓯蓉(酒洗去皺皮切干焙各一兩)
白蘞覆盆子甘草(炙令赤銼)五味子(各三分)桂(去粗皮)牛膝(銼酒浸焙干)附子(炮裂去皮臍各五錢)
石鐘乳(煉成者一兩一分)上為散。每服三錢。以溫酒入少熟蜜調(diào)下??招?。日
午夜食后服之。
柴胡散治寒熱體瘦。肢節(jié)
疼痛。
口干心煩。
柴胡黃
赤茯苓白術(shù)(各一兩)人參地骨皮枳殼(炒)桔梗
桑白皮赤芍藥生干地黃(各七錢五分)麥門冬(三兩)甘草(五錢)上咀每服四錢。姜三片
水煎服。
豬肚黃連丸治勞瘦。
豬肚(一具以童子小便一斗煮令爛細(xì)切研如泥)
黃連(去須一兩一分)柴胡(去苗一兩五錢)白術(shù)(一兩)鱉甲(醋浸炙令黃一兩五錢)紫菀(去苗土)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生研各一兩五錢)桂(去粗皮)陳橘皮(去白瓤各一兩)干姜(炮三分)人參(一兩一分)蕪荑仁(炒令香三分)上除豬肚外。搗羅為末。入豬肚更搗一千杵。即以煉蜜相和。調(diào)勻得所。丸
炙
豬肝散治
急勞羸瘦。
蒼術(shù)(去粗皮)木香桂(去粗皮)附子(炮裂去皮臍)人參白茯苓(去黑皮)濃樸(去粗皮涂生姜汁炙銼)牛膝(銼刮令干)芍藥鱉甲(醋浸炙令黃)當(dāng)歸(去蘆頭炙令干切)青橘皮(去白焙)上等分為散。每服用
豬肝一具。細(xì)切如
柳葉。用藥一兩。糝拌勻。以慢火炙熟??崭狗艤?。任意食之。不過三服瘥。
黃湯療體虛少氣。羸瘦不堪。營衛(wèi)不足。
善驚。胸膈淡冷。而客熱。欲冷水。
飲食則必黃(二兩)附子(一兩炮)
大棗(十四枚)甘草(二兩炙)蜀椒(一兩炒出汗)生姜(六兩)芍藥茯苓當(dāng)歸〔各三(二)兩〕人參(三兩)黃芩桂心(各二兩)上切。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半。去滓分五服。日三夜二。適寒溫。忌海藻、生蔥、
菘菜、
豬肉、冷水、大
無比山藥丸 (出醫(yī)方集成)
療虛羸。治諸虛百損。五勞七傷。肌體
消瘦。補(bǔ)下
經(jīng)。起陰發(fā)陽。能令陽氣入腦。安魂定魄。開
三焦。破
積聚。消
五谷。益精髓。安臟
腑。除心中
伏熱。強(qiáng)筋骨。輕身
明目。去冷除風(fēng)。無所不治。補(bǔ)益極多。常服最妙。七
十老人服之。尚有非常功力。一名
萬安丸。
薯蕷(二兩)蓯蓉(四兩酒浸)牛膝(酒浸)菟絲子(酒浸)杜仲(炒)澤瀉巴戟天(去心)山茱萸
赤石脂(各二兩)五味子(十分)干地黃〔二(三)兩〕茯神(二兩一方作茯苓)上為末。以蜜和丸。如梧桐子大。食前以酒下二十丸。至三十丸。日再夜一。服無所忌。唯禁醋、
大蒜、蕪荑、生蔥、辛物。服之七日。令人健。
四體潤澤。唇口赤。手足暖。面有光悅。消食。身體安和。音聲清朗。是其驗(yàn)。十日后。日長肌肉。其藥通中入腦。鼻必酸疼。不可怪。若欲求大肥。加敦煌
石膏二兩。若生性健忘。加遠(yuǎn)志一兩。少
津液加柏子仁一兩。一月許。即充足。陰下
濕癢。加蛇床子一兩。一方用蓯蓉末八兩。酒熬膏和丸。古今錄驗(yàn)。有白馬莖二兩。共一十六味。
石斛散 (出圣惠方)
治虛勞羸瘦。不能飲食。面色黃黑。手足多冷。
石斛〔二(三)兩去根銼〕山茱萸(一兩)五味子(五錢)萆(三分銼)遠(yuǎn)志(去心)桂心(各五錢)人參(去蘆頭)黃(各一兩銼)當(dāng)歸白茯苓(各三分)肉蓯蓉(酒浸一宿刮去皺皮炙令干)附子(各一兩炮裂去皮臍)上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姜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每于食前溫服。
肉蓯蓉散 (出圣惠方)
治虛勞傷憊。四肢羸瘦。腰膝無力。不能飲食。
肉蓯蓉(酒浸一宿刮去皺皮炙令干)熟干地黃石斛附子(炮裂去皮臍)黃(銼)白茯苓牛膝(各一兩去苗)防風(fēng)(去蘆頭)人參(去蘆頭)白術(shù)五味子桂心(各五錢)上
人參散(出圣惠方)治虛勞羸瘦。夜臥
失精。心神
虛煩。
咽喉不利。少思飲食。
人參(一兩去蘆頭)
龍骨(一兩五錢)
桑螵蛸(一兩微炒)熟干地黃(一兩五錢)桂心(三分)黃(銼)茯神(各一兩)麥門冬(一兩五錢去心焙)甘草(五錢炙微赤銼)白術(shù)(三分)肉蓯蓉(一兩酒浸一宿刮去皺皮炙干)上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姜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每于食前溫服。
十補(bǔ)丸治虛勞羸瘦。補(bǔ)益血?dú)?。壯筋骨。暖水臟。
肉蓯蓉(酒浸一宿切焙)牛膝(酒浸切焙)菟絲子(酒浸別搗)山芋續(xù)斷山茱萸五味子柏子仁巴戟天(去心)遠(yuǎn)志(去心各一兩)上為末。酒煮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
知母丸主瘦病。及久黃等。
知母常山(各三兩)甘草(炙)大黃
麻黃(去節(jié))黃芩杏仁(各二兩去皮尖熬)
蜀漆(洗)
牡蠣(各一兩熬)上為末。丸如梧桐子大。空心服。飲下七丸后。心悶即吐。是此病出候。不吐更加兩丸。忌海藻、菘菜、蔥菜酒面豬肉。
丹砂飲治瘦病。不問久近。治不瘥者。
丹砂(研)
牛黃(研)麝香(研)龍腦(研)狗脊
皂莢(去皮子)野狼牙(各五錢)
犀角屑(一兩五錢)檳榔(二七枚并皮銼別搗)上除檳榔別搗外。八味搗研極細(xì)。先以水三升。漬檳榔并皮。只煎取一升。
然后下諸藥末。更煎取半升。不去滓。分作三服。如人行七里。再服。利六七行自止。煮
漿水粥食之。
干漆丸治虛勞羸瘦。悅澤顏色。益精補(bǔ)氣。
干漆(以醋炒令煙出三兩)牛膝(銼酒浸焙干三分)桂(去粗皮)甘草(炙銼)肉蓯蓉(酒浸去皺皮切焙令干)菟絲子(酒浸別搗)蛇床子(炒令香)白術(shù)(各五錢)上搗羅七味為末。入菟絲子相合令勻。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五丸。
空腹服。以溫酒下。夜食后再服。
干地黃丸治虛勞羸瘦。虛損少氣。令人肥白。
生干地黃(酒浸去土炙令干二兩銼)干漆(炒令煙出五錢)白術(shù)(一分半)桂(去粗皮五錢)甘草(炙令赤銼一分五厘)石鐘乳(煉成者一分研)
酸棗仁(微炒去皮別研)柏子仁(微炒別研各一分)上除研藥外。搗羅為末。和勻。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腹。溫酒下
獺肝丸療瘦病。每日面變色。腳手酸疼??诟?a title="醫(yī)學(xué)百科:壯熱" rel="summary" target="_blank">壯熱。
麥門冬散治虛勞羸瘦。面體少色。
麥門冬(去心焙)石葦(去毛)五味子菟絲子(酒浸一宿別搗)白茯苓(去黑皮)生干地黃(焙各一兩)桂(去粗皮五錢)上為散。每服二錢??崭箿鼐普{(diào)下。日午夜食后再服。久
柴胡茯苓湯療
腹脹瘦病。不下食。
柴胡茯苓(各一錢二分)枳實(shí)(炙)白術(shù)人參麥門冬(去心)生姜(合皮切各六分)上切。以水六升。煮取一升八合。絞去滓。分溫二(三)服。服別相去七八里。吃一服。不利
六奇湯治虛勞羸瘦。日久不瘥。并心腹
痞滿。不思飲食。
柴胡(去苗)濃樸(去粗皮生姜汁炙銼)枳殼(去穣麩炒五錢)白茯苓(去黑皮一兩)白術(shù)(各五錢)京
三棱(醋浸炮銼一兩)上為散。每服三錢。水一盞。入生姜半分。切碎同煎。至八分。去滓。空心溫服。一方白術(shù)五錢。柴胡等
五味各一兩。
安息香湯治虛勞瘦瘠。不問新久。
安息香(研五錢)
天靈蓋(一片涂酥炙透)
青木香阿魏(醋化去砂石入面作餅子焙)甘草(炙銼各一兩)上為散。每服三錢。童子小便一盞半。豉百粒。蔥白三寸。拍破同煎。至七分。去滓溫服。良久或
吐利下赤白色蟲?;蛞箟襞c人別。此為效驗(yàn)。
大腹飲治虛勞羸瘦??人浴?br>
大腹(并皮煨銼)訶黎勒皮(各二枚)陳橘皮(去白炒一分)
豬膽(一枚)桃
白皮(一兩)上除膽外。粗搗篩。每服五錢。以童子小便一盞半。先浸一宿。五更煎取五分。去滓。摘破
地黃酒療虛羸。令人充悅。
益氣力。輕身明目。
天靈蓋湯療瘦病。
天靈蓋(一大兩炙研)麝香(半兩)
桃仁(一大抄去皮)
朱砂(一兩五錢
光明者)好豉(一大升干者)上為末。搗和令勻。每晨空腹以小便半升。和散
方寸匕以水煎服。瘥止。不利
五補(bǔ)丸治男子?jì)D人虛勞羸瘦。飲食減少。困倦無力。
人參白茯苓(去黑皮)地骨皮熟干地黃(焙各一兩)上為末。煉
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溫酒下。食后
臨睡服。一方有黃一兩。名
人參丸。
朱砂丸治虛勞羸瘦。諸鬼氣惡注。
明目丸 (出仁存方)
治諸勞、極瘦、睡困。
兔屎(四十九枚)砂(如兔屎大)上二味。研令極細(xì)。生蜜丸。麻子大。每服七丸。以生甘草五錢碎。浸一夜取汁。五更初服。勿令病患知。是治勞藥。下后頻看。若有蟲。急打殺。以?;鹩图迨菇埂壖彼?。三日不下。更服。須每月三日以后。望前、服之。忌見喪服色衣、婦人、貓犬之類。后服治勞補(bǔ)氣藥取瘥。此藥最治
熱勞。又云
傷寒煩躁。骨熱皆治。
療瘦疾方
用甘草三兩炙。以小便煮三四沸。
頓服甚良。忌海藻、菘菜。
治虛勞羸瘦。及素有勞根。若作便發(fā)。則身體、百節(jié)、
皮膚、無處不痛?;驘峤?br>
急。及治腰用白柘東南行根一尺。刮去上皮。取中間皮。以燒屑亦可細(xì)切搗之。以酒服三方寸匕。濃覆取汗。日三服。無酒以漿服之。白柘是柘之無刺者也。一方煮汁服之。
黃連飲 (出澹寮方)
治
骨節(jié)間熱。積漸黃瘦。
用黃連一兩銼。以童子小便一大升。浸經(jīng)宿。微煮三四沸。去滓。服之。分二服。如人行
五里再服。
青蒿丸治丈夫婦女勞瘦病。
用
青蒿細(xì)銼。水三升。童子小便五升。煎取一半。入青蒿汁熬為膏。丸如梧桐子大??招呐R臥溫酒下三(二)十丸。能治留熱在骨節(jié)間。
石斛丸 (出
千金方)
治男子?jì)D人
勞損虛羸。傷寒冷
乏力。無所不治。
石斛(二兩)紫菀牛膝白術(shù)(各五分)
麻仁(一分)人參當(dāng)歸茯苓芎
大豆卷黃芩甘草(各六分)杏仁蜀椒干地黃防風(fēng)桂心(各四分)羊腎(一具)上為末。蜜丸。如梧桐子大。酒服十丸。日再。漸增之。一方有蓯蓉六分。
又方
(出千金方)
此方勝胡公
腎氣丸。及
五石丸。(方見干地黃丸)
補(bǔ)虛羸
(出
本草)以艾作湯??崭癸嬛;蛞哉?a title="醫(yī)學(xué)百科:木瓜丸" rel="summary" target="_blank">木瓜丸服。
秦艽鱉甲散 (出和劑方)
治男子?jì)D
人氣血?jiǎng)趥?a title="醫(yī)學(xué)百科:四肢倦怠" rel="summary" target="_blank">四肢倦怠。肌體瘦弱。骨節(jié)煩
疼。
頭昏頰赤。肢體枯槁。
面色萎黃。
唇焦口干。
五心煩熱。痰涎咳嗽。腰背引痛。乍
起乍臥。夢寐不寧。
精神恍惚。時(shí)有盜汗。
口苦無味。不羨飲食。及治山嵐
瘴氣。寒熱
往來。并能治之。
荊芥(去梗)
貝母(去心各一兩)
白芷(五錢)干葛(二兩一作
山藥)
天仙藤前胡(各二兩)羌活肉桂(各五錢)
青皮柴胡(去須)甘草秦艽(去蘆洗)鱉甲(去裙炙各一兩)上
銼散。每服三錢。水一盞半。生姜三片。煎不拘時(shí)。為末酒調(diào)亦得。常服養(yǎng)氣血。調(diào)營衛(wèi)。解倦怠。一方有
陳皮一兩。無柴胡。
十四味建中湯(出和劑方)
治營衛(wèi)不足。腑臟俱傷。積勞虛損。
形體羸瘠。短氣
嗜
臥。寒熱
頭痛。咳嗽
喘促。吐嘔痰沫。手足多冷。
面白脫色。
小腹拘急。百節(jié)盡疼。夜
臥汗多。夢寐
驚悸。小便
滑利。
大便頻數(shù)。
失血虛極。
心忪面黑。脾腎久虛。飲食失
虧。血?dú)獠蛔?。欲?a title="醫(yī)學(xué)百科:勞瘵" rel="summary" target="_blank">勞瘵。
當(dāng)歸(去蘆頭酒浸焙干)白芍藥(銼)白術(shù)(銼洗)甘草(炙)人參(去蘆)麥門冬(去心)
川芎(洗凈)肉桂(去粗皮)附子(炮去皮臍)黃(炙)肉蓯蓉(酒浸一宿)
半夏(湯洗七次)茯苓(去皮)
熟地黃(洗去土酒浸蒸一宿焙干)上各等分。咀研為粗散。每服三錢。水一盞半。生姜三片。棗子一枚。煎至一盞。去滓。食前溫服。
柴胡散
(出
衛(wèi)生寶鑒)
治虛勞羸瘦。面黃無力。減食。盜汗??人圆恢?。
柴胡鱉甲(去酥炙)知母(各一兩)五味子(五錢)地骨皮(一兩五錢)上為細(xì)末。每服三(二)錢。入
烏梅二個(gè)。青蒿五葉。水煎去滓服。
大黃蟲丸
(出金匱方)
治五勞虛極。羸瘦。
腹?jié)M不能飲食。食傷。憂傷。飲
傷。
房室傷。
饑傷。勞傷。
經(jīng)絡(luò)營
衛(wèi)氣傷。內(nèi)有
干血。
肌膚甲錯(cuò)。兩
目黯黑。緩中補(bǔ)
虛。大黃蟲丸主之大黃(十分蒸)黃芩(二兩)甘草(三兩)桃仁杏仁(各一升)芍藥(四兩)干地黃(十兩)干漆(一兩)
虻蟲(一升)
水蛭(百枚)
蠐螬(一升)蟲(半升)上為末。煉蜜和
石斛散
(出
本事方)
治虛勞羸瘦乏力??墒尘氲《囿@畏。
石斛(四錢)牛膝柏子仁五味子遠(yuǎn)志木香杏仁肉蓯蓉
訶子陳橘皮柴胡人參熟地黃(各三錢)白茯苓(四錢)甘草(二錢)干姜(一錢五分)
神曲麥(各六錢)上為細(xì)末。每服二錢。
米飲調(diào)下。食前。日二三服。
香肚丸 (出
楊氏家藏方)
治虛勞羸瘦。
潮熱盜汗。肢節(jié)
酸痛。行步少力。
鱉甲(一枚九肋者醋浸一宿炙黃)柴胡(去苗)杏仁(八兩湯浸去皮尖)青蒿(八兩洗凈焙干)青橘皮(去白四兩)上咀。用豬肚一枚。去
皮膜。入藥在內(nèi)。用線縫合。以童子小便一升。煮爛如泥。切碎同藥焙干。碾為細(xì)末。次入黃連末三兩。麝香研細(xì)二錢。酒煮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溫熟水送下??招氖城?。
內(nèi)補(bǔ)散 (出楊氏家藏方)
治五臟勞氣。肌肉消瘦。發(fā)熱盜汗。不進(jìn)飲食。
沉香丁香安息香木香麝香(以上五味各一兩五錢)鱉甲(酥炙黃色)柴胡(去苗)熟干地黃(焙以上三味各一兩)京三棱(炮切)白茯苓(去皮)人參(去蘆頭)附子(炮去皮臍)檳榔桃仁(湯浸去皮尖)五味子肉蓯蓉秦艽白芍藥甘草(炙)濃樸(去粗皮生姜汁浸炙)知母牛膝(酒浸一宿焙干)地骨皮白術(shù)(以上十五味各三兩)大黃(一分濕綿紙
裹煨)上為細(xì)末。每服三錢。水一盞半。生姜五片。棗三枚。同煎至一盞。溫服。一方減大黃附子??招氖城?。
五味子丸 (出
衛(wèi)生家寶)
治虛勞羸瘦。短氣。夜夢鬼交。骨肉煩痛。腰
背酸痛。動(dòng)輒微喘。五味子(二兩)續(xù)斷(二兩)
地黃(一兩)鹿茸(一兩
切片酥炙)附子(一兩炮去皮臍)上
鐘乳散 (出千金方)
治五勞七傷。虛羸無氣力。傷極方。
鐘乳(六兩無問粗細(xì)以白凈無赤黃黑為上銅鐺中可盛三二斗并取粟粗糠
二合許納鐺中煮五六沸乃納乳煮水欲減又添如故一時(shí)出以暖水凈淘之曝干研不作聲止重密絹水下澄取用)白馬莖(別搗)
硫黃(別研)人參磁石桂心
僵蠶石斛
鐵精(各一兩)蛇床子(三兩)
鹿角(一兩)上為末。以棗膏和搗三千杵。酒服三十丸。如梧桐子大。日再。慎房室
補(bǔ)勞瘦方
(出本草)以
雁脂和
豆黃作丸。服之。肥白人。
治羸病患。皮肉干枯。身上麩片起。
(出本草)用刺熱人血飲之。
治勞瘦
(出本草)用
蠶蛹子食之。
又方
(出本草)用(音湍
野豬也)肉同五味煮如常食之。令人肥白。服丹石之人??沙3J持?。永無丹石之患。
治骨節(jié)熱。積漸黃瘦。
(出本草)用土紅山葉搗爛。酒浸。服之。
五味湯主
逆氣。
咳逆上氣。勞傷羸瘦。補(bǔ)不足。
(出本草)取五味子一大合。以木杵臼細(xì)搗之。置小瓷瓶中。以
百沸湯投之。入少蜜。即
密封頭置火邊良久。湯成堪飲。
治
風(fēng)眩羸瘦。
小兒驚癇。丈夫五勞。手足無力。
(出本草)用羊頭一枚洗。如法蒸令熟。切以五味調(diào)和食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