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泌尿系統(tǒng)感染妙方(方5首)
1小薊飲子
【來源】 宋·嚴用和《濟生方》
【歌訣】 小薊飲子藥清涼,熱結(jié)血淋最堪嘗,歸梔生地炙甘草,竹藕滑通炒蒲黃。
【組成】 生地24克,小薊15克,滑石12克,木通6克,炒蒲黃9克,淡竹葉6克,藕節(jié)
9克,當歸(酒浸)6克,炒梔子9克,炙甘草6克。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功效】 涼血止血,利尿通淋。
【方解】 血淋為五淋之一,以小便澀痛有血為主要臨床特征。小薊飲子適用于瘀熱蘊結(jié)下焦
所致的血淋。方中生地、小薊、藕節(jié)清熱涼血止血,且生地又能滋陰養(yǎng)血,以防利尿傷陰;木通、
滑石、淡竹葉清熱利尿通淋;梔子清三焦之火,引熱下行;蒲黃活血祛瘀;當歸養(yǎng)血活血,兼能化
瘀;甘草瀉火,緩急止痛,并能護中調(diào)藥。諸藥合用,涼血止血寓以化瘀,瀉火通淋兼養(yǎng)陰血,止
血不留瘀,瀉火不傷正,使下焦瘀熱俱去,自然小便通暢,血止痛除。《醫(yī)方論》云:本方能“清
心與小腸之熱,滋腎水而通膀胱,自可以止淋而止痛”。
【主治】 下焦熱結(jié)血淋癥,癥見尿血、小便頻數(shù)、赤澀不暢熱痛、舌紅、苔薄白、脈數(shù)???br>用于急性泌尿系感染、泌尿系結(jié)石、急性腎炎、蛋白尿以及血尿、血精、腎結(jié)核等病癥。
【加減】 若見血多痛甚者,可另吞參三七、琥珀粉;尿道結(jié)石,疼痛難忍者,加金錢草、海
金砂、雞內(nèi)金;腰腹酸痛者,加芍藥、甘草;急性腎炎,加紫浮萍、白茅根、銀花、連翹,或鉤藤、
夏枯草;血精,合二妙散;蛋白尿,加荷蒂;尿路感染,加白茅根。
2清腸湯
【來源】 明·龔廷賢《壽世保元》
【歌訣】 清腸湯中生地黃,當歸梔子黃連襄,瞿柏苓芍甘知母,麥燈烏梅蓄木通。
【組成】 當歸、生地黃、炒梔子、黃連、芍藥、黃柏、瞿麥、赤茯苓、木通、萹蓄、知母各
3克,甘草15 克,麥冬3克,燈芯15 克,烏梅3克。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功效】 清熱通淋,涼血止血。
【方解】 方用當歸、生地、芍藥滋陰涼血活血;配以黃柏、黃連、梔子清熱瀉火燥濕;麥冬、
知母養(yǎng)陰清熱;瞿麥、萹蓄、赤茯苓、木通通淋利尿;燈芯清心火;烏梅斂陰以調(diào)寒熱;甘草瀉火,
并調(diào)和諸藥。綜觀全方,清利之中,寓以養(yǎng)陰,涼血之中寓以止血,共奏清熱通淋,涼血止血之功。
【主治】 下焦血熱、尿血、淋癥??捎糜谀蚵犯腥?、腎盂腎炎、乳糜尿、前列腺炎、口腔炎
等病癥。
【加減】 原書注稱:“溺血莖中痛,加滑石、枳殼,去芍藥、茯苓”;若見尿道劇痛,加琥珀
粉、海金砂;少腹急痛,加桃仁、石韋;尿血不止,加白茅根、小薊草;腰痛,加杜仲、川斷、桑
寄生;浮腫,加車前子、澤瀉。
【附記】 凡虛寒性出血者,忌用本方。
3黃芩滑石湯
【來源】 清·吳鞠通《溫病條辨》
【歌訣】 黃芩滑石茯苓皮,豬苓蔻通大腹皮,泌尿感染濕熱重,清熱利濕效堪奇。
【組成】 黃芩9克,滑石9克,茯苓皮9克,大腹皮6克,白蔻仁3克(后下),通草3
克,豬苓9克。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功效】 清熱利濕。
【方解】“ 方中黃芩清熱燥濕;滑石清熱利濕;茯苓皮、通草、豬苓淡滲利濕;大腹皮燥濕
行氣,使氣行則濕易祛;白蔻仁辛溫芳香,有醒脾胃,開濕郁之功。諸藥相配,化濕清熱,宣通氣
機,氣機通暢,則膠著之邪可分消而解。本方用藥,以滑石、茯苓皮、通草、豬苓淡滲通利;以大
腹皮、白蔻仁行氣。其組方立意,旨在暢氣機、通三焦、利小便,使?jié)駸崮z著之邪,從小便而祛。
正如吳鞠通所說:‘共成宣氣利小便之功,氣化則濕化,小便利則火腑通而熱自清矣。’”(《溫病縱
橫》)。
【主治】 濕溫發(fā)熱身痛,汗出熱解,繼而復熱,渴不多飲,或竟不渴,苔淡黃而滑,脈緩。
可用于泌尿系統(tǒng)感染、急性腎功能衰竭等病癥。
【加減】 若兼煩躁不安,可加黃連、木通;兼有暑濕,加鮮藿香、鮮佩蘭;寒熱反復或朝涼
暮熱,加青蒿、白薇。
4大分清飲
【來源】 明·張介賓《景岳全書》
【歌訣】 大分清飲用茯苓,澤瀉木通與豬苓,梔子枳殼車前子,清熱利水通淋良。
【組成】 茯苓9克,澤瀉9克,木通9克,豬苓3克,梔子3克,枳殼3克,車前子3克。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功效】 清熱利水通淋。
【方解】 方用木通、車前子、澤瀉、茯苓、豬苓清熱利水通淋為主;配以梔子清熱瀉火;枳
殼行氣以助水道通利。通淋、瀉火、行氣同用,共奏清熱利水通淋之功。
【主治】 積熱夾濕、 蘊結(jié)于里、 小便不利、 淋瀝澀痛, 或溺血、 腰腹疼痛、 黃疸、 舌
苔黃膩。可用于泌尿系統(tǒng)感染、 肝炎、 尿閉癥、 精濁癥、 腰痛、 疝氣等病癥。
【加減】 原書注稱:“如內(nèi)熱甚者,加黃芩、黃柏、龍膽草之屬;如大便堅硬、腹?jié)M者,加
大黃二三錢;如黃疸、小水不利、熱甚者,加茵陳二錢;如邪熱蓄血腹痛者,加紅花、青皮各一錢
五分?!?
5栝樓瞿麥丸
【來源】 漢·張仲景《金匱要略》
【歌訣】 栝樓瞿麥是丸方,茯苓山藥炮附子,煉蜜為丸梧桐大,潤燥通淋此方施。
【組成】 天花粉60克,茯苓90克,淮山藥90克,炮附子15克,瞿麥30克。
【用法】 上藥共研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3丸,日服3次;無效,漸增至7~
8丸,以小便利,腹中溫為度?;蛴蔑嬈鳒珓┧宸魉幱昧堪闯R?guī)劑量酌定。
【功效】 潤燥化氣,利水通淋。
【方解】 方用天花粉(即栝樓根)潤燥生津;合以附子溫腎化氣,山藥滋腎健脾,瞿麥、茯
苓利水通淋。綜觀全方,潤燥以資上源,溫腎以助氣化,而達通淋之效。
【主治】 下焦陽虛、小便不利、腹中冷、口渴者??捎糜谀蚵犯腥尽⒛I盂腎炎、尿路結(jié)石、
前列腺炎等病癥。
【加減】 若見氣虛,加黃芪、黨參;蛋白尿,加鹿含草、莵絲子;浮腫,加澤瀉、赤茯苓、
豬苓。
【附記】 凡熱毒內(nèi)盛者忌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