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壞男人”保持三米距離
世間太好和太差的男人都如橄欖的兩頭少得可憐,大多是大差不差的一般人。偶爾遇到死臭死臭的男人保持三米距離敬而遠之就是了。可如果真遇到徹頭徹尾的爛好人,咱也未必有勇氣照單全收。即使有幸偶遇公認的新好男人,真正走進,零距離接觸之后,也會清晰地看到他身上毛病多多。所以,每個人對于好男人的標準和尺度是不同的。置身于愛的江湖,身處于這樣一個不可測的年代,誰也保證不了明天后天大后天,所以在紅塵起伏無數(shù)變數(shù)面前,女人最該做的是要讓自己有能力有本事,抓住更多把握更多。所以,與其低頭埋怨沒有好男人,不如先抬頭把自己打造成好女人,自信而美麗,生活才有無數(shù)個新鮮水靈的日子可以期待。
心靈成長最重要
“男人不是東西”類似的話還有“男人不是人”等,聽得出這是偏執(zhí)、情緒化的“抓狂”語言,投射出說話的人,自已感覺受到男人的極大傷害后,又泛化到攻擊所有男人,暴露了這部分女士的心理素質(zhì)脆弱和不成熟的人格特征。其實,夫妻關(guān)系各為主客體關(guān)系,各自有自己的獨立人格,任何一方想“強奸”對方的意志都是不明智的行為。要想完善自我人格,提升心理素質(zhì),需要經(jīng)過自身的不斷努力覺察或在心理專家的幫助下,逐步實現(xiàn)心靈的成長,緩解和消除內(nèi)心的不安全感,依賴感,一個成熟、有完善人格的自我,對他人是不會有攻擊性行為的。所以,這些在婚姻和兩性關(guān)系中感到困惑和不如意者和無法駕馭自己情緒者,建議學習一些關(guān)于心靈成長方面的書籍,也可以參加《全人心理學心靈成長工作坊》,體驗“通心”的神奇,挖掘內(nèi)在潛能,心靈成長了,活的也就快樂了。
靠山山倒,靠人人跑,還是靠自己最好
當女人受到一個或多個男人傷害的時候,可能會說:男人沒一個好東西。正所謂“境由心生”,這或許表明了這個女人在特定時間特定場景下的心態(tài)。女人說出這話,說明她心中是向往好男人的。
有人說:女人因為缺乏洞察力結(jié)婚,缺乏忍耐力離婚,缺乏記憶力而再婚。女人應該伴隨歲月成長,在歲月中不斷增強能力,完善自己,不斷覺悟。所謂覺悟,是佛家用語,就是看見自己的心。知道自己想要的究竟是什么,什么樣的男人對自己來說是好的,是自己需要的。在覺悟的過程中,要保持同男性良好的互動關(guān)系,就必須保證自身的獨立,無論是經(jīng)濟還是精神,因為靠山山倒,靠人人跑,還是靠自己最好。
女人,請相信愛情
女人啊,當你不經(jīng)意或者故意發(fā)泄“男人沒個好東西”時,就連和你有著同樣想法的女人,也許都會覺得你是個可憐的人兒,猜測著你是被男人甩了?被男人騙了?被男人嫌棄了?不得而知,也就有了更惡毒的猜測。說男人沒個好東西,那么,你認為“好東西、好男人”的標準是什么?在女人沒有被壞情緒控制的時候,也是能發(fā)現(xiàn)身邊的好男人的。想想看,為什么男人們很少說:女人沒個好東西呢?并不是沒有女人讓他們受傷和失望,只是男人比較理性,感情是他們的一部分并不是全部。而很多女人看待愛情比事業(yè)甚至尊嚴還要重要,正如這句話:希望越大,失望越大!人與人原本都是陌生人,想要一個男人剛剛好就是你想要的樣子,好比尋找兩片一模一樣的葉子,是根本不可能的,所以感性的女人,要多多尋找他的好,磨合不合拍的地方,而不是一味的要求—管教—失望—絕望—怒罵!這是一個惡性循環(huán),將蒙蔽你那雙發(fā)現(xiàn)他美好方面的眼睛。
不要把責任都推給男人
女人說“男人不是好東西”是有她的道理的。因為每個人都是從自己的角度來感知這個世界的,而說這句話的女人她所感受到的男人就是這樣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評判標準,所以沒有什么絕對的對與錯,不過我擔心的是,說這句話的女人評價男人的標準到底是不是她自己的?說到底,人活著最終的目的就是為了快樂,而快樂是內(nèi)心美好的感受,因此,對你真正有價值的是你內(nèi)心想要的那份感受,問問你自己:你到底想從男人那里得到什么樣的感受呢?是溫暖、是親密還是踏實?在評價男人的時候你真的在意這些了嗎?從我做個案的過程中,我發(fā)現(xiàn),有太多的女人并沒有在意這些真正對自己有價值的東西,而是在不停地抱怨許許多多外在的事情。我更加擔心的是,在女人說完這句話以后,會把所有的責任都推給男人,認為自己所受的種種傷害全是因為男人不是好東西,然后不再去看看自己,到底該做哪些調(diào)整,從而使自己放棄從痛苦中成長的機會。如果是這樣的話,恐怕,下一個她遇到的男人依然不會是什么好東西。
你想什么什么就是你
“男人沒有好東西!”這是用什么樣的口氣?帶著怎樣的情緒?又是將自己放在什么位置來講這句話的?毋庸置疑,這句話表達的是負面的情緒:抱怨、指責、受傷害的感覺。那這種情緒的出現(xiàn),是誰傷害了誰?是什么造成的呢?有女人說“男人對感情不負責,所以我這樣說”。那就看看我們對自己的感情、對自己的生活負責了嗎?你要別人做你的主人?還是要做自己的主人,獨立又主動的把握生活?我想,造成傷害的往往不是問題本身,而是對它的認知,更多的是由問題引發(fā)的自己的負面情緒更深的在傷害自己。對一個人、一件事情的既有觀點如果發(fā)生了改變,你會發(fā)現(xiàn)這個人、這件事本身就已經(jīng)在發(fā)生變化了,就像那首歌名《你想什么什么就是你》。
男人是人,不是“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