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話題,想寫好久了,今天才下筆。
上個學(xué)期,嬌嬌的舞蹈培訓(xùn)機構(gòu)給她們排了一個名叫《雛鷹展翅》的群舞。
舞如其名,在老師的指導(dǎo)下,舞蹈中的孩子們就像一只只小雛鷹一樣鮮活有力,舞蹈里的動作也都十分流暢有力道。
排練了一個學(xué)期,在舞蹈班的家長公開課上,孩子們要在正式參加比賽前,在舞蹈教室里先給家長們做一次匯報演出。
跳舞時,孩子們個個精神飽滿,那整齊的隊伍和昂揚的氣勢,還真把我震到了。
突然,教室右側(cè)傳來“咕咚”一聲巨響。
嬌嬌在換位的快速奔跑中,被別的小朋友絆了一下腳,整個騰空起來之后,重重地摔在地上。
她沒有忍住眼淚,哭了。
但她反應(yīng)了1、2秒之后,立馬爬起來,回到她的位置上,一邊哭一邊跳,盡管動作相比其他同學(xué)有那么一點點遲緩。
她帶著淚花把舞給跳完了,事后老師和我也都安慰了她。
但那接下來的一整個晚上,她都垂頭喪氣的,不開心。
睡覺前,我躺在她床上,問她為什么還是不開心,是摔得太疼了,還是覺得當眾摔跤了很糗。
可能是我的話戳到了她的點,她用被子蒙起頭,說:“很糗?!?/p>
還真是因為這個。
于是,我也搬出了一早就構(gòu)思好的“開導(dǎo)方案”。
“每個小朋友小時候都會發(fā)生過一些糗事,我們只要不那么在意它,繼續(xù)做自己該做的事,久了大家就都忘了?!?/p>
單說這一句,她還沒太大感覺,不吭聲。
“媽媽跟你說一說,媽媽小時候發(fā)生過的一件糗事吧?!?/strong>
我剛剛說完這一句,她的眼睛立馬亮了,還把身子往我這邊挪了一下,期待地看著我。
“媽媽小學(xué)的班級,是大家輪流拿著門鑰匙,早上早點到教室去給大家開門的。 有一次,輪到我拿鑰匙要給大家開門時,媽媽居然睡過頭了,全班同學(xué)都在等我。而且,是1、2個跟我很熟的同學(xué),跑來我家門口,大喊我的名字,媽媽才醒過來。 那一次,媽媽牙也沒刷,臉也沒洗,爬起來拿起書包和鑰匙就往學(xué)校跑。一到了班上,所有同學(xué)都在等我,那時候別提有多糗了。 但是,媽媽也沒有為此而一直不開心,媽媽當時就在想,下次一定要檢查好鬧鐘,記得起床就好了。”
嬌嬌聽完,一副又想笑、又不可思議的樣子。
好像在她的心目中,一向按時、嚴格、一絲不茍的媽媽怎么可能做出這樣的事情。
接下來,就是一連串的漫無天際的小疑問:
“那你當時為什么不記得起床?”
“你們的同學(xué)有沒有說你?”
“你沒刷牙沒洗臉怎么吃早餐?”
我都一一解答之后,她對于我這件糗事的各種疑團得到了解答,整個情緒都輕松了起來。
對于她自己那件糗事的不開心,也好像跟著煙消云散了似的,沒見她再提起。
現(xiàn)在,親子溝通的理論和方法越來越多。
孩子做了糗事,遭遇了挫折,面對難題時,大部分家長都懂得去鼓勵。
“沒關(guān)系的,加油” “你一定行的,我相信你”
這些話,不是沒有力量,只是當孩子還陷在那些糗事和挫折的難堪里,這種難過的情緒還沒有排解完的時候,鼓勵就出場了。
這劑藥不是不管用,而是來得太早了。
如果父母能先給孩子說說自己小時候的糗事,說說自己經(jīng)歷過的挫折。
先讓孩子看到這個他眼中無所不能的人,也跟他一樣,曾經(jīng)那么不堪,曾經(jīng)那么難受。
孩子才會覺得這一切都是平常的,才不會放大這些糗事和挫折的負面,你的鼓勵才能進入他們的心田。
父母小時候的糗事,才是孩子遇到挫折時,最大的強心劑。
一個人,讓別人看到自己曾經(jīng)遭受挫折或失敗的那一面,往往會顯得更加真實,彼此的距離也會更近。
畢竟,誰沒有犯過錯,誰沒出過糗呢?
只是平時,身為父母的我們,在孩子面前展現(xiàn)出來的,一直都是權(quán)威的、不會犯錯的一面。
所以,當孩子自己遭受挫折的時候,他們就會以為,只有他一個人是這樣子的。
當我們把自己小時候的糗事,分享給孩子的時候,孩子當下能接觸到的,是一個更加豐富和真實的父母。
孩子透過時光的薄霧能看到的,是多年前那一個也在學(xué)習如何成長的小人兒。
吳尊在女兒NeiNei比賽失敗后,就讓女兒看到了多年前那個也同樣遭遇失敗的自己。
女兒比賽前,跟吳尊說過很多次,她真的很想贏。但最終她沒能贏。
雖然知道NeiNei是參賽選手里最年輕的,又被排在第一位出場表演,勝算很小,但吳尊還是想讓女兒參加比賽,想讓她來長見識、吸收經(jīng)驗。
但是,當失敗真正來臨時,NeiNei還是很難過地哭了,吳尊也跟著流淚了。
在NeiNei無法排解自己的難過時,
吳尊又再次跟她分享他少年時代表文萊和中國打比賽,得分是26比128的慘痛經(jīng)歷。
他想到了曾經(jīng)同樣“失敗”的自己,為眼前這個流淚的孩子而流淚。
孩子看見了曾經(jīng)也會“失敗”的爸爸,也會像爸爸一樣再重新站起來。
都說要跟孩子交朋友,父母是孩子最好的伙伴。
一個小時候也會遭遇挫折,也會出糗的父母,才是跟孩子的心走得最近的小伙伴。
也許,很多父母,開口聊自己的糗事、坎坷,會覺得有點不好意思,難為情。
但事實上,這卻是培養(yǎng)孩子抗挫力的最佳途徑之一。
尤其,坦誠地跟孩子聊聊你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麻煩,孩子會覺得更加地真實,更能看到父母是如何處理這些挫折的。
當我們遇到一個難溝通的客戶時,不妨跟孩子訴訴苦:
“今天遇到的客戶太難溝通了,他說話很難聽,但媽媽都得聽著,畢竟他是客戶,我們要滿足他的要求。
雖然我忍著沒發(fā)火,但我還是很不開心,你能安慰一下我嗎?”
無論孩子回答了什么,我們都要跟孩子說聲謝謝:
“聽了你的安慰,我感覺好多了,明天的工作我會繼續(xù)努力的?!?/p>
這樣的訴苦,不僅能讓孩子了解到父母工作的情況,知道他們工作的艱辛,懂得體貼家人;
更能讓孩子看到父母對工作的負責和堅持,看到父母如何面對挫折和坎坷。
這種真實的經(jīng)歷和體驗,比跟他們說一百遍道理都管用。
心理學(xué)家瑪?shù)铝铡とR文在帕洛阿爾托的高中進行演講時說:
“孩子只看到我們是成功人士,而不了解我們一路遭遇的曲折、坎坷和挫折,并且還將繼續(xù)經(jīng)歷這一切。”
讓他們了解家長當前和曾經(jīng)遇到的挫折,如工作中的失敗、失望,好朋友的翻臉,以及這些事情對我們的打擊。
孩子才會知道,父母也跟他一樣,非一帆風順。
而我們收起悲傷,重整旗鼓,重新出發(fā)的樣子,更能讓他們看到,父母難過之后,依舊面帶微笑,繼續(xù)前行。
不管是你小時候的糗事,還是現(xiàn)在遇到的難題,空了,跟孩子聊聊。
這些,都是孩子最大的強心劑,也是父母能給的,另一種更加柔軟卻充滿力量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