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心講的心動則物動,心靜則物靜,人一輩子吃虧,就是貪欲所致,欲望來自于心,心是受誘惑的根,學(xué)佛人深知身口意三毒的侵害,怕造口業(yè),謹(jǐn)言慎行。
中華傳統(tǒng)文化講:“言而當(dāng),知也;默而當(dāng),亦知也?!闭Z言最能暴露一個人,適當(dāng)?shù)臅r候說話是智慧,沉默的適當(dāng)也是一種智慧;
但有的人每天說著不恰當(dāng)?shù)脑?,最后給自己找了無窮無盡的煩惱。知道怎么說話,知道何時說話,知道不亂說話,是一種智慧的軟實力。
子禽問墨子:“多說話有好處嗎?”墨子非常有智慧地答道:“蒼蠅、青蛙,白天黑夜叫個不停,叫得口干舌疲,然而沒有人去聽它的。
但你看那雄雞,在黎明時啼叫,天下震動,人們早早起身。多說話有什么好處呢?重要的是話要說得切合時機(jī),那才叫正語?!?/p>
我們常常評價一個人智商的高低。一個人很會說話,其實正是因為他懂得佛法講的“出口就是業(yè)”。不妄語、不兩舌,不使他人難堪和為難,這樣更顯出自己成熟的修養(yǎng)和高尚的品質(zhì)。
多說善言,別人就越快樂;別人越快樂,你就會得到別人的喜歡;別人越喜歡你,你得到的幫助就越多。一輩子要說讓人感動的話,一輩子要多做讓人感動的事。
人生是由你的一言一行沉淀而起的,你怎么說話,就決定你是誰,甚至決定你過得好不好??跒榈湼VT,懂得謹(jǐn)言慎行,照顧他人感受,才是智慧之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