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學年度第二學期期末檢測語文學科質量分析
五道溝鎮(zhèn)中心小學 六年級
一、基本情況
我校六年級兩個班應參加考試人數(shù)為68人,本次期末檢測實際參加考試的人數(shù)為68人,總分6301分,平均分92.66分,優(yōu)秀人數(shù)34,優(yōu)秀率為50%,及格人數(shù)68人,及格率為100%,。
二、命題分析
本次試題分三部分:積累與運用、閱讀與理解和習作,占分分別為35分、35分、30分。還有卷面2分。題目整體分布基本合理,難易適中,符合學生的知識水平、認知規(guī)律和心理需求,以適應《語文新課程標準》提出的“為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和終身學習”的總目標服務。盡管試卷的一部分都是一些基礎題,但部分學生在答題過程中所的一些問題和弱點不得不引起我們的重視。
三、取得的成績及原因
1.試卷中要考查的字音、字詞,都是教材要求學生必須掌握的,應該是很容易的。從得分來看,學生對字音、字詞和按要求改寫句子的掌握較好。可見,平時基礎知識的訓練很到位,大部分學生掌握的很扎實。
2.課內閱讀《賣火柴的小女孩》,學生得分較高,原因是在平時的教學中學生能深刻理解文章內容。
3.本次作文兩道習作題,請學生任選一題來做。學生有了選擇性,可以選擇一個自己更加熟悉的、喜歡的來寫,比較人性化。但是兩篇習作較平時的習作內容有一定難度,學生不容易深刻理解,所以出現(xiàn)了個別學生寫跑題的現(xiàn)象。大部分學生的作文中心立意明確,篇章結構完整,段落清楚,內容具體,能寫清楚獲得深刻印象的原因,標點清楚,句子通順,能在寫作過程中隨時修改不恰當字詞,卷面整潔。一是部分學生能結合提示要求,結合真實事件來寫;二是多數(shù)學生寫作內容具體,層次表達清楚,語句通順;三是中心明確,結構比較完整;四是書寫工整。
四、出現(xiàn)的問題及原因
1.積累與運用
部分同學失分的主要原因,一是答題時要求未看清,答非所問;二是對字音、字詞掌握得不牢固,似是而非,答題時出現(xiàn)判斷的錯誤。
出錯較多的是詞語第一大題第3小題,解釋所填字的意思,部分同學解釋不準確,也有個別學生解釋了整個詞語的意思。有些題目涉及到的是課本的讀讀背背、課文古詩的內容,部分同學掌握的還比較好,但是對于后邊的幾位后進生掌握不是很好,以至于失分,還有就是有的同學會背,而字不會寫,在這方面應該多制定措施,加強練寫,要求嚴格。改寫句子部分學生丟分比較多。加強字詞教學是小學階段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之一,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要學好語文,首先要識字,要掌握一定數(shù)量的字和詞。這次期考中,我們發(fā)現(xiàn),許多學生字、詞不過關。試卷中考查的字、詞都是本冊教材學生必須掌握的,這些內容在平時的中也多次遇到,學生應該比較牢固,可實際情況并非盡然。
2.閱讀與理解
此部分分課內閱讀和課外閱讀兩部分本卷考查了學生的基本閱讀能力。對于短文的理解和概括能力尚可,有小部分學生對短文的理解流于表面,不能深入挖掘文章的內涵和精髓。而這種能力的提高則需要訓練學生的閱讀方法,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還應注重全體,特別是對中差生的訓練。但做到這些是遠遠不夠的,擴大閱讀量才是提高語文素養(yǎng)的關鍵,所以我們平時應該非常注重學生課外知識的積累。從試卷反映來看,部分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缺乏,說明了學生閱讀的能力還不強。需要加強訓練。閱讀教學的核心就是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因此,教師在閱讀教學中讓學生在讀中理解,讀中體驗,讀中。不斷增強閱讀能力。
4.作文
部分學生作文中表現(xiàn)出的一些問題也不容忽視,有些學生沒有達到400字的要求。有些思維不夠活躍,語言積累不多,平淡,缺乏表現(xiàn)力,語言表達不完整,有病句;還有一些學生的書寫不規(guī)范,字跡不清楚。
五、改進措施
1.抓好以學習生字詞為主的基礎知識的訓練,不貪多求全,務求對教材必須掌握的內容讓學生人人過關,采用多種形式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力爭每堂課開展一分鐘競賽來增強學生的記憶。
2.學生數(shù)不算多,抓好個別,促使差生成績提高,保障優(yōu)生提高。力爭減少甚至消滅低分現(xiàn)象。要經(jīng)?;嗅槍π?。
3.精心設計課堂教學,讓學生在課堂訓練中掌握基本的語文基本技能。如同義詞和句式的訓練等。
4.認真研讀語文課程標準,并滲透到平時的課堂教學和作業(yè)訓練中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