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徽因與徐志摩初相識后,兩人怎么也想不到,兩個人的名字會在歷史上緊緊地聯(lián)系在一起,以至于在多少年后,只要談起一人,必然要提及另一人。
很快,徐志摩就喜歡上了這個年輕、漂亮、聰明伶俐的女孩,而林徽因呢,對這個年輕的詩人也是充滿了崇拜,情竇初開的林徽因?qū)π熘灸σ彩怯泻酶械摹?/p>
圖|林徽因與父親
但是阻礙兩個人的因素有很多,徐志摩當(dāng)時是有婦之夫,而林徽因的性格、家世也注定了她不可能只做妾氏。
那么如果兩個人要在一起,只有一個辦法,徐志摩與原配張幼儀離婚,可是離婚談何容易,張幼儀是徐志摩明媒正娶的原配妻子,并且深的徐志摩父母的喜歡,而且當(dāng)時張幼儀已經(jīng)懷有身孕。
可是徐志摩為了與林徽因在一起,不惜逼懷孕的張幼儀在離婚協(xié)議書上簽了字。
徐志摩的浪漫吸引了林徽因,但也正因為詩人的浪漫也讓林徽因猶豫了,因為她隱約的感覺到徐志摩不適合做丈夫。她在離開英國前,給徐志摩寫了一封信,寫出了她的擔(dān)憂,從這封信中,我們可看到她沒有選擇徐志摩的原因。
志摩:
我走了,帶著記憶的錦盒,里面藏著我們的情,我們的誼,已經(jīng)說出和還沒有說出的話走了。
我回國了,倫敦使我痛苦。我知道您一從柏林回來就會打火車站直接來我家的。我怕,怕您那沸騰的熱情,也怕我自己心頭絞痛著的感情,火,會將我們兩人都燒死的。
原諒我的怯懦,我還是個未成熟的少女,我不敢將自己一下子投進那危險的漩渦,引起親友的誤解和指責(zé),社會的喧囂與誹難,我還不具有抗?fàn)庍@一切的勇氣和力量。我也還不能過早的失去父親的寵愛和那由學(xué)校和藝術(shù)帶給我的安寧生活。
……
我不能明智如哪個摔破瓦盆頭也不回的阿拉伯人,我是女人,總免不了拖泥帶水,對“過去”要投去留戀的一瞥。我留下這一封最后的紫信——紫色,這個我喜歡的哀愁、憂郁、悲劇性的顏色,就是我們生命邂逅的象征吧。
走了,可我又真的走了嗎?我又真的收回留在您生命里一切嗎?又真的奉還了您留在我生命里的一切嗎?
我們還會重逢嗎?還會繼續(xù)那殘斷的夢嗎?
圖|林徽因、泰戈爾、徐志摩
至此,兩個人的感情徹底的結(jié)束了,這封信中林徽因雖然表達出了不舍,但是對于這段感情她確實很理智,回國后不久,便與梁思成訂婚,從此與徐志摩發(fā)乎于情而止乎于理。
1924年6月,林徽因和梁思成在梁啟超的安排下,同時赴美攻讀建筑學(xué)。
1928年,林徽因與梁思成結(jié)為夫婦。婚后梁思成對林徽因呵護倍至,夫妻二人致力于他們所熱愛的建筑事業(yè),林徽因不僅具有詩人的美感與想象力,也具有科學(xué)家的細致和踏實精神,他們在山西對古建筑所做的調(diào)查和實測工作,不僅對科學(xué)研究貢獻巨大,也使山西眾多埋沒在荒野的國寶級的古代建筑開始走向世界,為世人所知。
圖|林徽因與梁思成
林徽因曾對自己的兒女說:“徐志摩當(dāng)初愛得并不是真正的我,而是他用詩人的浪漫情緒想象出來的林徽因,而事實上我并不是那樣的人。
好好分析一下林徽因說的話,也確實如此。
在談起林徽因時,人們總是能想起她是才女,寫出了《你是人間四月天》的美妙詩篇,卻不容易想到,她也是優(yōu)秀的建筑家,實際上后者的光環(huán)才是她的真實寫照。
圖|林徽因
寫詩只是她的愛好,而建筑才是她的本職。正因如此,在愛情的選擇上,林徽因一直是充滿理智的,進而選擇了同樣理智、踏實的伴侶梁思成,而不是選擇為愛不顧一切的徐志摩。
林徽因去世后,她的墓碑上的字是:建筑師林徽因墓。而不是詩人林徽因墓,我想,這就是最好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