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畫顏色調配
作品補充:
傳統(tǒng)國畫顏色介紹
1、石色(不透明色):石色即是礦物質顏色,石色除了使用在繪畫中,還應用于壁畫、建筑彩繪等地方。在我國古代,畫家們有一套十分系統(tǒng)而完整的使用石色的方法,但隨著明、清畫家對工筆繪畫的認識逐漸淡薄,所以,傳統(tǒng)制造石色的方法幾近失傳。今天有許多學者到日本學來了當年日本人從我國學去的制顏色方法,才有現(xiàn)在較為豐富的品種供畫家使用。
石色主要包括:朱砂、朱磦、石青、石綠、雄黃、雌黃、石黃、黑石脂、云母粉、蛤粉、赭石、土黃、珊瑚粉和其他寶石類顏料粉以及新研制出的高溫結晶顏料等。
需要說明的是:石青與石綠一般分類較細:分成頭青、二青、三青、四青等頭青色最重,四青色最淺,石綠同理。
2、水色(透明色):水色主要是由一些天然植物為主材料,配以少量動物質材料、礦物質細粉顏料組成。石色與水色一般是相互結合著使用于國畫中,已達到濃淡相間、虛實相生的豐富效果。水色主要包括:朱磦、胭脂、西洋紅、藤黃、赭石、花青、水彩色與丙烯色等。
國畫顏色調配方法
1、國畫顏色調配——草綠:約70%花青+30%藤黃調配而成,畫工筆花卉的葉子最常用的色彩之一。
2、國畫顏色調配——汁綠:約80%藤黃+15%花青+5%朱磦調和成的嫩綠色,常用來作為反葉的底色和嫩葉的底色。
3、國畫顏色調配——老綠:草綠中微加墨或微加點胭脂,常用來罩染處于暗部的葉子色彩,薄薄的老綠也可用來渲染反葉。
4、國畫顏色調配——檀香色:約70%藤黃+20%朱磦+10%三綠調配而成,加大量水以后常用來刷背景,也可作為嫩芽和托葉的底色。
5、國畫顏色調配——米黃:約70%藤黃+30%赭石,主要用來刷背景,在重彩畫的繪制中打一層米黃底色容易取得色彩和諧。
6、國畫顏色調配——三綠:石綠+白色而得,白色加的越多則就變成四綠、五綠等。三青、四青等色彩也是同理。
7、國畫顏色調配——老赭:朱磦+墨調和而成,接近熟褐色。常用來提染枝干或提染葉面被蟲咬蝕的部分。
8、國畫顏色調配——胭脂水:胭脂色+大量水調和而成。主要用來復勒線條,曙紅水、花青水等說法同理
9、國畫顏色調配——豆綠色(三綠+藤黃+少許酞青藍)
10、國畫顏色調配——墨紅色(曙紅+稍許墨)
11、國畫顏色調配——赭綠色(赭石+草綠)
12、國畫顏色調配——古銅色(朱磦+墨+少許藤黃+少許曙紅)
13、國畫顏色調配——汁綠色(草綠+藤黃+少許朱磦)
14、國畫顏色調配——灰綠色(三綠+少許墨)
15、國畫顏色調配——芽綠色(汁綠+藤黃)
16、國畫顏色調配——米黃色(藤黃+朱磦+少許墨)
17、國畫顏色調配——桔黃色(藤黃+朱磦)
18、國畫顏色調配——墨青色(花青+墨)
19、國畫顏色調配——藏青藍(酞青藍+墨+少許石青)
20、國畫顏色調配——絳紅色(胭脂+朱磦+少許墨)
21、國畫顏色調配——紫色(曙紅+少許酞青藍)
22、國畫顏色調配——墨綠色(草綠+少許墨)
23、國畫顏色調配——老綠色(草綠+少許胭脂)
24、國畫顏色調配——翠綠色(酞青藍+藤黃+少許翡翠綠)
25、國畫顏色調配——褐色(赭石+墨)
26、國畫顏色調配——檀香色(藤黃+朱磦+少許三綠)
27、國畫顏色調配——藍灰色(花青+白粉+少許三青)
28、國畫顏色調配——豆沙色(胭脂+朱磦+少許花青)
29、國畫顏色調配——土紅色(朱磦+少許胭脂)
30、國畫顏色調配——青綠色(草綠+少許酞青藍)
31、國畫顏色調配——四綠色(三綠+白色)
32、國畫顏色調配——胭脂水(胭脂+大量水)
33、國畫顏色調配——青灰色(花青+少許墨+白色)
34、國畫顏色調配——藍色(酞青藍+三青)
35、國畫顏色調配——朱紅色(朱磦+曙紅)
36、國畫顏色調配——紫青色(胭脂+少許酞青藍)
相關閱讀
1735年中國地圖《康熙皇輿全覽圖》 詠柳的詩意賞析含有然的成語大全作品頻道熱點
文成公主入藏后真實境遇:地位堪比侍女陳毅詩詞文章曾引“中國第一位女將軍”胡蘭畦愛慕清明節(jié)的習俗與來歷:清明節(jié)有哪些傳統(tǒng)習俗呢?《清明》詩作者非杜牧 牧童所指"杏花村"并不存在名畫欣賞:宋朝版“蘭亭集會”——《西園雅集圖》帶有諧音的歇后語有哪些?帶有諧音的歇后語大全古代詩人別稱:青蓮居士是誰的別號?甲午年春季祭孔大典在山東曲阜舉行 再現(xiàn)孔子六藝唯一女性祭孔人:祥哥剌吉公主 盛贊孔子教化之功作家沈從文擅長烹制狗肉 曾私自燉肉“打牙祭”唐伯虎從未點秋香:秋香確有其人 曾為青樓名妓徐悲鴻生命中的三個女人 誰才是畫家心中摯愛?【發(fā)布:佚名】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