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糧食作物,估計大部分朋友只知道水稻、小麥、玉米,或許還會加上紅薯,畢竟這幾種糧食作物在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見,幾乎天天都要吃的,而且它們也是全球前三的糧食作物,知名度高、種植面積廣、產(chǎn)量高。
但其實糧食作物可不止這么點,不說別的國家,就光我國,糧食作物就有至少30種以上,有一些也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但很多人卻不知道它們也都曾是糧食作物,如柿子、山藥、青稞等。
既然說到了糧食作物,而這2年糧食相關的話題在全球都被熱議,筆者也來跟大家分享一種日常生活中常見到,但很多人卻不熟悉的糧食作物。這種糧食作物比較特別,它不是我國本土植物,并且還全株有毒,但它卻很重要,不僅是全球第六糧食作物,還被人們稱作“淀粉之王”,養(yǎng)活全球6億人。
這種有毒卻成全球第六的糧食作物便是“木薯”,聽其名字,感覺好像和紅薯很像,其實木薯和紅薯有著本質的區(qū)別,而區(qū)別就在于那個“木”字
木薯是什么?
木薯是大戟科木薯屬多年生灌木植物,是一種木本植物,和紅薯、馬鈴薯等草本植物自然就不一樣,它的植株比那些草本植物高多了,但也高不了多少,一般才1.5米到3米高,執(zhí)著于植株外形,除了一根長長的樹干之外,就是頂部的輪廓近圓形的紙質葉片。
作為大戟科的植物,木薯的葉片和其他大戟屬的植物也是差不多的,只不過葉片要大上不少,一般在10到20厘米長。
大戟科的植物一般都是有毒的,如蓖麻、油桐、貓兒眼、巴豆、大戟、澤漆等,而作為大戟科植物的一員,木薯也是不例外,它同樣有毒,且全株有毒,其中毒性最強的部位便是它的果實和根了。
不過木薯雖然有毒,但卻是一種十分重要的糧食作物,幾乎在全球100多個國家都有種植,而它可以食用的部位便是它的“根”。其根長得像紅薯,吃起來猶如紅薯那般軟面,也就是這個原因,它才會得名“木薯”。
木薯的發(fā)展
木薯不是我國本土植物,它原產(chǎn)于南美洲的巴西一帶,是當?shù)氐囊环N糧食作物,有著上千年的食用歷史。后來在16到17世紀左右,被歐洲人帶到了全世界,我國也是于19世紀20年代引入的,也就是1820年左右,并在廣西、廣東、福建一帶種植。
在我國,木薯也曾是十分重要的糧食作物之一,這種植物的適應性很強,病蟲害少,最為關鍵的是,它的產(chǎn)量還很高,和當時的紅薯有的一拼,因此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nèi),它都是廣西、廣東等一些地區(qū)重要的糧食作物。
不過,到了近些年,木薯在我國的發(fā)展并不是很好,其種植面積也是一年比一年少,究其原因就是木薯處理起來十分繁瑣,價格還很低,農(nóng)民們種植它也賺不到多少錢,都不如出去打工賺得多,所以在廣西、廣東一帶的農(nóng)村地區(qū),若是對某件事很厭煩的話,就會用“厭過刮木薯”來形容。
木薯便宜,不代表木薯價值低,實際上木薯的價值還是很高的,除了能夠作為糧食作物來吃之外,其經(jīng)濟價值也是有的。
木薯富含淀粉,其淀粉含量之高還要高于玉米、土豆、紅薯等作物,因而也被人們稱作“淀粉之王”,而它所含的淀粉,是許多醫(yī)藥和食品工業(yè)重要原料,同時也是發(fā)展生物質源的重要原料。
目前,木薯的工業(yè)產(chǎn)品就已經(jīng)有2000多種了,像珍珠奶茶中的“珍珠”,便是以木薯淀粉為原料加工而成的,此外,還有以木薯加工而成的木薯羹、木薯汁、木薯椰蓉糕、木薯薯條、木薯菜肴、木薯粽子、木薯薯片等木薯鮮食品,也大都是以木薯或木薯淀粉為原料制成的。
可以說,木薯的附加值十分高,但卻因為受到價格、人力、地區(qū)等等影響,讓很多農(nóng)民寧愿出門打工,不愿意再種植木薯了。
在國外,木薯的地位還是十分高的,據(jù)目前的數(shù)據(jù)來看,世界木薯總產(chǎn)量的65%都被用于人類食用,它是熱帶濕地低收入農(nóng)戶的主要食品來源。非洲大部分木薯被作為糧食作物,拉丁美洲40%的木薯被用作日常食用,亞洲印度、印度尼西亞等國的部分居民將木薯作為主要糧食,木薯的食用化通常以鮮食為主要食用方式。
也是因為這樣的原因,木薯才成了世界第六大糧食作物,并且養(yǎng)活了世界6億左右的人口。
木薯的未來
近幾年,隨著我國經(jīng)濟的快速發(fā)展,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木薯作為一種營養(yǎng)價值高且美味的粗糧,又重新回到了人們的餐桌上,而且經(jīng)過培育改良,部分木薯品種也沒有毒性了,可以放心的食用了。
所以筆者認為木薯未來發(fā)展可期,但還是有一個條件,那就是的提高它的畝產(chǎn)值才行,只有農(nóng)民們賺到錢了,才愿意種植,要不然它那么多的附加值都浪費了!
各位朋友,你刮過木薯,吃過木薯嗎?你覺得木薯在未來是否值得大力發(fā)展呢?歡迎留言交流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