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你也感到寒冷時,不妨重新學(xué)會愛
如果放棄不意味著幸福,請不要停下你追求的步伐;如果厭倦不意味著成熟,請不要隨性自己的情緒;如果明天不意味著災(zāi)難,請一定要好好開心活過今天;如果未來不意味著失敗,請一定要向往著未來世界的美好。
人生總是有起有落,仿佛鴻雁飛翔,總是在起落之間看到前進的勇氣;愛情總是有苦有澀,仿佛月亮,總是月圓之后開始月缺。不要無謂地?fù)?dān)心幸福會突然失去的惶恐,也不要無謂地惶恐時光飛逝的可怕,請想象著我們可能永遠(yuǎn)年輕,追求美夢成真的那一天到來。
學(xué)會愛,愛身邊的每一個人,因為他們的守護讓我們生活過得精彩;學(xué)會愛,自信自己的魅力可以無可抵擋,因為懂得愛自己的人才有更多的精力去愛別人;學(xué)會愛,即使失去或者遭遇欺騙也能坦然的風(fēng)采,因為前進的腳步總是布滿荊棘;學(xué)會愛,就算年華老去,還能看見自己童心未泯,生活至少會從另一個角度給予我們答案。
境由心生,愛始于你的心靈我們從小學(xué)到大學(xué)一直在教導(dǎo)學(xué)生如何讀書寫字、如何計算加減乘除以及那些我們自認(rèn)為是良好教育的東西,但卻忽略了一件最為重要的事情——如何去愛。
在我們的心靈深處,每個人需要愛的程度比其他任何事情都重要的多,只是我們把它忽略或忘記了。我們汲汲于追求其他的目標(biāo),比如事業(yè)、金
你的眼淚可以為別人的苦難而流2011.08.05 第三十八期
錢、財富和聲譽,我們專注地追逐休閑、娛樂,而忘記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
洞靈子在《薄白學(xué)》中指出:人世界有一種要得便得、要失便失的東西,此即是情感。例如幸福,你覺得幸福,你便幸福;你覺得痛苦,你便痛苦。愁緒與快樂、緊張與輕松、愛與恨、幸福與苦悶等對應(yīng)之情感,仍是可以“按需分配”,要之有之,要多少有多少。你丟失愁緒,即獲得快樂;丟失緊張,即獲得輕松;丟失恨,即獲得愛;……。在心理情緒之上,南宋陸象山的名句“吾心便是宇宙,宇宙便是吾心”即是印證。這段話的涵義是什么呢?一句話,“愛始于思想”。
“愛始于思想”這句話雖然簡單,但它真的可以讓我們變成我們想要的樣子。如果你一心想著氣憤,你就會體驗到氣憤;如果你有著興奮的思想,你就會興奮起來;如果你想著快樂,你就會快樂……當(dāng)然,如果你有愛的思想,你就可以體會到愛。改變思想,你就改變了行為和經(jīng)驗。它就是這么簡單。
有一句話叫“境由心生”。很多時候,人的痛苦與快樂,并不是由客觀環(huán)境優(yōu)劣決定的,而是由自己的心態(tài)、情緒——思想決定的。你看路邊的小草,被人踩來踩去,可它還是活了下來,它拼命地站起來,接受大自然給予她的陽光、雨露和愛撫,所以,它比溫室里的花朵更有生命力。
在追名逐利的社會中保留一顆可以被感動的心越是物質(zhì)實在的社會里,似乎容納不下一些抽象、浪漫的東西——感動。
在每個人成長的歲月里,都會有過一些感動的時刻。比方說:當(dāng)你掉了一支筆別人幫你撿起來的時候,你會為了他的熱心而感動;當(dāng)你與一位靠撿垃圾為生的老人擦肩而過的時候,你會為了他的堅毅而感動;當(dāng)一個人痛改前非的時候,你會為了他的決心而感動;當(dāng)一個剛學(xué)會走路的小女孩摔倒再爬起的時候,你會為了他的勇氣而感動。還有在醫(yī)院里,在天橋上,在沙漠中……足以讓我們感動的事還有很多很多。是的,社會可以教會人感動,但同時,他也會無情地封殺感動,讓人的感覺神經(jīng)變得遲鈍,讓你覺得,身邊的一件件平凡瑣碎的事也不過如此,沒有什么力量,更不用說
你的眼淚可以為別人的苦難而流2011.08.05 第三十八期
能迸發(fā)出萬丈光芒照耀人生的路途。
記得,有一位朋友跟我講過這樣一個故事。一個大風(fēng)雪的日子里,一個男人在大街上哆嗦地走著。不久,他發(fā)現(xiàn)了一位老人鬼鬼祟祟地跟著他。老人跟在他后面,有點吃力,顯然跟不上了。男人停下來弄清究竟時,老人氣喘吁吁但卻異常溫和地說:“天冷了,見你穿得單薄,變想把自己的圍巾送給你。”誰知,男人卻說:“老家伙,你想要多少錢?”老人搖了搖頭,把那條還留著余溫的圍巾塞到男人的手里,轉(zhuǎn)身就走了。他嘆了口氣,頃刻間化作白霧,凝結(jié)在一瞬,消失了。末了,他還說了一句:“天,真的有點涼。”說罷,那蹣跚的身影消失在風(fēng)雪當(dāng)中。如果感動沒有在人們追名逐利的過程中被封殺,那么這個社會或許會更加溫暖,更具有凝聚力。
其實,感動并不需要太多的言語,不需要太多的淚水,也并不需要太多的贊美,更不需要你努力的去改變一些什么。感動,是一種細(xì)膩的感情。就象一泓淙淙的小溪在我們?nèi)松牡缆飞响o靜地流淌著。只是在流過崎嶇不平的山路時,才輕輕地激起一朵晶瑩剔透的小水花。之后,又繼續(xù)向前流著。
人類社會里,一些最簡單卻最美好的事情往往最容易被忽略,最容易被忘記。朋友,細(xì)心觀察與體味身邊的人和事,讓你內(nèi)心最深處的那根弦感到觸動,撩撥起那心靈的天籟之音。
勇敢去愛別人,你才可以收獲更多
如果你要得到愛,那么你就必須首先付出愛。對于愛來說你付出的越多,
當(dāng)然你所得到的也就越多。你要謹(jǐn)記,愛并不像物品、財產(chǎn)和金錢,你把她送出去,你自己就匱乏了。相反,愛的付出是可以無限的,我們對他人付出愛,自己的愛并不會因此而減少,事實上,只有你對愛吝嗇付出的時候,你的愛才會減少。
帶著微笑不會比皺著眉頭困難,舒展神色不會比拉長顏面用更多的力;說一些友善和鼓勵的話語,也不會比批評一頓勞神費心。友愛地對待他人,其實比敵視、懷疑、怨恨來得更容易。
你的眼淚可以為別人的苦難而流2011.08.05 第三十八期
你所顧忌的,有時只是浮云和借口
用心去欣賞他人,這不是廉價的吹捧小說《飄》中充滿積極人生態(tài)度的梅蘭姑娘有一句話:“假如你用挑剔的眼光看待這個世界,那么,你眼中將遍地荊棘。”漠視別人,你就不會有心情"逢人先說三個好"。能讓你隨時可以說出"好"字的原因是:用欣賞的眼光看世界。
關(guān)注和欣賞,會促使人迸發(fā)出意想不到創(chuàng)造力,取得成功。不信你可以嘗試,真誠地欣賞你周圍的每一個人,每一件事,對方備受鼓舞。這時,你就會發(fā)現(xiàn),欣賞會讓你的生活更加美好。
當(dāng)然,欣賞別人,如果變成了廉價的吹捧,無原則的夸獎,那就成了拍馬屁,而不是恰到好處了。欣賞別人,也不是投其所好的精神按摩,更不是卑躬屈膝的精神行賄。要欣賞別人,必須要發(fā)現(xiàn)別人的長處,就像伯樂相馬一樣。如果沒有這種能力,就無法欣賞別人。欣賞別人,需用心去體會,發(fā)出由衷的贊美。
欣賞別人,可以建立一種健康和諧的人際關(guān)系。在節(jié)奏飛快的現(xiàn)代社會,在一個無暇溝通的生活環(huán)境中,學(xué)會欣賞別人尤為重要,只有這樣,人與人之間才會多一份融洽,少一分隔閡。
因為珍視別人,就給別人最好的;因為給別人最好的,也必將收獲別人對你的珍視。給別人最好的,有時只是舉手之勞,有時卻要努力付出。但唯有如此,我們才會收獲最幸福的人生。
別讓競爭與壓力掩蓋了仁愛之心也許我們也知道我們要喜歡別人,但是,有時,特別是當(dāng)有厲害沖突的時候,喜歡別人確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仁者愛人”,告訴我們要學(xué)會愛別人,用自己的愛心去愛這個世界,愛這個世界上和我們一起生活的人。但因為生存和發(fā)展的需要,除了仁愛之外,還有一個一直貫穿人類發(fā)展史的主線,那就是斗爭。仁愛和斗爭相生并存,就是一對矛盾一直以來,推動社會的發(fā)展,推動著人與人之間的共同構(gòu)建的社會。
正是因為存在著斗爭,所以有相當(dāng)一部分人,將這個斗爭形而上學(xué)化了,也就是只講斗爭,甚至是將斗爭擴大化。所謂“量小非君子,無毒不丈夫”之說,也就是要趕盡殺絕,斬草除根,除惡務(wù)盡,以至于高誅連九族。正因如此,才使部分人的思想深處,時刻有著這樣一個警示“他人就是狼”的理念,時刻提防著他人,時刻想著的是如何與人斗。如果這樣的思想在自己的腦海中生根發(fā)芽,形成一種慣性思維,在他們的心中,如何
你的眼淚可以為別人的苦難而流2011.08.05 第三十八期
才會有愛,如何才會真心的去愛他人?既使是一時有“愛”,也不過是將愛作為斗爭的工具而已!如果,一個人,一個團體,長期陷入這種斗爭的思維去,則有可能會變得偏執(zhí)起來,有時就會成為斗爭的機器。
我們承認(rèn),沒有了斗爭,就不會有社會的發(fā)展,但是我們也應(yīng)看到,愛人才是唯系社會存在的紐帶。大家只有學(xué)會了愛人,才會被愛,才會在這個世界上感到溫暖,才不會孤獨,才會有前進的勇氣。只有有了仁愛,有了愛人之心,才會體現(xiàn)出“人性”。
如何才會有愛?首先應(yīng)不斷的培育自己的愛心。正是有這個愛的陽光,我們才從嬰兒成長為少年青年,才會有事業(yè)和成功。我們應(yīng)懷著一顆感恩的心,感謝周圍的人,包圍我們的父母,伙伴,朋友,一切曾幫助我們的人,正是因為有他人我們才會有今天。每想起這些的時候,我們會沒有一點愛心嗎?
要學(xué)會愛人,更多的是要學(xué)會包容和寬容。所謂包容,就是要有容人之量,要有一顆海納百川的心,我們常感到大海的偉大,就是因為大海有包容之心。如果斤斤計較,睚眥必報,凡事針尖對一麥芒,那么有的是斗爭,展現(xiàn)的是心胸之狹窄。
凡是我們還應(yīng)講個寬容。與人相處的時候,要待人以寬,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嚴(yán)以律已,寬以待人。我們不是太陽,我們不是這個世界的中心,我們和大家一樣,都是塵世間的一粒泥土,我們有什么理由不能容忍別的泥土存在呢。懂得寬容包容,才是一個心理健康的人,才是一個有愛的人。
別讓傷害成為冷漠的借口,愛的過程就是幸福的過程
大千世界,蕓蕓眾生,有人歡笑,有人悲慨,有人得意,有人落寞,有人滿腹牢騷,有人怡然自得,有人狂躁不安,有人淡然自若……從呱呱墜地到壽終正寢,我們各自經(jīng)營著自己的人生,擁抱著自己的愛。
幸福不是一個目標(biāo),而應(yīng)該是一個過程,是與人生同步的一個過程。擁有愛就會擁有幸福。愛的過程就是一種幸福的過程。 人太多時候都在關(guān)注自己所沒有的而忽略了自己所擁有的,所以心靈總是處于饑渴狀態(tài),有無窮無盡的欲望需要一一填補,活得很累,自然也就幸福不起來,而擁有一顆感恩而充滿愛的心則會擁有更多的幸福。
歲歲年年花相似,年年歲歲人不同。有些愛即使重來,有些人卻已不在,生命因存在愛而美麗,也會因失去愛而凋零。一次的失去并不代表失去一切,除了愛情,還有親情,友情。不能因為一次的失去而存有重來一次的夢幻,那樣會失去更多的愛,失去整個世界,失去生存的勇氣。失去了你愛的人,還會有愛你的人,用真心去感受愛你的人對你的關(guān)心,掛念,你會感受到溫暖和幸福,還會找到你愛的人。
重來與不重來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失去中我們學(xué)會了去珍惜身邊的愛,懂得在乎你擁有的東西。疼你的父母,天冷時打個電話,帶去問候;愛你
你的眼淚可以為別人的苦難而流2011.08.05 第三十八期
的朋友,生日時發(fā)條短信,送上你的祝福。朋友有難時,出手相助,及時平平淡淡的幾句話也是一種安慰。記住那些關(guān)愛你的眼神。記住那些愛你的父母親人,兄弟姐妹不要因一次的失去,而看淡整個世界,喪失生存的勇氣,放棄你擁有的美好和幸福。失去的不會再回來,懂得把握現(xiàn)在的,擁有就是幸福。不要等到重來的時候,才知道擁有愛比失去愛更幸福。
學(xué)會去愛別人,學(xué)會感動,懂得珍惜。
珍惜擁有,珍惜自己,過好現(xiàn)在,抓住現(xiàn)在擁有的愛,就是一種幸福,一種美。
學(xué)會為別人流淚 溫暖世界溫暖自己
不能不說,愛是雨露,它能滋潤干涸的心田;愛是妙手,它能撫慰倦怠的神情;也不能不說愛是一縷清風(fēng),它能吹散積滿陰云的心空;愛是佳釀,它能留存生命的醇香及熱望。愛是是仁厚,善良,賢德的化身,是一個人良好的人格魅力與品質(zhì)操守的集中體現(xiàn),是寒冬里的暖日,是酷暑中的涼雨,是困境時的希望,是病痛時的生機。
正如富人有富人的煩惱,窮人有窮人的歡樂一樣,一個人或貧窮或富有,或高貴或平凡,首要的是能夠擁有精神的愉悅和心靈的舒暢,這恰恰離不開愛的滋潤、情的澆灌、義的釋放、禮的賜予。不難想象,生活中離開了愛如同生活里沒有太陽一樣黯淡無光,人與人就會缺少了同情與憐憫、缺少了良知與道義,這種心靈的灰暗有可能會導(dǎo)致心理的冷漠扭曲。擁有一顆真誠的愛心不論對他人而且對于我們自己都是彌足珍貴的,每個人都要學(xué)會愛世界、愛別人、愛生活。當(dāng)然了這世界上還有很多邪惡,但依然有著許多的善良;即便也存在不少艱難,卻有著許多的溫暖。
現(xiàn)如今置身滾滾紅塵中,在物欲的浪濤里不乏能看到泛涌著的虛偽、奸詐、冷漠的濁流。有的欺善懼惡,欺軟怕硬;有的麻木不仁,見怪不怪;有的怨天尤人,哭叫連天;有的不講道義,不守誠信,缺乏良知乃至冷酷無情……
這些都是心靈世界的陰云,都是人類固有的不良天性,都是水火不相容陰暗面的心理特征的體現(xiàn)。而心靈高懸大愛無疆的人,對真善美總是傾心贊
你的眼淚可以為別人的苦難而流2011.08.05 第三十八期
嘆和接納,對假丑惡總是竭力拒絕和排斥,對生活總是抱以美好,對弱者總富于愛心與同情,這樣人的人生即便平凡卻也美好,即便平常卻很高尚。因而每個人要學(xué)著對世界樂善好施,對身處絕境或困境之人充滿愛心,甘愿奉獻(xiàn)自己的無私與赤誠給予其幫助。
面對現(xiàn)實生活中一些人一味逃避困難,疏離愛心,沉緬功利地自私表現(xiàn),我們倒是需要靜心思考;假如拋棄良知,不顧道義,假如丟卻信念與理想,熱望與追求,這世界還會充滿歡樂與祥和嗎?答案是不會的,因而我們每時每刻要讓心永遠(yuǎn)充滿愛的動力,這樣對于社會上所有人來說都是需要的。只有大家在生活中都互相充滿著愛,社會的丑惡現(xiàn)象才會逐漸減少,人們的生活才會逐漸變得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