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佳士得香港秋拍“圓夢(mèng) ─ 康熙琺瑯彩千葉蓮盌”單品專場(chǎng)于11月27日下午2:30準(zhǔn)時(shí)舉槌。該件此前估價(jià)待詢,現(xiàn)場(chǎng)起拍價(jià)5500萬港元,經(jīng)過多輪激烈競(jìng)價(jià)角逐,加傭金最終以8720萬港元的高價(jià)成交。
康熙琺瑯彩千葉蓮盌落槌現(xiàn)場(chǎng)今日統(tǒng)計(jì)在內(nèi)的5個(gè)專場(chǎng)總成交高達(dá)370,972,500港元!其中云中玉筵 ─ 重要亞洲私人古玉珍藏 : 新石器時(shí)代篇總成交額高達(dá)65,752,500港元;斗室案上專場(chǎng)總成交72,532,500港元;私人珍藏重要中國瓷器專場(chǎng)總成交61,415,000港元;重要中國瓷器及工藝精品專場(chǎng)總成交84,072,500港元,佳士得香港本日拍賣成果,可謂是順利過關(guān),圓滿收槌。五場(chǎng)拍賣高價(jià)成交拍品精選
Lot 2988 圓夢(mèng)—康熙琺瑯彩千葉蓮?fù)?/p>
直徑:11cm
估價(jià):估價(jià)待詢
成交價(jià): 87,200,000港元
來源:
阿爾弗雷·德捷本諾爾 (Alfred Trapnell) (1838-1917) 珍藏
瑪麗·珍妮·捷本諾爾夫人 (Mrs Mary Jane Trapnell) 珍藏
倫敦佳士得,1955年2月16日,拍品88號(hào)
SydneyL. Moss,倫敦
里埃斯科 (R.F.A. Riesco) (1877-1964) 珍藏
Bluett& Son,倫敦
香港蘇富比,1983年11月15日,拍品277號(hào)
張宗憲珍藏
香港佳士得,1999年11月2日,拍品509號(hào)
張永珍博士珍藏
香港蘇富比,2013年4月8日,拍品101號(hào)
展覽:
香港藝術(shù)館,《天民樓藏瓷》,香港,1987年,圖錄圖版90號(hào)
倫敦佳士得,《云海閣重要中國瓷器:張宗憲珍藏展》,倫敦,1993 年,圖錄圖版104號(hào)
著錄:
《香港蘇富比二十周年》,香港,1993年,圖版206
南京博物院編著,徐湖平主編,《宮廷珍藏中國清代官窯瓷器》,上海,2003年,頁52號(hào)
《香港佳士得二十周年回顧中國瓷器及工藝品精選》,香港,2006 年,頁5及227
根據(jù)清宮造辦處活計(jì)文件的記錄,琺瑯彩瓷自創(chuàng)燒始便受到皇帝的重視,制作上精益求精:素白瓷胎由景德鎮(zhèn)御窯廠特制,運(yùn)往清宮后由宮廷畫師繪制圖案,再由造辦處琺瑯匠師描繪于瓷器上,入窯燒造。因此琺瑯彩瓷是皇帝大力推動(dòng)下才發(fā)展出的宮廷藝術(shù),開創(chuàng)瓷胎彩繪的新高度,紋飾更加生動(dòng)、立體、具畫意,代表了當(dāng)時(shí)最高的工藝以及審美水平。
傳世琺瑯彩瓷大多為清宮秘藏,只屬皇帝擁有,極少流傳宮外。至民國初年紫禁城開放后,外界才得以窺探琺瑯彩真面目,旋即成為藏家鑒賞追逐的目標(biāo)。
佳士得康熙琺瑯彩千葉蓮盌:巔峰之作
畫琺瑯的制作雖于康熙朝中晚期(1693-1716年間)已在宮廷開展,但成功的作品卻出現(xiàn)極晚。至康熙晚年,造辦處開發(fā)出多種新琺瑯料,繪畫、燒制的技術(shù)也逐步成熟。
從器型和琺瑯料的燒制效果來看,這次拍賣的琺瑯彩千葉蓮盌讓我們判定其為康熙晚期成功燒制的琺瑯彩瓷范例,為康熙琺瑯彩中巔峰之作。
首先,這只盌的器型有別于康熙時(shí)期常見的大盌,更加精致、輕盈,與雍正時(shí)期的盌的造型更為接近。
其次,盌身上出現(xiàn)的胭脂紅、白、黃三種琺瑯料均為康熙朝晚期清宮成功配制的新顏料。
另外,此盌的琺瑯料繪制在上過釉的素胎上,且琺瑯料發(fā)色艷麗、質(zhì)地均勻,代表了康熙朝畫琺瑯成熟時(shí)期的制作工藝所能達(dá)到的精湛效果。
世紀(jì)遞傳
—— 康熙琺瑯彩千葉蓮盌收藏史
此盌的傳承歷史豐富且具有傳奇意味。迄今追溯到的第一位藏家為英國藏家Alfred Trapnell阿爾弗雷德.捷本諾爾(1838-1917)。捷本諾爾原是一位船長(zhǎng),曾至遠(yuǎn)東進(jìn)行貿(mào)易活動(dòng)。并于1901 年自費(fèi)出版了個(gè)人的中國瓷器珍藏圖錄。直至1955年2月,此盌首次現(xiàn)身于拍賣市場(chǎng),在倫敦佳士得以36 堅(jiān)尼(英鎊37.80)賣給倫敦古董商Sydney L. Moss,同年再轉(zhuǎn)賣于著名英國收藏家Raymond F.A. Riesco雷蒙. 里埃斯科(1877-1964)。1983年11月,此盌通過倫敦古董商Bluett and Sons在香港蘇富比上拍,由傳奇人物張宗憲先生成功拍得。1999年11月張宗憲先生將此盌交于香港佳士得拍賣,并由其妹妹張永珍博士競(jìng)得。張氏兄妹為收藏界中之泰斗,對(duì)于美及珍罕的作品皆有超然的鑒賞力。2013年4月,張永珍博士將此盌于香港蘇富比拍賣。
雲(yún)中玉筵 ─ 重要亞洲私人古玉珍藏 : 新石器時(shí)代篇估價(jià):5,000,000~8,000,000 港元Lot 2706 紅山文化 玉豬龍
尺寸:高 11.8cm
估價(jià):3,000,000~5,000,000 港元
估價(jià):300,000~500,000 港元Lot 2724 良渚文化 玉獸面紋環(huán)
估價(jià):1,200,000~1,800,000 港元估價(jià):260,000~400,000 港元Lot 2712 紅山文化 青玉勾云形珮
估價(jià):300,000~500,000 港元估價(jià):120,000~180,000 港元Lot 2709 紅山文化 青玉帶齒動(dòng)物面飾
尺寸:寬 12.6cm
估價(jià):300,000~500,000 港元
Lot 2715 新石器時(shí)代黑龍江地區(qū)或紅山文化 白玉橢圓形璧
估價(jià):80,000~120,000 港元估價(jià):100,000~150,000 港元Lot 2802 商晚期 青銅饕餮紋鬲鼎
估價(jià):10,000,000~15,000,000 港元Lot 2803 晚商/西周早期 青銅壴鼎
估價(jià):6,000,000~8,000,000 港元Lot 2847 清乾隆乙卯年(1795) 御用題詩碧玉「樊桐仙侶」筆筒 估價(jià):4,000,000~6,000,000 港元Lot 2824 清康熙 陳鳴遠(yuǎn)作宜興紫砂笸籮形盃
估價(jià):200,000~300,000 港元估價(jià):300,000~600,000 港元Lot 2823 清康熙 鶴邨(陳鳴遠(yuǎn))作宜興紫砂像生板栗及栗子盃共兩件估價(jià):200,000~300,000 港元Lot 2822 清康熙 陳鳴遠(yuǎn)作宜興紫砂蓮瓣式水洗估價(jià):600,000~800,000 港元Lot 2821 清康熙 陳鳴遠(yuǎn)作宜興紫砂筍式水盂 估價(jià):600,000~800,000 港元Lot 2838 清乾隆 御用白壽山「玉局正見」寶璽(237克) 估價(jià):1,500,000~2,500,000 港元估價(jià):800,000~1,500,000 港元Lot 2839 清十九世紀(jì) 何昆玉刻田黃素章李鴻章自用?。?2克)估價(jià):800,000~1,200,000 港元估價(jià):700,000~1,000,000 港元Lot 2848 清乾隆 白玉鏤雕長(zhǎng)宜子孫牌 「乾隆年制」、「莫字一百七十五號(hào)」刻款 估價(jià):1,200,000~1,800,000 港元Lot 2826 或?yàn)榭滴?陳鳴遠(yuǎn)款宜興紫砂木蘭式盃
估價(jià):300,000~500,000 港元成交價(jià): 1,250,000港元
估價(jià):500,000~700,000 港元Lot 2923 明成化 青花西番蓮紋宮盌 雙圈六字楷書款估價(jià):6,000,000~8,000,000 港元描述:
明成化 青花西番蓮紋宮盌 雙圈六字楷書款盌微撇口,深弧腹,圈足。外壁青花飾纏枝蓮紋,繪六朵盛開西番蓮,枝蔓婉婷舒展。內(nèi)壁光素。底部青花書雙圈「大明成化年制」楷書款。Lot 2909 清雍正 黃地青花纏枝蓮紋六方貫耳壺 六字篆書款
估價(jià):7,000,000~9,000,000 港元描述:
清雍正 黃地青花纏枝蓮紋六方貫耳壺 六字篆書款Lot 2908 清乾隆 青花纏枝花卉紋貫耳大壺 六字篆書款估價(jià):3,800,000~5,000,000 港元Lot 2906 清乾隆 瓷胎仿銅釉叁足爐 六字篆書印款估價(jià):2,600,000~3,500,000 港元Lot 2911 清乾隆 青花纏枝蓮紋六方尊 六字篆書款估價(jià):4,500,000~6,500,000 港元估價(jià):600,000~800,000 港元Lot 2901 清雍正 仿哥釉紙槌瓶 六字篆書款估價(jià):1,000,000~1,500,000 港元描述:
清雍正 仿哥釉紙槌瓶 六字篆書款瓶直口,長(zhǎng)頸,方肩,筒形腹,臥足。通體施灰青釉,釉面大塊深色片紋。足沿涂醬褐釉,底青花書「大清雍正年制」篆書款。Lot 2915 清乾隆 粉彩萬花錦葫蘆式大瓶 礬紅六字篆書款估價(jià):1,800,000~2,500,000 港元Lot 2921 明永樂 甜白釉暗刻八吉祥紋僧帽壺估價(jià):1,500,000~2,500,000 港元Lot 2918 清乾隆 青花叁多折枝花果紋六方尊 六字篆書款估價(jià):300,000~500,000 港元Lot 3021 清乾隆 青花釉裡紅獅滾繡球紋瓶 六字篆書款估價(jià):8,000,000~12,000,000 港元描述:
清乾隆 青花釉裡紅獅滾繡球紋瓶 六字篆書款瓶口外撇,束頸豐肩,腹下漸收。瓶身青花色澤濃艷、釉裡紅則略見淡雅。頸有一圈夔龍變形雷紋飾帶,肩處倒繪蝙蝠。腹繪叁隻獅滾繡球,近足處則堆飾一圈仰蓮瓣紋。Lot 3019 清乾隆 青花纏枝番蓮紋天球瓶 六字篆書款估價(jià):7,000,000~10,000,000 港元Lot 3020 清乾隆 青花八吉祥番蓮紋雙耳抱月瓶 六字篆書款估價(jià):5,500,000~8,000,000 港元描述:
清乾隆 青花八吉祥番蓮紋雙耳抱月瓶 六字篆書款此瓶器型碩大,直口,頸肩兩旁飾對(duì)稱螭龍耳,扁圓腹中心凸面繪放射圖案花,并以其為心,于腹部環(huán)飾八瓣蓮瓣形開光,且分別填飾法輪、法螺、寶傘、華蓋、蓮花、寶瓶、金魚、及盤長(zhǎng)紋。腹部側(cè)面一道纏枝番蓮紋邊,頸及近足則綴以靈芝卷草。底部寫「大清乾隆年制」六字篆書款。估價(jià):5,000,000~7,000,000 港元Lot 3002 明洪武 龍泉青釉刻蓮紋菱花式大盤估價(jià):4,000,000~6,000,000 港元描述:
明洪武 龍泉青釉刻蓮紋菱花式大盤菱花式,敞口,折沿,淺弧腹,圈足,盤壁隨花口出筋。內(nèi)壁口沿下刻雜寶紋,內(nèi)腹刻纏枝蓮紋,外壁口沿下刻纏枝蓮紋。盤內(nèi)、外及圈足均施青釉,釉色青翠,釉面豐潤(rùn)。估價(jià):1,500,000~2,600,000 港元Lot 3041 清十九世紀(jì)中期,或約1844-1845 年 賀世魁繪御苑行樂圖九條屏估價(jià):3,200,000~5,000,000 港元描述:
清十九世紀(jì)中期,或約1844-1845 年 賀世魁繪御苑行樂圖九條屏此圖以宮廷御苑為題,畫面營亭建榭,嘉木怪石,雜蒔花竹,古松參天,長(zhǎng)廊漏 窗若隱若現(xiàn),碎石鋪徑蜿蜒逶迤,層層景緻更添曲折幽邃。畫面正中端坐一藍(lán)袍 戴帽者,并有媼嫗姬妾環(huán)侍在側(cè)。其左下方另見一欲登門拜訪男子,手持折扇, 身著漢服 。中亭檐下懸一紅匾,題曰「冶彙春芳」,并署「煥文」,下鈐白文「賀 世魁」及朱文「煥文」印各一方。畫面右方亦見一亭上有橫額曰「交翠(庭)」。此畫尺幅巨大,之后改作九條屏裝裱。估價(jià):3,000,000~5,000,000 港元描述:
北宋 定窯鴛鴦鈕蓮座帶蓋香熏蓋呈圓餅形,蓋頂巧塑二鴛鴦,交頸之姿纏綿繾綣,底部有兩出氣孔。香熏上半部為半圓形盛器,內(nèi)口沿下刻一倒置的「月」字。外塑四層仰蓮瓣。每瓣單獨(dú)成型,下承倒花萼式底座,外印覆蓮紋一周,內(nèi)有卷草紋,下飾開光獅首紋。底座下端塑意云頭腿。蓋及香熏外壁施淡雅象牙白釉。此器經(jīng)中科研發(fā)有限公司熱釋光測(cè)年法檢測(cè)(測(cè)試編號(hào)7747HC04;2019年3月14日),證實(shí)與本圖錄之定年符合。Lot 3052 清康熙 黃花梨玫瑰椅一對(duì)估價(jià):1,500,000~2,500,000 港元Lot 3048 清十八世紀(jì) 黃花梨方禪凳一對(duì)估價(jià):1,500,000~2,500,000 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