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熟,是閱歷,不是經歷。需要歲月歷練,但年齡并非必經之地。
看到很多人,年至花甲,還是稚子一粒;有些人,尚在不惑,就已眾人擁戴。
成熟的人不輕易沖動、發(fā)怒時就講銳利的話,他知道,那些刺人的話,是扎進樹里的釘子,即使拔出來,留下的傷痕再也無法填補。
成熟的人做事留有余地。一些話,溜到嘴邊,忍一忍,就不說了。一些不知道怎么說的話,想好了再說;一些必須要說的話,想想怎樣說才好。所以,成熟的人總是拙于表達、善于咽下。
破罐子破摔,是人的原始本能,誰都會。而適當的沉默、節(jié)制的隱忍,在憤怒時尋找別的出口、另圖他路,才是一個有修養(yǎng)的人的風度。
成熟者不輕易責怪或埋怨他人,不在憤怒的時候做決定,遇到不平之事,寧愿三緘其口,遇到一些難以言說的苦楚,會默然化解、承受,人們把這叫做“擔當”。
成熟的人心靜氣平,不會把自己推上絕路,更不會把別人逼得無路可走。
持一顆豁然坦然的心態(tài),看慣了一些人的忽冷忽熱,也看淡了一些人的漸行漸遠,他并非什么都想要,但屬于自己的也不放手,既懂得放棄,也懂得堅守。
天空不留痕跡,但鳥已飛過。和成熟的人在一起,如春風化雨般自在、舒服。
成熟和穩(wěn)重是親兄弟,他們都不會滔滔不絕、喋喋不休。他們沉默是金,但若是選擇開口,所說的話定比沉默更有價值。
成熟的人有脾氣,但不輕易發(fā)脾氣,既不為得而狂喜,也不為失而大悲,萬事盡力而為,又能坦然接受。
懷一顆慈悲之心,經過了歲月風霜磨礪,成熟的人心不會堅硬,卻變得越來越柔軟,愈加知敬畏、懂寬容。
成熟,是經世態(tài)炎涼之后的通透,歷滄桑風云之后的洗練,受挫折磨難后的冷靜,不故弄玄虛,不扭捏作態(tài),從從容容,坦坦然然,深諳算計,卻不算計,精于世故,卻不世故。
不論大勢所趨、還是大勢已去,成熟的人都不逆勢而為,而是調整自己的步伐,順勢、用勢。當然,不違反原則的妥協,更是成熟者的處世藝術。
如余秋雨在山居筆記中所講,“成熟是一種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輝,一種圓潤而不膩耳的聲響,一種不再需要對別人察言觀色的從容,一種終于停止向周圍申訴求告的大氣,一種不理會喧鬧的微笑,一種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種無需聲張的厚實,一種并不陡峭的高度。”
其實,這樣的高度,心有所系者皆可企及。
(摘自《在簡單里安頓自己》 作者:康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