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F的全稱是exchange traded fund,同時它還有一個復雜而拗口的中文官方名稱—交易型
開放式指數(shù)投資
基金,2004年,中國第一只ETF
上證50ETF成立時,ETF被定下了現(xiàn)在的中文名。從字面看,它的本質屬于
指數(shù)基金,同時兼具交易和開放兩大特點。
雖說ETF被很多人看做是指數(shù)基金,但從特性上講,它很難被歸類,它集合股票、
封閉式基金、指數(shù)基金多種投資品的交易特性,這種“四不像”反倒體現(xiàn)了它的革新性。
其實,它是跟蹤一只指數(shù)的指數(shù)基金,但
突破了股票和基金的界限,做到了跨
市場交易,不僅可以向
基金公司申購贖回,還能像股票一樣在證券市場交易,即在一級市場和二級市場同時交易,總體規(guī)模也可變化。我們熟知的
開放式基金是一天公布一次
凈值,你只有在一天結束后才能與基金
公司進行交易,你在申購與贖回基金
份額時,對基金的凈值都是未知的。但ETF的交易每15秒會計算一次IOPV(基金份額參考凈值),作為對ETF基金份額凈值的估計。像炒股票一樣,你可以全天實時交易,投資者投資起來靈活快捷,對買賣點也會掌握得更準確。
另外,它是成本最低的投資品。ETF最容易被投資者誤解的地方是,有人認為它的門檻極高,只有
機構投資者和大戶能參與,又有人說它的門檻極低,是散戶的最佳投資品。實際上,這兩種說法都對。其實,普通
指數(shù)型基金在
股票型基金中成本已經(jīng)算是很低的,費用加在一起在2%左右,而ETF基金的管理費率為 0.5%,
托管費為0.1%,在二級市場交易沒有申購贖回費用,這些省下的成本便會使你投資指數(shù)的收益更加明顯。而且,與
開放式基金的申購贖回機制不同的是,它的申購是從二級市場上購買一攬子股票來換取ETF份額,贖回時也是換回一攬子股票而不是
現(xiàn)金。單邊交易傭金不超過0.3%,最低5元,如果是在二級市場買賣股票,你還需要繳納印花稅,稅率為交易金額的0.1%,但ETF并不需要繳納印花稅,分紅也免繳所得稅。因此,ETF也被廣泛用做
套利工具。由此,我們也可以認為,它投資門檻并不高,更嚴格來說,它的門檻并不唯一。在二級市場交易時,買賣申報數(shù)量為100份或其整數(shù)倍,最低的資金門檻為100元左右,代銷網(wǎng)點的每個基金賬戶單筆申購最低金額為1000元。
除此之外,選擇ETF主要還是要看
經(jīng)濟周期與指數(shù)本身,也就是說,投資ETF最重要的還是把握市場時機,在當前經(jīng)濟周期或者說市場風格下,挑選最有盈利可能的ETF是比較合乎邏輯的技巧。不過,還要注意ETF本身的
流動性,因為個人投資者大多只能在二級市場交易,如果投資了流動性差,日交易量低的 ETF,即便它上漲,你也很難賣出去。如果它的日成交量只有幾萬元,勸你還是遠離這類ETF。要知道,流動性差容易造成ETF產生較大折價或溢價,但這只對機構投資者有利。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