噻蟲嗪是一種具有獨特結(jié)構(gòu)和優(yōu)良?xì)⑾x活性的新煙堿類殺蟲劑。與第一代商品化的新煙堿類殺蟲劑(如吡蟲啉、烯啶蟲胺、啶蟲脒等)相比,噻蟲嗪分子結(jié)構(gòu)中由于引入了氯噻唑結(jié)構(gòu),拓寬了殺蟲譜,提高了生物活性,被譽為第二代新煙堿類殺蟲劑代表品種。作為第二代新煙堿類殺蟲劑中的第一個品種,噻蟲嗪以其優(yōu)異的防效、多樣性施藥方式、對環(huán)境友好等特點迅速占領(lǐng)和擴張市場,2005年起便躍升為該類殺蟲劑中繼吡蟲啉之后的第二大殺蟲劑。其作用機理主要是通過選擇性控制昆蟲神經(jīng)系統(tǒng)煙堿型乙酰膽堿酯酶受體,阻斷昆蟲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正常傳導(dǎo),從而導(dǎo)致害蟲出現(xiàn)麻痹進而死亡。噻蟲嗪不僅具有胃毒、觸殺、內(nèi)吸活性,而且具有更高的活性、更好的安全性、更廣的殺蟲譜及作用速度快、持效期長等特點。對鞘翅目、雙翅目、鱗翅目,尤其是對同翅目害蟲具有高活性,可有效防治各種蚜蟲、葉蟬、飛虱類、粉虱、金龜子幼蟲、馬鈴薯甲蟲、跳甲、線蟲、地面甲蟲、潛葉蛾等害蟲及對多種類型化學(xué)農(nóng)藥產(chǎn)生抗性的害蟲。既可用于莖葉處理、種子處理,也可以進行土壤處理。適宜作物有稻類作物、甜菜、油菜、馬鈴薯、棉花、菜豆、果樹、花生、向日葵、大豆、煙草和柑桔等。在推薦劑量下使用對作物安全。
· 英文名:thiamethoxam
· 化學(xué)名稱:3-(2-氯-1,3-噻唑-5-基甲基)-5-甲基-1,3,5-惡二嗪-4-基叉(硝基)胺
· 結(jié)構(gòu)式:
· 性狀:白色結(jié)晶粉末
· 分子式:C8H10ClN5O3S
· 相對分子質(zhì)量:291.71
· 熔點:139.1℃
· 沸點:485.8℃ at 760 mmHg
· 閃點:247.6℃
· 儲存條件:-10℃<儲存溫度<35℃
· 溶解度:25℃時在水中溶解度為4.1g/L,有機溶劑(25℃):丙酮48 g/L、乙酸乙酯7.0 g/L、甲醇13 g/L、二氯甲烷110 g/L、己烷>1mg/L、辛醇620mg/L、甲苯680mg/L。
· 密度:1.71g/cm3
· 分配系數(shù):0.13(25℃)
· 蒸汽壓:6.6×10-9Pa(20℃)
· 注意事項:不能與堿性藥劑混用。不要在低于10℃和高于35℃的環(huán)境儲存。對蜜蜂有毒,用藥時要特別注意。本藥殺蟲活性很高,用藥時不要盲目加大用藥量。
分類介紹
1.防治稻飛虱:每畝用25%噻蟲嗪水分散粒劑1.6~3.2克 (有效成分0.4~0.8克),在若蟲發(fā)生初盛期進行噴霧,每畝噴液量30~40升,直接噴在葉面上,可迅速傳導(dǎo)到水稻全株。
2.防治蘋果蚜蟲:用25%噻蟲嗪5000~10000倍液或每100升水加25%噻蟲嗪10~20毫升(有效濃度25~50毫克/升),或每畝用5~10克(有效成分1.25~2.5克)進行葉面噴霧。
3.防治瓜類白粉虱:使用濃度為2500~5000倍,或每畝用10~20克(有效成分2.5~5克)進行噴霧。
4.防治棉花薊馬:每畝用25%噻蟲嗪13~26克(有效成分3.25~6.5克)進行噴霧。
5.防治梨木虱:用25%噻蟲嗪10000倍液或每100升水加10毫升(有效濃度25毫克/升),或每畝果園用6克(有效成分1.5克)進行噴霧。
6.防治柑橘潛葉蛾:用25%噻蟲嗪3000~4000倍液或每100升水加25~33毫升(有效濃度62.5~83.3毫克/升),或每畝用15克(有效成分3.75克) 進行噴霧。
常見農(nóng)作物推薦劑量
作物 典型害蟲 種子處理
馬鈴薯 馬鈴薯桃蚜、馬鈴薯長管蚜、馬鈴薯葉甲 4-7.58Al/kg
大豆 Stemechus Subsignatus、Ceretoma Arcuata、termites 17.5-150gAl/kg
水稻 稻象甲、飛虱、南美玉米苗斑螟 50-100gAl/kg
棉花 棉蚜、煙薊馬、粉虱、牧草盲蝽、灰蒙象屬 70-350gAl/kg
玉米 線蟲、縊管蚜、麥桿蠅、黑異蔗金龜 40-315gAl/kg
谷物 禾谷縊管蚜、線蟲 35-70gAl/kg
甜菜 桃蚜、豆衛(wèi)矛蚜、凹脛跳甲屬、甜菜泉蠅 60eAl/100粒
高梁 玉米縊管蚜、線蟲、麥叉蚜 100-200gAl/ke
油菜 甘藍蚜 400-420gAl/ks
豆類 豆衛(wèi)矛蚜 52gAl/kg
甘薯 粉虱 70-1008Al/kg
向日葵 桃蚜、豆衛(wèi)矛蚜、棉蚜 350eAl/ke
花生 花生薊馬屬 150-200gAl/ke
先正達銳勝(噻蟲嗪)內(nèi)部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