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式:雙手托天理三焦
直立,兩足分開,與肩同寬。兩臂自然松垂身側,然后徐徐自左右側方上舉至頭頂,兩手手指相叉,翻掌,掌心朝上如托天狀,同時順勢踮兩腳跟,再將兩臂放下復原,同時兩腳跟輕輕著地。如此反復多遍。若配合呼吸,則上托時深吸氣,復原時深呼氣。
作用:拉長脊椎、勁肩部肌肉,還可調(diào)理氣血,穩(wěn)定情緒。
第二式:左右開弓似射雕
做法:
1、左腳向左開步,兩掌向上交叉于胸前。兩腿馬步,就像左右開弓射箭一樣,右掌拉至右胸前,左掌呈八字掌(大拇指和食指呈八字,其余三指曲后)向左推出,把弓拉到最圓,眼光盯著指尖。
2、然后重心右移,右手劃弧,左腳回收,兩掌捧于腹前并步站立。然后反方向來一次,共做3次。
做功要點:左右開弓不光能宣開整個僵硬的肩背。拉到最圓的時候食指指尖會微微發(fā)麻,這里是手陽明大腸經(jīng)的起穴商陽穴,也抻拉了循行于肩頸和整條手臂的大腸經(jīng),這個功法對于便秘腹脹的人很有用。
第三式:調(diào)理脾胃須單舉
功效:這段動作是一手上舉,一手下按,上下用力相爭,使兩側內(nèi)臟器官和肌肉進一步受到牽引,特別是使肝、膽、脾、胃受到牽拉,使胃腸蠕動和消化功能得到增強,久練有助于防治腸胃等疾病,增強消化功能。
要點:做這個動作,一定要做到欲左先右,這是順勢而為,欲上先下的道理。左右手協(xié)調(diào)配合,既有上下極力相爭之力,又含上托下按之力。通過調(diào)吸、閉氣,讓真氣擠壓脾胃,促進陽氣生發(fā),排出寒濕之氣。
第四式:五勞七傷往后瞧
動作解析:
(1)保持站姿,兩臂自然下垂,抬頭挺胸,兩肩往后伸。
(2)身體慢慢地向左轉,轉到不能轉為止,雙眼跟著左肩移動。
(3)身體向左轉到極限的時候,稍作停頓,調(diào)整呼吸,然后向右回轉。
次數(shù):重復此動作7次。
好處:所謂五勞七傷,五勞的五指的是心、肝、脾、肺、腎,七傷的七指的是喜、怒、憂、思、悲、恐、驚。八段錦之第四式通過轉動腦袋的主軸,可以幫助疏通宣泄五臟與七情。
第五式 :搖頭擺尾去心火
功效:這段動作是個全身性動作,對整個身體都有良好作用。所謂去心火,就是去掉心里陰火、虛火,使陰陽達到平衡。
1、預備式:雙腳略寬于肩,兩臂放松站立,身體保持中正。調(diào)息。
2、左式:閉氣。兩腳扎穩(wěn),以腰為軸,身體從左到后到右到前旋轉三圈。旋轉過程中眼睛睜開。
注:此動作活動較為劇烈,血壓高、心臟病患者慎做。亦可左右旋轉一圈即可。
收勢時雙腿屈膝半蹲,兩手撐與膝蓋,閉目用口緩緩呼氣,呼氣要做到細、微、長。
3、右式:閉氣。兩腳扎穩(wěn),以腰為軸,身體從右到后到左到前旋轉三圈。旋轉過程中眼睛睜開。
注:此動作活動較為劇烈,血壓高、心臟病患者慎做。亦可左右旋轉一圈即可。
收勢時雙腿屈膝半蹲,兩手撐與膝蓋,閉目用口緩緩呼氣,呼氣要做到細、微、長。
4、回至預備式,調(diào)息。
本動作左、右式只做一次即為一完整動作。
要點:旋轉時,要以腰為軸。閉氣過程中要連轉三圈,動作要柔而慢,轉完后手扶膝蓋上緩緩呼氣。因閉氣轉動容易引起眩暈,轉動時一定要睜開眼睛,調(diào)整呼氣時可以緩緩閉上眼睛。
本動作幅度比較大,高血壓、心臟病患者可以不用調(diào)息閉氣,亦可根據(jù)自身情況只做一次。
第六式 :兩手攀足固腎腰
直立,并足,兩膝挺伸、上身前俯,以兩手攀握兩足趾,頭略昂起。然后恢復直立姿勢,同時兩手握拳,并抵于腰椎兩側,上身緩緩后仰,再恢復直立姿勢。重復幾遍。本式采用自然呼吸。
作用:可使腹直肌以及腳內(nèi)側的經(jīng)脈得以伸展,透過手的熱量對腎臟進行按摩。兩手如攀握不到兩足趾,可不必勉強。
第七式:攢拳怒目增氣力
做法:左腳向左開步,腳蹬馬步,兩掌握拳于腰側,大拇指在內(nèi),拳眼向上。左拳向前沖出,拳眼向上,怒目而視,左拳變掌,再旋腕握固成拳,收回腰處。一左一右做三次。
做功重點:這個功法細節(jié)挺多,比如腳趾抓地,握固沖拳,怒目圓睜的方法,能使肝氣暢達,末梢氣血周流,全身上下都有勁兒。
第八式 背后七顛百病消
功效:此動作可以把全身各器官、各系統(tǒng)受到輕微震動而復位,也是整體八段錦的最后調(diào)理動作。可疏通背部脊椎經(jīng)脈,增強脊髓神經(jīng)功能等效。
1、預備式:雙腳與肩同寬,兩臂放松站立,身體保持中正。調(diào)息。
2、閉氣。腳跟抬起,踮起腳尖,身體保持垂直。
3、身體放松,腳跟落地重心自然下頓,雙腿垂直,同時將丹田之氣用力呼出,并發(fā)出“呼”聲。
4、回預備式,調(diào)息。
重復上述動作七次,為一個完整動作。
要點:此動作中吸氣、閉氣可以稍微閉眼,等下落時眼睛睜開。雙腳下落時保持身體放松,使全身得到震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