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人妊娠病脈證治二十
妊,婦人懷孕為之妊;娠,懷孕身動者為之娠,就是胎動,擱到一起妊娠就是懷孕。婦科和一般的內(nèi)科所不同之點就是婦人的生殖問題,所以在產(chǎn)前、產(chǎn)后,以致于平時的經(jīng)血不調(diào),這是與男人不同的地方,其它沒有什么不同。
師曰:婦人得平脈,陰脈小弱,其人渴,不能食,無寒熱,名妊娠,桂枝湯主之。于法六十日,當有此證,設(shè)有醫(yī)治逆者,卻一月,加吐下者,則絕之。內(nèi)里無病,所以她脈平,平脈就是正常的脈,不過你要細按這個脈啊,是陽浮而陰弱,這個陰就是按著這個脈里頭稍細而弱,細則說明血虛,弱則津液虛,就是稍有津液不足之象。其人渴,津血虛了,這個人多少渴一些。不能食,婦人妊娠首先反應(yīng)的就是惡阻,就是惡心、作吐,這個不能食沒到惡阻那個高度的時候,只是有點不能吃東西,也就說明惡阻之漸了。
無寒熱,那么他沒有外感,不但里面沒病,外感也沒有,所以沒有寒熱。那么這類的情況是妊娠始然,這是有孕。有孕但是從這一段來看是有點病,陰脈小弱,其人渴,總是血液津液不足,那么這個需要吃藥,只能吃桂枝湯。
她這個不能食,她有些虛,多少帶些氣上沖。妊娠本來是沒有病的,不用吃藥,那么這個呢,陰脈小弱,她是津液虛,懷孕之后,養(yǎng)胎也需要血液,當時這人更顯出血液、津液不足,所以她渴,那么這個多少有些病,就只能吃桂枝湯,調(diào)其營衛(wèi),滋其津液。
后面是指的惡阻說的,妊娠兩個月左右的時候,都有不能吃東西、嘔吐這個現(xiàn)象。在懷孕三個月的時候,假設(shè)醫(yī)不知其是妊娠,這個時候加以妄施吐下的治療,那就給治流產(chǎn)了。
婦人宿有癥病,經(jīng)斷未及三月,而得漏下不止,胎動在臍上者,為癥痼害,妊娠六月動者。前三月經(jīng)水利時,胎也。下血者,后斷三月,衃也。所以血不止者,其癥不去故也,當下其癥,桂枝茯苓丸主之。這個婦人平時有瘀血痞塊的老病,后來經(jīng)斷了不到三個月,而得漏下不止,這時自己感覺胎動在臍上,而一般的胎動都在六個月,所以肯定不是有孕胎動,而是癥痼之為害。經(jīng)未斷之前三個月,每個月經(jīng)血來的準時、正常,那么在經(jīng)斷三個月時,肯定這是胎了。要是三個月前,月經(jīng)就不調(diào),經(jīng)常下血,那么經(jīng)斷三個月,這個不是胎,是瘀血痞塊。無論他是已經(jīng)有胎,但由于癥痼為害而下血;或者是無胎而下血,為什么這次下血就老不止了呢?因其有瘀血痞塊排除不凈,所以當下其癥,把惡血排除。
桂枝茯苓丸與桃核承氣湯比較一下,為什么不同于桃核承氣湯,它其人不如狂,不合并這陽明病的多煩多躁,說胡話、譫語,桃核承氣湯、抵擋湯都有一種攻下的藥。可是你看這些個癥候它沒有,所以不用桃核承氣湯,而用桂枝茯苓丸。那么這個方子和桃核承氣湯我們在臨床上都常用的,如果這個瘀血證它有可下的證候,比如少腹急結(jié)啦、其人如狂啦,當然用桃核承氣湯了;那么如果這個瘀血證而不可下者,大概用這個方子機會多,尤其有這個氣上沖啊、心跳啊,用這個方子機會更多了。
那么桂枝茯苓丸這個藥呢,我們現(xiàn)在研究一下,桃仁、丹皮這兩個藥都是祛瘀、去痞塊。桂枝、茯苓治氣往上沖、心跳的,胎動在臍上者,這也是悸動啊,這個悸動就跟桂枝、茯苓有關(guān)系,一方面氣沖,一方面它是悸動。芍藥在這個方劑里頭它還是一個比較有補益性質(zhì)的藥,它滋養(yǎng)陰液,不過它也能夠祛瘀呀,同時它也治腹痛。所以這個方劑對于瘀血證,尤其是有這個癥痼的這種瘀血的痞塊,而且伴有氣沖、心悸和腹痛的,這個方子是非常好使的。
腦血管病、心血管病,常用這個方子,這個道理就是有桂枝、茯苓,它治氣沖、心悸,凡是身體上邊的病啊,大概都有氣沖、心悸,尤其是心血管病,沒有心悸的很少啰。同時它這個方子也止疼,因為它有芍藥治拘急疼嘛。所以我們這個心血管病、腦血管病,用它的機會都多,腦子出血它也是往上沖啊。所以我們研究這一個《傷寒》、《金匱》呀,無論是哪一條,像這節(jié)你看這個就認為桂枝茯苓丸只是治婦人癥痼害的,把它能去癥痼而止血的作用看成這么局限,這就不對了,當然是它能治這個病,那么其它的毛病如果有癥痼啊,而且也有氣上沖、心悸等等呢,都可以用。所以他這個書上啊,哪一個方劑都是這樣的,不是說在這一條,就是限制在這一個方面。
婦人懷娠六七月,脈弦發(fā)熱,其胎愈脹,腹痛惡寒者,少腹如扇,所以然者,子藏開故也,當以附子湯溫其藏。婦人懷孕在六七月的時候,這個胎呀發(fā)展的大概都差不多了,這個胎發(fā)育本來就脹,那么這一段是說她由于子藏,子藏就是指子宮說的,虛而失收,所以子藏開,那么這個風(fēng)寒入侵,使之更脹,所以他說的其胎愈脹。本來就應(yīng)該脹,那么由于子藏開,風(fēng)寒之邪乘之,所以它更脹。這個惡寒是指肚子說的,肚子不但疼而且怕冷,尤其小腹就像拿著扇子對小腹搧風(fēng)的那樣子寒。為什么呢?子藏開故也,這個就是子藏虛而失收,所以這個風(fēng)啊容易進去,當以附子湯溫其藏。這里發(fā)熱不是表證,所以脈不浮而弦,是寒邪內(nèi)侵造成內(nèi)有郁熱,脈弦就是寒吶,里頭有寒邪,同時這個弦說明腹痛。這個情形古人認為是子藏開了。
附子湯就是《傷寒論》的附子湯,里頭有附子、芍藥、人參、茯苓、朮。那么看看這個方子,腹痛有芍藥;那么惡寒的厲害有附子,參、苓、朮健胃利尿去水了。那么這方子就是有心下痞硬,小便不利,腹疼,惡寒,與這個講的很相投。
師曰:婦人有漏下者,有半產(chǎn)后因續(xù)下血都不絕者,有妊娠下血者,假令妊娠腹中痛,為胞阻,膠艾湯主之。婦人有漏下,出血厲害的叫做崩,淋漓不凈的叫漏。有流產(chǎn)下血不止。也有在懷孕的期間而下血者。假令妊娠下血而腹中痛,這為胞阻。胞指的是子宮,這是子宮里頭由瘀血而胎受阻,用膠艾湯主之。
這個膠艾湯,就是四物湯的加味,在這個四物湯里頭,加上阿膠、甘草、艾葉三個藥。四物湯都說它補血,其實它也祛瘀,不過它是一個強壯性的祛瘀藥,就是利于虛證,不利于實證,那么這幾個藥呢,也多少有些不同。比如生地,它是寒性的強壯祛瘀藥,與芍藥這個藥都是微寒,所以這個利于虛熱證,不利于虛寒證。當歸和川芎都性溫,是溫性的強壯祛瘀藥,這個溫呢,利于虛寒,不利于虛熱。
這四個藥擱在一起呢作用是不寒不熱,因為它有溫性藥,也有寒性藥,把它混合起來用就不偏寒也不偏熱。當然它們的量有大有小啰,芍藥量比較大,是四兩,因為它治腹痛,所以芍藥量要大一點。另外這個干地黃的量也大,一般的用就是六兩,那么根據(jù)情形在臨床上,如果有脫血的情況,那么這個藥止血,還得加重劑量,所以干地黃還可以多用,這個它應(yīng)該是六兩,這本書上沒注份量。
桃仁、丹皮都不用,那么這說明是一個虛證,就是有下血證,同時有虛脫的樣子,所以他得趕緊止血,這是用強壯性的祛瘀止血的法子。一般的這個吐衄下血都可以用,但不是一個虛衰性的出血不行,得是真正虛,那么需要來用一種強壯祛瘀的法子,這個法子最好使不過了,這個也常用的啊。
這個方子治要流產(chǎn),可以起安胎作用。只要是見血,為得要止血安胎,那么用這個法子也行,它要實在虛的厲害,可以加點四君子湯,就是參、苓、白朮,這里頭有甘草了,這個我也用過,不然我不這么說啊,一般的失血證,要是有虛脫的情形,就是脫血的情形,出血相當厲害,這個方子都可以用的。
婦人懷娠,腹中絞痛,當歸芍藥散主之。這也是胞阻之類啦,由于這個不下血,所以它不用膠艾湯,用當歸芍藥散就可以了,主要就是治腹痛。當歸芍藥散治腹痛相當好使,只說腹中絞痛有點過于概括,我們看看方子里有很多利水的藥啊,茯苓、白朮、澤瀉啊,可見它絕對有小便不利、頭眩暈,這幾個藥都是入胃啊,胃要是有停水,頭都要眩冒、要暈的,所以大概冒的時候多;另一個暈的原因是她貧血,所以里頭大量補血啊。那么也就是胞阻之后,主要的癥候是腹中絞痛,另外有小便不利、頭冒眩,用這個方子最好使了
這個方子治肝炎也常用它,道理在哪呢?就是活血祛瘀,它是個強壯性的祛瘀藥,同時呢治攣痛,你看它芍藥大量用啊,不只是這個肚子里攣痛,哪方面拘攣它都治,比如脅下這種疼痛啊,它都好使。同時它那個祛瘀藥,是強壯性的祛瘀啊,所以我們常常說它的活血、祛瘀力量差,可是這個強壯作用挺好,凡是這個血證感覺虛衰,有些不足的情況,那么這個方子都常用的方子。
這一段說這個胞阻啊,它分兩個,一個是下血、腹中痛,那個當然要止血啦,用這個膠艾湯;那么這個也是腹中痛,但不下血,不下血你不要止血了,所以用當歸芍藥散,這個都是妊娠里頭常見的一種病。
妊娠嘔吐不止,干姜人參半夏丸主之。這就是惡阻啦,有的一開始就吐、惡心,一段時間后她自己慢慢就好過來了,這樣的就無需用藥了。也有像這種厲害的,從懷孕到臨產(chǎn),什么也不能吃,這種非治不可。妊娠嘔吐不止,大概都是胃虛有寒,有飲、有水,所以他用干姜人參半夏丸主之。
那么后世這個說法就是了不得啦,有說半夏礙胎,又說這個產(chǎn)前遠熱,干姜也用不得??蛇@個藥我常用,我用的還是湯劑,還不凈是用丸劑,很好使,不是那些醫(yī)家說的那么一回事。所以臨床上像這段說的,懷孕后,人一點飯都不能吃了,嘔吐不止,而且也不是她自己能好的,那你非治不可,那么這只能是用這個半夏、干姜、人參,這個很好,這個方子好極了。
妊娠小便難,飲食如故,當歸貝母苦參丸主之。這個小便難可不是小便不利啊,這個是小便艱澀,或熱、或痛,由于這個病不在里,所以飲食如故。這是什么呢?這是婦人懷胎常常有火,就是泌尿系感染,是個慢性的,所以他不用豬苓湯那種法子。
慢性泌尿系感染用這個很好使的??鄥⑾捉鉄?,治小便余瀝不盡,就是小便有一點它撒一點,它不完,這說明它是治泌尿系感染。貝母排痰、排膿,同時它也利小便,本草說它治淋瀝邪氣。為什么擱當歸呢?因為這個婦人在妊娠的時候血虛,血虛它容易動熱,你要多加小心,所以用當歸補虛潤燥,它也是一個補血潤燥的這么一個法子。這是個慢性,一時半刻好不了,所以也是用丸。這個妊娠婦女常有這個小便熱,就是熱辣辣的痛,始終不好,可以給她吃這個藥。
妊娠有水氣,身重,小便不利,灑淅惡寒,起即頭眩,葵子茯苓散主之。這個是小便不利。由于小便不利,造成停濕、停水,所以他說有水氣,水氣就是浮腫啦,身子就重。灑淅而惡寒,是在表、在外啦。腦袋一動呢就暈眩。這個就是里邊也有水,外邊也有水。這個在妊娠也是常見的病,這種浮腫要是厲害的也可用這個藥來治,不過就算是不治療,小孩生了以后,她的水腫也就下去,這個在臨床上也經(jīng)常見的??邮莻€強壯性的利尿藥,它不傷人,所以大量用它,稍稍擱點茯苓來利尿,它不能夠傷津液,因為這個傷津液,就是亡血液嘛,在妊娠這個階段啊,你得愛惜這個血液、津液啊,你不能讓它大喪失。
婦人妊娠,宜常服當歸散主之。妊娠沒病不要吃藥,常服當歸散沒有什么道理,恐怕這是后人附的。不過這個方子還是挺穩(wěn)的,他這個是四物湯去了生地了,加點黃芩,解煩祛熱,那么加點白朮,他這個溫胃祛濕啦。這個方子等于就是個安胎的藥,要是沒有病,你安哪路胎啊,吃了反倒不好。
看看方劑后頭說的,妊娠常服即易產(chǎn),這個我有經(jīng)驗,當歸芍藥散這個藥是調(diào)經(jīng)的,常吃這類的屬于生化藥了,能夠化淤,能夠強壯補血,它使臨產(chǎn)容易,有這個道理,它老調(diào)理血液嘛。產(chǎn)后百病悉主之,這就不行了,產(chǎn)后百病都是用這個方子,這不是張仲景的口氣,他不會這么說話的,所以這個方子,我肯定這是后人補注的。
妊娠養(yǎng)胎,白朮散主之。這個方子不要隨便輕易用,沒什么大的用處。
婦人傷胎,懷身腹?jié)M,不得小便,從腰以下重,如有水氣狀,懷身七月,太陰當養(yǎng)不養(yǎng),此心氣實,當刺瀉勞宮及關(guān)元,小便微利則愈。這更糟,有孕都扎不得的,扎了是要墜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