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北航碩士研究生畢業(yè),進國企,干到副總;
1998年辭職,滑雪,玩滑翔傘,滑水,潛水;
2003年開動力三角翼超輕型飛機,各種飛;
2001年開帆船,一生大愛;
2013年4月5日駕帆船完成環(huán)球航行;
本月19日,挑戰(zhàn)單人不間斷跨太平洋航行世界紀錄,
25日失聯(lián)……
1965年,郭川生在青島,滿月后隨父母去了四川,這便是他名字的由來。由于父母搞的是地質(zhì)勘探,所以他的童年便常在漂泊之中,可能注定了一生不羈愛冒險。
對于中年郭川的“下?!苯?jīng)歷,姐姐郭蘇不覺得意外。在她眼里,郭川膽子從小就大,當時雖然不會游泳,卻敢跟著小伙伴下水,差點被淹死。而且這個膽大的孩子天資聰穎,學習成績優(yōu)異,還給家里帶來了很多新鮮玩意兒。郭蘇就是被他拉去第一次坐過山車、玩滑翔傘,還看到他蹦極。
1986年,美國“挑戰(zhàn)者號”航天飛機失事,郭蘇覺得“瘋子才去干這么危險的事”。郭川平靜地說:我會去,死了也值得。
彪悍人生的面相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自動化系曾有一樁懸案。1987年夏天,6號樓一樓門窗緊鎖的實驗室里,作為教師福利的上百個西瓜不翼而飛。多年后的同學聚會上謎底揭曉,下手的正是郭川和他的鐵哥們郝廣奇。
在同學眼里,當年瘦小的郭川是悶騷男,面相安靜,內(nèi)心狂野,骨子里是不達目的誓不罷休。他會為了一張郵票,半夜扛著自行車翻過北航大門,去王府井郵政公司排一夜隊。
在大學時代,郭川“不安分”的靈魂“徹底暴露”。他會在校門口截住送奶車,用西紅柿忽悠來牛奶,在宿舍樓叫賣,賣不完的就給女生獻殷勤。
大生意是倒騰電影票。他和郝廣奇從電影公司搞來內(nèi)部票,用原版引進《查泰萊夫人的情人》當噱頭,50多張票立馬售罄。那個周末兩人沒敢回宿舍,因為電影里傳說中的激情戲被刪了。
滑雪成為郭川迷上的第一項運動,那幾年里他辭了職
1996年第三屆亞冬會,郭川也到了亞布力。第二天,從沒滑過雪的他從最陡的雪道下來,渾身傷。
但他來回滑了好幾趟,還愛上了滑雪,每年冬天要飛到亞布力三四次。趕上纜車停電,他就花2個小時爬到山頂,只為體驗滑下山的快感。
郭川因此認識了一些滑雪發(fā)燒友。2001年北京南山滑雪場初建時還被拉去作了小股東,但是婉拒了加入管理團隊的邀請。雖然那時他已經(jīng)是走出體制的自由身。
話說郭川1989年從北航研究生畢業(yè),之后干到了長城國際經(jīng)濟技術(shù)合作公司副總。1998年,他還拿到了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MBA學位。當同學們升職的升職,創(chuàng)業(yè)的創(chuàng)業(yè)時,郭川卻在年底辭職。
“車轅上的一匹馬”,郭川曾如此形容當時的自己,想奔跑但卻被套在架子上。工作按部就班,職場勾心斗角,一輩子幾乎一眼就會望穿。他的辭職過程長達兩年,期間放棄了單位分配的房子。
對此,郭川坦言:若是20年前的中國社會發(fā)展迅猛如今日,時刻誕生上市公司……近百人爭取一個公務(wù)員職位,(那)翱翔藍天、揚帆遠航很可能依然是個夢。
郭川《澳洲滑翔機飛行日記之二》
2003年初夏,SARS籠罩中國。但在廣東茂名十里長灘的一個黃昏,一架超輕型動力三角翼盤旋天際。身在幾千里之外郭蘇接到了郭川的電話,“我正在云中漫步,碧海藍天屬于我一個人?!?/p>
飛行器專業(yè)出身的郭川當時最好的還是這一口兒。那時候,國內(nèi)有個人裝備的滑翔傘愛好者不到200人,三角翼更為小眾。
在廣東茂名和阿拉善沙漠飛動力三角翼的除了郭川這樣的骨灰級玩家,多是富豪,柳傳志、史玉柱等都在其中。
2007年,郭川跟著九天之翼俱樂部創(chuàng)始人杜鵬在澳大利亞飛滑翔機。杜鵬已拿到單飛證,郭川則是首次嘗試。
教練不敢放他們單飛,但郭川卻在5天后獨自飛行。這個郭川飛滑翔機的故事至今仍然在極限圈廣為流傳。
郭川攝影作品,出自沃爾沃帆船賽40年攝影展
郭川很低調(diào),他是執(zhí)著專注的戶外運動踐行者。雖然在某一個極限運動領(lǐng)域可能算不上第一,但把所有海陸空項目綜合在一起,郭川的實力在國內(nèi)幾乎無人能及。這是郭川的朋友耿直對他的專業(yè)評價。在他的建議下,郭川開始為雜志攝影。而且特意去電影學院培訓班學習攝影技術(shù)。
在2006年郭川選擇職業(yè)航海道路之前,他是包括《國家地理》在內(nèi)的數(shù)本戶外雜志的重要攝影師。
但與大多數(shù)極限玩家不同,他沒把當戶外攝影師或者建立俱樂部作為自己的終點。當朋友說他“玩物喪志”時,郭川也在思考:落腳點到底在哪兒。
郭川最終在海洋里找到了自己的一生最愛:帆船
2007年,郭川到法國接受專業(yè)航海訓練前,在博客上留下了一段話:
人生中選擇“自由”的那個決定,如果權(quán)衡太多,很可能變成永遠在做決定,卻最終沒有任何結(jié)果,時間成了在猶豫中消磨的一種不間斷的郁悶情緒。而一旦選擇自己想要的生活,朝著目標前進,就會全神貫注的投入所有的激情,激發(fā)自己的潛能,無論能不能到達終點,或是否能到達自己理想中的終點,都沒必要計較,要知道即便不是通天大道,你也在夢想的追逐中領(lǐng)略到了不一樣的風景。人生如此短暫,我當然要選擇自己想要的生活。
2001年中國申奧成功,郭川跟著朋友參加了香港到三亞的帆船比賽。這次航行,讓郭川徹底愛上了帆船。
3年后青島奧帆中心成立,郭川以中國第一艘國際注冊遠洋帆船船長的身份開始了他的海上之旅。
法國拉羅謝爾港,是帆船選手心中的麥加圣地。2007年秋天,42歲的郭川自費到拉羅謝爾學習6.5米極限帆船的操作。
那些日子在郭川的博客里并沒有被全部記下。異域風情的照片背后,其實是獨自在一個狹小的房間,應付無數(shù)瑣事,聽著不知所謂的法式英語。
郭川的好友、易觀國際創(chuàng)始人楊彬為講過這樣一個故事:2011年秋天,郭川帶著他游覽拉羅謝爾。車后備箱里一直放著一個破電飯煲和一袋米。后來郭川告訴他,每次訓練結(jié)束時間不同,帶上電飯煲隨時煮飯,配上榨菜和就是晚餐。
這不是楊彬第一次為郭川百感交集。4年前,參加沃爾沃帆船賽的郭川隨綠蛟龍?zhí)栐谇鄭u停留,郭楊得以一見。當時的郭川形單影只,楊彬不勝唏噓。郭川面對的是來自各國的奧運帆船金牌得主。他們說著英語,開著玩笑。作為“外來人”,當時還是媒體船員的郭川冷暖自知。
他每天在驚濤駭浪中拍攝、剪輯,加上心理壓力,不消月余人便崩潰。帆船好似囚籠,讓他生出退賽的想法。隨后就被診斷出患上了幽閉恐懼癥。
繼續(xù)或者終止,這是個問題,郭川選擇了前者。后來他慶幸自己做了這個選擇。當時如果放棄,可能會成為他一生都過不去的坎兒。
多年之后他完成單人不間斷環(huán)球航行,被問及途中是否孤獨,他笑著說,經(jīng)歷了沃爾沃,這138天不算什么。
郭川成為首個單人不間斷環(huán)球航行過合恩角的中國人
2013年1月18日,南美大陸最南端的合恩角陰沉抑郁。這個號稱海上珠穆朗瑪峰,又叫海上墳場的小島兀自挺立水中。
在這片大西洋和太平洋交匯的海面上,有一葉扁舟,插著五星紅旗。郭川在船上架好攝像機,幾度哽咽。他說道:作為第一個不間斷環(huán)球航海的中國人,我非常自豪,難以表達。在海上航行整整兩個月,真是太難了,但我一定會走下去。
在那一百多天的航程里,最可怕的不是孤獨。家人和專業(yè)團隊能與他保持聯(lián)系;對目標的專注,會淡化彌漫的愁苦。 時刻折磨他的其實是“咔噠”一聲響?;蚴俏U斷裂,或是球帆出狀況,那個聲音好比炸彈爆炸,讓郭川懸著的心始終不曾放下。
2013年新年第一天,大前帆受損落水。郭川爬上18米高的桅桿減去碎片,稍有不慎,便臨滅頂。那些在旁人看來光鮮的成功,背后都是這樣要命的故事。
“渴了喝雨水,餓了食海鮮”也不過是人們的臆想。他在海上吃的都是冷凍脫水食品,喝的水由海水凈化,唯一的一箱純凈水作為遇險時的救命水。
2013年4月5日7時59分06秒,郭川回到了原點,完成環(huán)球航行。他白發(fā)叢生,蓬頭垢面,跪在青島奧帆碼頭親吻大地。
蒼涼至此,很多朋友曾開玩笑說要給他斷糧,拉他上岸。但漸漸的,朋友們從問他要玩多久,變成了關(guān)心他的下一個計劃。
開始航海之后,郭川的投入早就超過7位數(shù),而收益只是投入的零頭。他曾跟朋友戲言:你們好好賺錢啊,我替你們花錢。
郭川團隊的大管家,體育產(chǎn)業(yè)的“老司機”劉玲玲說過:在中國,人們問郭川:你為什么要做這件事?而在歐洲,更多人問:你是如何做到的?
郭川創(chuàng)紀錄后,越來越多的國人關(guān)注帆船運動,這是一種意義。他身上那種為夢想而活,向自由而生的勁兒,是更重要的一種意義。
2015年,50歲的郭川在他的國際團隊協(xié)助下,沖過白令海峽的終點線,用時12天3個多小時橫穿北冰洋駛?cè)胩窖螅叫屑s3240海里,創(chuàng)造了人類第一次駕駛帆船采取不間斷、無補給方式穿越北極東北航道的世界紀錄。
今年10月19日(北京時間)郭川從舊金山金門大橋出發(fā),進行單人不間斷跨太平洋創(chuàng)紀錄航行。25日15時在夏威夷附近海域失聯(lián)接近45小時。
最新的消息,救援人員已經(jīng)找到帆船,但不見船長郭川……
船長,聽到請回答!很多人在盼著你的消息。
但是,對于天生的勇者,哪里都不是糟糕的歸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