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入“壺”門深似海,很多壺友在玩壺過程中都交了一筆“學費”。個人認為,不論新手或有經(jīng)驗的老手,在為自己買一把壺時,都要考慮以下因素(有錢任性的土豪除外)。
新手買壺之前,一定要明確買壺目的
1、選壺前先要知道自己買壺的目的,買壺做什么用的,是送人還是自用。
送人:
(1)男或女
(2)喝什么茶
(3)南方人還是北方人
(4)大概什么職業(yè)、職位
(5)領導還是同事
(6)為什么送
(7)想送什么價位的
清溢壺
自用:
(1)準備泡什么茶
(2)平時幾人用
(3)喜歡什么泥料什么器型
(4)心理價位多少
(5)只需實用,還是買來收藏
以上這些想明白了,才能針對性地選到合適自己的紫砂壺。
2、假如是為了升值或者珍藏。你一定要有關(guān)于投資的常識,要知道現(xiàn)在價格高的東西,一般以后還會更值錢。
當然,從珍藏的角度講,一定要買無論是現(xiàn)在仍是以后,大家都會喜歡的壺。這樣的掌握就比較大。固然也有現(xiàn)在沒人知道嗎,但以后會被發(fā)現(xiàn)價值的壺??墒沁@不是你一開始就要考慮的事情,只有你在珍藏了一段時間以后,你才有撿漏的能力。
3、假如是為了把玩或者裝飾房間。我覺得你可以買一些名氣大的壺,突出房間的主焦點。在把玩和觀賞過程中,名氣有時候可以增補自己的樂趣。當然,壺做的好的不一定名氣大。但是你必需對紫砂藝術(shù)有很深的理解,你才可以發(fā)現(xiàn)這樣的法寶。
4、假如你買壺是為了喝茶,我勸你也一定要打消買便宜壺的動機。由于是你第一把壺,在你不是很認識紫砂文化的時候,多花錢是更保險的,在明白了一些知識后,也許幾百元也可以撞上好壺。
新手買壺的常見誤區(qū)
誤區(qū)一: 老壺一定比新壺有價值
比如發(fā)現(xiàn)的很多明代紫砂壺,沒有留款,而且在泥料的處理,壺身、鈕、把的線條、過度等存在問題,很明顯地就能看出做工粗糙,收藏價值不大。雖然說,一把老壺,特別是明中期或清早期的一些壺,確實難得一見,但它也會因年代久遠,工藝粗糙等問題,收藏價值不大。
而且現(xiàn)留存的老壺很多都是一些大路貨、粗貨,出自名家之手的很少。其實像當今一些大師的作品,相反還具有一定的收藏價值。尤其一些名家合作壺,收藏價值就更大了!
菱花六方壺
誤區(qū)二:全手工壺一定比半手工壺好
所謂全手工壺,就是使用工具而不是使用模具來制作的,難度較大,時間和精力花費較多。半手工壺含有手工成分,通常是一部分使用模具,另一部分手工完成。手工壺難做,它對藝師的水平要求較高,現(xiàn)在通常都是采用傳統(tǒng)手法打出身筒后,為了使壺型標準,再借助模具成型。
誤區(qū)三: 花壺比光壺藝術(shù)價值高
紫砂壺從造型可分為光壺、花壺、筋囊壺。光壺有圓器和方器兩種,主要是指壺體表面為素面的壺;花壺則是以自然界的瓜果花木、鳥獸蟲魚為表現(xiàn)內(nèi)容;筋囊壺是通過線與線的交織給人美感。
紫嵐壺
有些藏友認為花壺形態(tài)仿生,工藝復雜,制作繁瑣,比光壺更有價值,其實不然。光壺雖然制作簡單,不需要太多的臨摹和描寫,但正因為這樣,才對制作者的水平要求較高,要求表達準確,線條到位,意境悠長。
誤區(qū)四:挑壺只關(guān)注“名人效應”
一般來說,在經(jīng)濟實力條件允許下,投資者應該首選名人名家之作。但是也不能過分看重“名家效應”。因為名人壺價格相對較高,且并非件件精品;有的名家壺其實也只是“工手壺”;成長性較快的工藝師制作的壺通常具有很大的升值空間。
有壺友道,“先看壺再看人,看人再看職稱,這樣倒著挑,倒著看,一般不容易走眼?!笔詹刈仙皦?,需要根據(jù)工藝特點、藝術(shù)價值、名人效應和流行趨勢等進行綜合考慮。
在什么地方買和挑壺的尺度
1、買壺一定要選擇自己認識的壺店或者網(wǎng)店,要有充分的考察時間。有朋友介紹給你就更好了,我可以負責的講。第一把壺有絕大部門人是盲目的買回去的,而且是花好多錢買了一把垃圾壺。只有少部門人花少部門錢買到好壺回去。一開始就買對的人很少很少,一開始就用很沙盤的錢買到好壺的更少!
2、買壺一定要有紫砂的基本知識,特別要記住的是,名氣大不一定就是好壺,但名氣大的壺一定貴。假如你看見大名頭,價格又低的出乎意料,那么假如你還不是對自己很自信時,你可以百分之二百懷疑他是假的,我勸大家買巨匠的壺最好是直接聯(lián)系或者是在自己最信任的朋友手里買。
3、買壺要明白,好的壺一看就是讓人特喜歡的壺。無論是泥色仍是樣子,都是可以讓附近的任何東西遜色不少的法寶。你所了解的基本尺度,要在一見鐘情的時候才可以使用。假如沒這樣的感覺,用什么尺度衡量都不會是你應該買回的壺。
4、買壺固然是自己的事情,但你買的時候一定要考慮自己附近人的感覺。固然說自己喜歡就好,可是說不好的人多也一定影響你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