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chuàng)首發(fā)公眾號【閱讀之后】,歡迎關注,與我一起讀書、讀劇、讀人、讀事。
常常看到、聽到這樣的言論:站在風口上豬都能飛起來、窮人之所以窮就是沒有遠見、富人窮人的本質區(qū)別是思維方式、窮人用四肢的勤奮掩蓋頭腦的懶惰……
這種言論在當今這個浮躁的社會持續(xù)充斥、發(fā)酵、經久不息,原因很是明顯,這個社會上的窮人是在太多,而他們又太過于渴望變得富有——甚至絕大多數(shù)渴望的是一夜暴富。
但是仔細想想,什么是風口、什么是遠見,當年市場經濟改革之時,多少人看到了互聯(lián)網這個新東西,但是最終做出成績的卻只有寥寥幾人;當年下海經商屢屢有大鱷問世,但是最后浪淘沙還剩下誰;當年體制改革有多少人狠心買斷,但是笑到最后的又有幾人……
窮人有窮人的智慧,他們的信息不比富人差太多,畢竟國家政策擺在明面上,大家都是看新聞的不是。
窮人也能看到風口在哪里,窮人也有遠見——這遠見和富人所見的不見得差的太多。
如果真要說,窮人和富人最本質的區(qū)別,其實在于野心和膽量。
窮人是守著自己一畝三分地的,富人往往有一擲千金的魄力。
正是這種膽量、對自己和遠見的信心的不同,才最終造就了不同人不同的生活方向和生活質量。
是的,我是一個窮人。我深知自己的能力上限,在國企干著披星戴月的工作(是真的,不是玩笑),終我一生掙著死工資,夢著財務自由,看著詩與遠方,最后笑笑:不過如此。
我從不覺得自己沒有遠見——就算我沒有遠見,社會上有遠見的人太多了。這些人整日整夜拿著各種課程、廣告圍繞著我,也讓我知道了“時下遠見”的皮毛。
但是我終究不敢為這些“遠見”買單,因為我實在不知道“遠見”實現(xiàn)的過程需要哪些知識和力量,對于自己不懂的東西,我一向敬而遠之。
有朋友就說了,那么多人都在開課,你隨便學學不就可以?
呵呵,如果隨便學學就能成功,這個世界上還會有這么多窮人嗎?
中國人最厲害的地方就是學習,學習已經成型的知識。最不擅長的就是創(chuàng)造,創(chuàng)造屬于自己的品牌和價值。
我可以學習,但我并沒有信心能夠學得比那些科班出身的財務人士強;而且我的工作很繁忙,我也沒有精力和時間去考慮“風口”和“遠見”——
怎么樣,聽起來是不是特別像是在逃避?
沒錯,我們之所以窮,不是沒有遠見,而是在漆黑的道路上看到了前方的燈光,我們卻沒有膽量跑過去,甚至不敢過去。
我們只是在黑夜中,走在自己熟悉的道路上,我們缺少的其實只是勇氣。
當然,更重要的是我們的積蓄來之不易,這些辛苦錢不足以讓我們鼓氣破釜沉舟的勇氣,所以也無法收獲大戰(zhàn)在捷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