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攸,字子遠(yuǎn)。曹操的同窗好友,亦是曹魏開基立業(yè)的基石人物,他曾兩次獻計,致使袁紹集團加速覆滅。
其一曹操之所以在官渡能以七萬破袁紹七十萬大軍,許攸起著關(guān)鍵的因素。
其二、曹軍攻打冀州,屢攻不下,許攸獻計決漳河之水,一戰(zhàn)成功。
許攸是一位著名的大謀士,可也是一位恃才傲物、目中無人的傲慢之士。下面我們就以《三國演義》里的許攸來探討一下他的功過是非。
烏巢燒糧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曹操與袁紹兩軍對壘于官渡。
且說曹操當(dāng)時是兵微將寡,糧草不濟,急派人往許都送信催糧。誰料此人被袁軍擒獲,送與謀士許攸大營,許攸看過信后,往見袁紹,說明此事,并獻計袁紹派一支精銳騎兵,連夜奔襲許都,曹操必敗可擒。
袁紹聽后不以為然,一臉不屑,回絕了許攸的提議。正在這時,許攸家里有人犯法,留守鄴城的審配將他們逮捕,許攸知道后大怒,自覺前途渺茫,無可希望,只好投奔了曹操。后人有詩嘆曰:
本初豪氣蓋中華,官渡相持枉嘆嗟。
若使許攸謀見用,山河爭得屬曹家?
卻說曹操得知許攸來投,大喜,跣足出迎,將許攸迎入大帳。兩人經(jīng)過一番斗智斗勇,互摸底細(xì)后,許攸獻計曰:“明公以區(qū)區(qū)七萬人馬對袁紹七十五萬,如不速勝,必是取死之道。攸有一計可令袁紹三天之內(nèi)必敗。”
曹操喜曰:“愿聞良策?!?/p>
許攸道:“袁軍全部糧草,皆存于烏巢,雖然有士兵管護,但防備松散,只要派一支精兵奇襲烏巢,燒其糧草,不過三天,袁軍自亂必敗?!?/p>
曹操聞聽此計大喜,次日是夜,曹操親自領(lǐng)兵假扮袁軍,馬含銜枚,士兵背著柴草,在夜幕的掩護下向烏巢出發(fā)。路遇巡哨袁軍,皆曰:“增兵烏巢,防曹操來襲?!?/p>
就這樣,曹軍一路暢通來到烏巢。此時烏巢護糧官淳于瓊喝的一塌糊涂,士兵也松松散散,正好給了曹軍機會。一聲令下,火把如冰雹一樣投向了糧草。頓時火焰四起,煙迷太空。而曹操又將淳于瓊捉住,割去耳鼻,送往袁紹大營以示羞辱。
曹操此次出奇兵,烏巢燒糧,計出許攸,為后續(xù)的官渡全勝奠定了堅實的基礎(chǔ)。
漳河決水
舊歲官渡,倉亭慘敗后的袁紹,軍心不穩(wěn),只得深溝高壘,以養(yǎng)軍民。然曹操是不會給袁紹喘息的機會,正率軍來取冀州。冀州守將審配死守難攻,令曹操一籌莫展。
許攸此時來到軍前,查看地形后,獻計于曹操曰:“明公何不掘漳河之水以淹之。”曹操一笑,拍了拍許攸的后背曰:“子遠(yuǎn)之謀,定破冀州?!?/p>
于是派軍士開始城外挖渠,又叮囑軍士白天淺挖渠,以迷惑審配。夜里卻十倍軍士,比及白天挖的又深又寬,引漳河之水灌之,城中水深數(shù)尺,加之糧絕,軍士多死。 至使城破,審配被擒處斬。使得袁氏集團勢力基本瓦解。此不得不說又是許攸的一大功勞。
居功自傲,自取滅亡
人可以得意,但不能忘形,人可以居功,但不能自傲。
許攸自從降曹,火燒烏巢、漳河決水,徹底瓦解了袁紹的勢力,可以說為曹操立下了不世之功,但是他的脾氣也一天天驕橫了起來,說話趾高氣揚,七個不服八個不忿,除了曹操,他似乎誰都不放在眼里。
卻說曹操在統(tǒng)率眾將進駐冀州,將入城門時,許攸縱馬來到曹操跟前,執(zhí)鞭指著城門曰:“阿滿,如果沒有我,你安能進得此門?”曹操大笑,未做任何回答。鑒于曹操:“寧可我負(fù)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負(fù)我,”的人生信條,想必心里對許攸已有了極度的厭煩,這樣下去,殺他也是遲早的事。
一日,許褚走馬入冀州東門,恰逢許攸,攔住許褚曰:“許將軍,如果沒有我,你能進得此城嗎?”
許褚人稱虎癡將軍,哪聽得此話,怒曰:“我等軍士千生萬死,浴血奮戰(zhàn),方得此城,你敢如此夸口!”
許攸罵道:“爾等匹夫,有勇無謀之輩,有什么了不起!”
許褚大怒,不等許攸再說什么,手起劍落,斬殺了許攸,然后去曹操處領(lǐng)罪。曹操嘆曰:“子遠(yuǎn)和我是同窗,喜歡開玩笑,何必要殺了他呢!”申斥了許褚一頓,令人厚葬許攸。
結(jié)束語
縱觀許攸,在袁紹手下,可以說明珠暗投,大才難展,屢遭排擠,無奈之下,棄袁紹而投曹操。
曹操惜才愛才,禮賢下士。聽說許攸來了,跣足出迎,這令許攸很感動??偹阌龅搅嗣髦?,使得自己得以施展大才,并做出了一番事業(yè)。本該有著大好前途的許攸,此時卻居功自傲、口無遮攔,這是人生大忌,也是人生走向敗亡的前兆。
俗話說:“慎言以養(yǎng)其德,節(jié)食以養(yǎng)其體。”、“修己以清心為要,涉世以慎言為先?!痹S攸雖是大才,但卻沒有修煉好處世慎言之道,以至禍從口出。即便許褚不殺他,早晚曹操也會除之而后快。從許攸悲劇的人生結(jié)局,無不告訴我們“慎言”的智慧和“口無遮攔”的后果。切記!切記!
最后我用羅貫中的一首小詩來結(jié)束這篇小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