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孩子的成長優(yōu)秀與否和家長的家庭教育關聯大嗎?不!其實,孩子的優(yōu)秀與否與家長的家庭教育方式并不大,家長的貧窮與否與孩子的優(yōu)秀成功的關聯并不大!
一個孩子的成長優(yōu)秀與否與家長的家庭教育關聯大嗎?大!其實,孩子的優(yōu)秀與家長的家庭教育方式密切相關,家長的教育能夠培養(yǎng)孩子習慣和品質,對孩子的優(yōu)秀有很大的影響。
父母的經濟情況也許能夠影響孩子的成功,但是一個人的努力與自我相關,與父母從小給予孩子的教育方式有關。因此,作為家長,在孩子小時候就需要用正確的方式來引導。
最近讀到一篇有關農民父親,將自己的兩個孩子送進清華和北大的故事,希望能夠給家長更多的幫助。
有人問這位農民父親:“您把兩個孩子都送進了名牌大學,請問有沒有什么絕招啊?”農民父親的回答出人意料,“我這人沒什么文化,其實也沒啥絕招——我只不過是讓孩子教我罷了!”
這位農民父親說,自己小時候家里窮沒念過書,自然就沒什么文化教孩子了,但他又不能由著孩子瞎混,于是就想出一個辦法:每天等孩子放學回家,他就讓孩子把學校老師講的內容跟自己講一遍:孩子做作業(yè),他自己也跟著在旁邊讀讀孩子的課本,弄不懂的地方就問孩子,如果孩子也弄不懂,就讓孩子第二天去問老師。
這樣一來,孩子既當學生又當老師,學習的勁頭就甭提多大了!哪怕是別人的孩子在外面玩的熱火朝天,他家的孩子也不為所動,就這樣孩子的學習成績從小學到高中一路攀升,直到考上重點大學......
很多父母聽到這里肯定想說:我哪兒有那個時間??!每天上班賺錢養(yǎng)家都累得要死了。還得聽孩子給我講課,當家長的尊嚴何在?。?/p>
別著急,咱們先來看看這個故事帶給我們的啟發(fā)。
答案就是家長并沒有真正地同孩子處于平等的交流狀態(tài)。
靜下心想一想,平時是用怎樣的語調來同自己的朋友交談的,而對孩子又是怎樣說話的,是否居高臨下了,生氣時是否對孩子叫喊了,漸漸地那叫喊的音量是否變成了你說話時的正常聲音了?
放下架子,跟孩子“好好說話”有時候比長篇大論的道理更有效,更能讓你和孩子成功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