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時間,山西臨汾的范玉華和妻子董秀英整日笑呵呵的,原來,他們的小兒子參加了今年的高考,并以676分的成績被清華大學錄取了。
據悉,范玉華夫婦帶著三個孩子生活在一個60平米的小出租屋里,且一住就是20年。從視頻訪問中一晃而過的房屋背景來看,這個小出租屋十分簡單、樸素,且采光環(huán)境一般??删褪窃谶@樣的環(huán)境下,范玉華培養(yǎng)出了三個大學生。除了被清華錄取的小兒子范澤寧,女兒范萌萌也考上了哈工大的碩博連讀,另一個兒子同樣大學在讀。
視頻中,一段采訪者與父親范玉華的對話引發(fā)了不少人的思考:
“三個孩子補過課嗎?”
“我家的三個娃,從小到大一次課都沒補過。我認為,只要是在課堂上老師認真講課,孩子們認真聽,認真學,就沒有補課的必要?!?/p>
“這是買的房子還是租的房子?”
“租的。房價實在太高了,買不起。我們兩夫妻掙點錢,全給娃交了學費,花在娃身上了。我感覺,對孩子教育的投資是最好的投資?!?/p>
“平時在家里是如何教育孩子的?”
“我們平常教育他們最多的是要勞逸結合,該學習的時候好好學,該玩的時候就好好放松一下。就比如說有一次,我從外面做事回來,進家門口的時候,看到三個小娃擠在一張桌上埋頭寫作業(yè),我覺著挺辛苦的,很心疼。我就拿了兩個拳擊手套出來,把兩兄弟叫過來打拳擊,他們兄弟倆就開始活動。我一看,姑娘還在寫作業(yè),就把她也拉了過來,讓她去做兩兄弟的裁判。然后他兄弟倆打拳擊,姑娘在旁邊看得直樂呵?!?/p>
“在教育孩子這個問題上,還有其他好的方法嗎?”
“我就說最主要的一點吧,我認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最重要的一任老師。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如果父母引導不好,一切都是白費。所以平常,父母要在孩子身上多花點心思?!?/p>
在小編看來,范玉華夫婦自己不一定受了多高的教育,但他們對孩子的教育確實很有方法。他們重視孩子的學習高于一切,只要孩子學習好,一家人幸福溫馨,即使住在小小的出租房里也甘之如飴。
而且,從范玉華與采訪者的對話可以看出,他身上有一個許多家長所不具備的優(yōu)點,那就是懂得學習的不容易,關心孩子的身體及心理狀況,時常引導他們注意學習和玩耍的平衡。
現實生活中,有些父母自身文化程度不高,沒有受過太多的教育,在他們看來,學習不過是坐在窗明幾凈的教室里,拿著書本上課,哪有大人賺錢辛苦。更何況,自己小時候想上學都沒得上,只能跟著父母下地干活,相比之下,現在的孩子不知道多幸福。于是,一些父母想當然地認為,孩子上學是一件再輕松不過的事情,孩子們喊苦喊累,是不夠惜福的表現。
當然了,家長們確實很不容易,他們不僅要付出大量的勞動去換取收入來養(yǎng)活一大家子,還要承受這個社會異常大的競爭壓力。但另一方面,孩子們的學業(yè)也沒有大家想的那么輕松,他們在全家人的期盼下努力學習,以考上一個好的大學,搏擊一個更為光明的未來。他們在學校有那么多的課程要上,還有各種各樣的考試及排名。好不容易到了節(jié)假日,還有寫不完的作業(yè)及各式各樣的補習班等著他們。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孩子們所承受的壓力甚至不低于職場上的成年人。但是他們畢竟還小,心智等各方面還未發(fā)育成熟,壓力大時,很多孩子根本不知道該如何去排解。這個時候,父母的理解和引導就顯得格外重要了。
小編知道,有一部分經濟條件較好的家庭,存在著這樣的現象:家長們看自己文化程度不高,覺得自己無法在學習上為孩子提供幫助,于是干脆上“好學家”,給他們報一堆補習班。他們認為,學習上的事自己不懂,“好學家”上面都是優(yōu)質機構及課程,直接在上面給孩子報班,孩子的假期就有了安排,自己也有更多的時間去賺錢養(yǎng)家。這種想法是絕對不可取的,學習講究勞逸結合,而且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父母的陪伴至關重要。
就像文中的父親范玉華所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最重要的一任老師,在孩子的教育過程中,家長們不可輕忽自己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