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案策劃、監(jiān)制:袁載譽(yù);文案:馬靖紅
作為生活在現(xiàn)代的人,對于古時的一些稱謂、禮儀什么的,我們確實稱不上有多了解。但隨著這幾年古裝劇的熱播,許多我們聽也沒聽過的稱呼逐漸進(jìn)入了大眾的視野,已經(jīng)消失在歷史長河中的古代也揭開了一點面紗。
而在電視劇《如懿傳》中,王爺?shù)逆Q為格格,不是側(cè)福晉,這又是為何呢?兩者又有何區(qū)別呢?
何為側(cè)福晉
側(cè)福晉這個詞,大家都不陌生?!皞?cè)福晉”是在福晉前面加上一個“側(cè)”字,福晉則是指嫡福晉。一個側(cè),一個嫡,高下立現(xiàn)。那么什么是嫡福晉,什么又是側(cè)福晉呢?
清王朝作為一個少數(shù)民族建立的政權(quán),它的語言、禮儀、觀念等各方面都和漢族有不同,這個嫡側(cè)福晉就是其中之一。原本的漢語里哪里有福晉這個詞呢?這其實是滿語的音譯。就好像用中文音譯英文“coffee”,稱之為咖啡一樣。而嫡福晉是清朝親王和郡王的正妻,側(cè)福晉則是他們的側(cè)室,也就是妾。
親王、郡王作為皇室子弟,地位高貴,比起普通人來講,除了正妻以外,還可以多納幾個妾。而在這些妾中,娘家地位高的,或者為他們生育了兒女的就可以上奏朝廷,由禮部冊封她們?yōu)閭?cè)福晉。冊封時會賜下專門的冠服,并把她們的名字記錄在冊。
入了冊,有了冠服,地位可提高了不止一星半點,雖仍舊比不上嫡福晉,但可比那些一般的妾高出太多了。地位提高的同時,待遇也會提高,每個月的月例,年節(jié)時期分發(fā)的禮品賞賜都會相應(yīng)地提升。
什么是格格
說了側(cè)福晉,咱們就來說說這格格??戳松厦娴慕庹f,大家都該知道了,格格就是對地位一般的妾的稱呼了。但大家疑惑的肯定不是這個,而是妾怎么就稱呼為格格了呢?格格不是用來稱呼皇帝的女兒的嗎?
其實啊,這是《還珠格格》給大家的印象太深刻了。讓咱們一聽到格格,腦子里就浮現(xiàn)出那個活潑愛熱鬧的小燕子。她冒充了紫薇,成為了皇帝的女兒,皇上親封她為“還珠格格”。這樣一看,這“格格”可不就是用來稱呼公主的嗎?
其實并非如此?;实鄣呐畠嚎梢苑Q格格,親王、郡王以及國公的女兒都可以稱為格格。格格只是一個統(tǒng)稱,是皇室貴胄的一個代名詞。
不過雖然都叫格格,但也分三六九等,就像中國傳統(tǒng)的公主、郡主、縣主、鄉(xiāng)君一樣。清王朝把這些改了個稱呼,叫她們和碩公主、多羅格格和固山格格等。公主、郡主們有封號,和碩公主、多羅格格們也有封號。比如乾隆就封他的第三個女兒為固倫和敬公主。
《清史稿》記載,“公主之等二:曰固倫公主,曰和碩公主。格格之等五:曰郡主,曰縣主,曰郡君,曰縣君,曰鄉(xiāng)君。不入五等曰宗女”。
除了貴族人家的女兒可以稱之為格格,那些地位較高的女性也可以稱為格格,親王的妾也可以叫格格。
所以這個格格可不僅僅是皇帝的女兒才叫格格。在筆者看來,稱呼地位較高的女性和親王的妾為格格,其實是因為格格這個稱呼帶有一種尊敬的語義,算是一種敬稱。親王的妾,雖然是妾,但好歹是親王的女人,若是稱呼得太隨便,豈不是顯得很無禮。
況且萬一人家以后發(fā)達(dá)了,此時的隨便就可能被當(dāng)做舊賬翻出來,讓你吃不了兜著走。
二者區(qū)別
親王的側(cè)福晉是妾,格格也是妾,那為何這兩者稱呼就不一樣呢?
道理很簡單,雖然都是妾,但是這段位可不一樣,妾也有貴賤之分。就好像皇帝的后宮有貴妃,也有答應(yīng)一樣。側(cè)福晉的地位就是比格格高,待遇也比格格好。成為側(cè)福晉還是格格,就憑兩樣?xùn)|西,一是娘家的地位,二嘛,就是丈夫的寵愛了。娘家地位高的,受寵的,她們的位分都不會低到哪去。
其實不論是側(cè)福晉也好,還是格格也罷,都是古人的一種稱謂。咱們沒聽過,不了解,所以不明白。筆者小時候看電影《鐘無艷》,就聽齊宣王叫女主角為“梓童梓童”,我就在想,這個梓童是誰,女主角不是鐘無艷嗎?后來才知道,梓童是皇帝對皇后的一種稱謂。就和這梓童的故事一樣,側(cè)福晉和格格也是如此。
總而言之,大家只要知道,側(cè)福晉和格格都是對王爺?shù)逆姆Q謂,只不過前者地位高些,后者地位低些。
參考資料:百科詞條“側(cè)福晉”、“格格”、“和碩格格”、“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