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yī)生,我明明是肩膀和腰部疼痛,怎么會查出胰腺癌呢?要不您再給我看看?”
在幾個月前,遇到了一位50多歲的男性患者,就診時左肩、腰背部疼痛;我印象比較深刻,他走進我治療大廳時的姿勢:兩手捂著肚子,彎著腰,是一種“蜷縮”的體位。
咋一看,還以為是急性腰痛引發(fā)的,疼得直不起腰,只有“蜷縮”姿勢會舒服一些,可這僅僅只是我的視診和心里所想。
在詳細詢問病史的過程中,告知我沒有任何外傷,特別是在走路和晚上睡覺的時候,左肩和腰背部的疼痛會加劇,只有把身子往前傾斜和膝關節(jié)彎著才會舒服點。
我很困惑,看著挺像急性腰痛的問題,但左肩痛跟腰沒關系呀!只有多了解病史才行,于是又問在旁的妻子,日常生活中有沒有什么特別之處?
他的妻子回想后告知我:他平時比較愛喝酒,食欲也比較好,所以比較胖;近2個月來體重下降有些明顯,只要喝酒或是多吃一點東西就會腹部不舒服。
憑借多年看腰痛的經驗,根據他的病史描述,這樣的疼痛不是我的職業(yè)能力范疇,有所謂的“紅旗征”。
建議他們先去看看消化內科,結果在意料之中,被診斷為胰腺癌。后面該患者的妻子還進一步咨詢于我:她老公目前還是左肩膀和腰部疼痛,夜間較為明顯,路也走得非常少,只有蜷縮著躺在在床上,有了文章開頭的疑惑。
就在1周前,得知該患者已經不在人世,真的很不幸!
為此,我把自己遇到的一些特殊病例之感悟和大家分享,但愿對各位有一定的幫助!就像之前和大家分享過的案例,一直認為是肩周炎,最終卻是肝癌的不幸之事,卻還有一部分人不以為然.........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肩膀疼痛的人太多了,往往大家都會普遍認為是肩部的問題,可能最熟悉的是肩周炎。但孔醫(yī)生要告知您,除了肩部本身的問題,一些內臟疾病也同樣會造成肩痛,比如上文中提及的胰腺癌。
一般以下6種癌癥或疾病會與肩痛有關,希望各位引起重視,當自己或家人、朋友出現肩膀疼痛時,盡量及時到醫(yī)院就診,不要諱疾忌醫(yī)。
1.肺癌
一般發(fā)生在肺尖位置的腫瘤,不論是在哪一側,約90%會引發(fā)肩部的疼痛。因為它容易造成支配肩部和手臂的神經、血管卡壓,從而引發(fā)肩痛、肩胛骨區(qū)域疼痛、手臂疼痛、無力、發(fā)麻等癥狀。
這類情況,由于腫瘤在肺尖,位置比較高,不太可能引起肺癌的典型癥狀,比如呼吸短促、持續(xù)咳嗽;所以,很可能把肩痛、肩胛骨疼痛、手臂疼痛、發(fā)麻等問題考慮成頸、肩問題,而忽視了肺部疾病。
2.肝癌
對于一些愛喝酒的男士,可能由于自己的不重視,肝臟容易引發(fā)肝炎疾病,甚至出現更嚴重的肝硬化、肝癌等。
對于肝臟而言,若是出現病變,也同樣會造成右肩部、斜方肌上束區(qū)域、右肩胛骨內側緣區(qū)域的疼痛。往往大家都會忽視肝臟疾病,而直接考慮肩部的肌肉骨骼疾病,之前也和大家分享過所遇案例。
由于肝臟是由第T7-T9胸神經節(jié)段支配,其通過與膈肌的中央部位,可以牽涉疼痛到右肩部、胸椎、肩胛骨上部區(qū)域,疼痛特點的位置比較深。
3.胰腺癌
一般胰腺癌的發(fā)生,最常見的是腰部疼痛;如同文章開頭講述的案例一樣,疼痛特點進食或喝酒后會加重,走路腿伸直也會加重,只有身子成蜷縮狀態(tài)才會舒服些。
由于胰腺受第T6-T10胸神經節(jié)段的支配,其通過與膈肌的中央部位,同樣可以牽涉疼痛到左肩部,不應該被忽視。
4.胃癌
目前,在胃部疾病中,最多見的是幽門螺桿菌感染,大家都不重視,經常會出現上腹部酸脹、疼痛,甚至還會伴發(fā)肩胛骨上角、斜方肌上束的位置不適。
隨著胃潰瘍的發(fā)生,在不知不覺中,很可能發(fā)展到胃癌,造成胃腸道的交感神經受到過度刺激、緊張,從而出現右肩部的疼痛。
5.膽、腸道疾病
當然,在這種特殊的肩痛里邊,不一定都是癌癥才會引發(fā)的,只要腸道、膽道出現問題都很可能造成肩部周圍區(qū)域的疼痛,比如膽囊炎、胰腺炎、肝炎、胃潰瘍等。
從上圖可以看出,我們的腸道(胃、十二指腸)和膽道(肝臟、膽囊、胰腺)相互距離比較近,都在我們的腹部,而這些所有結構都和膈肌有關,那究竟和肩部疼痛有著什么樣的聯系?
因為膈肌是由頸3、4、5神經支配,而肩膀周圍區(qū)域也是同樣的神經支配,另外膈肌和肝臟、膽囊、胃腸道毗鄰,其神經支配還有交感神經,起自胸椎,也會引發(fā)肩胛骨區(qū)域的疼痛。
而內臟神經與膈神經也有相連,很可能通過疼痛信號傳回頸椎,然后感覺輸入接著傳遞到周圍神經,最后傳遞到頸4、5神經支配的皮節(jié)(肩膀)。
6.心臟病
心臟在發(fā)生問題時,特別是有心絞痛、慢性心梗時,疼痛的位置不一定就在心前區(qū),也不一定就是胸痛,有的人會放射到左肩膀或是左臂內側區(qū)域的疼痛。
可能很多人覺得肩膀疼痛,手抬不起來,沒法做事,最先考慮的可能是肩周炎犯了。其實,一般在臨床中,肩膀疼痛、活動困難,很少是肩周炎引發(fā)的。
大家應該把傳統(tǒng)觀念改一改了,不要再輕易認為肩膀疼痛就是肩周炎!接下來,孔醫(yī)生和各位從專業(yè)的角度聊一聊常見的肩痛問題。
一般肩痛主要和以下2個因素有關:
一個是頸椎不好,容易導致肩部周圍疼痛;另一個是肩部本身病變引發(fā)的疼痛。
1.頸椎不好會引發(fā)肩痛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大多數人有長期低頭伏案的習慣,頸椎特別容易因為受力過大造成退變(間盤突出、關節(jié)錯位、骨質增生、生理曲度變直等),從而卡壓頸椎椎間孔穿出來的神經。
而從頸椎發(fā)出的神經,主要支配肩膀和上肢的手臂,卻因此而出現肩膀周圍區(qū)域的疼痛,手臂的外側肩膀附近有針刺痛或沉重感等。
倘若您平時姿勢習慣不好,頸椎也不太好,經常會落枕等,那出現肩膀周圍疼痛時,就一定要考慮是不是頸椎引起的。
因為肩周主要是頸5、頸6神經在支配,而臨床中,頸椎不好的人,最多見的是頸4-5、頸5-6椎體間,剛好卡壓的神經是頸5、頸6神經。
所以,肩膀的疼痛,不要忽視頸椎的檢查,有一部分人關節(jié)僵硬、疼痛、粘連就是因為長時間得不到正確判斷及醫(yī)治,最終發(fā)生了肩周炎。
2.肩部本身問題引發(fā)肩痛
①肩峰撞擊
在肩部本身的問題上,主要是肩峰撞擊導致的肩痛比較多見,最常被忽視。肩峰撞擊,簡單理解就是,您的肩膀內部結構位置不正常,每天要用手做事,要活動肩,反反復復的在不正常軌跡中活動,產生摩擦、產生撞擊。
這類似于我們擰螺絲,若是不在正常的位置,您使勁擰動,結局如何?相信大家都明白,肩峰的撞擊就是這個道理。
目前,在沒有外傷的情況下,主要有3個因素會造成肩部撞擊。
A.自身的肩峰解剖不正常
每一個人的肩峰形態(tài)是不一樣的,正常的肩峰是扁平的,常被稱為I型肩峰;而異常的肩峰有兩類,形態(tài)彎曲的肩峰,被稱之為II型,形態(tài)如鉤狀的,被稱之為III類。如下圖所示:
在肩峰下,有一定的空間,可容納肌腱、滑囊等結構,利于肩部的活動;倘若您是II型或III型肩峰,空間就會變小,在您日常生活中反復抬手做事,就特別容易造成空間內的結構摩擦、撞擊。
B.體態(tài)姿勢異常
目前,很多人存在含胸、駝背、頭前探體態(tài),如下圖所示,肩膀周圍的結構在發(fā)生變化,比如肩胛骨往前往外移動、手臂的肱骨也跟隨著前移,長期這樣,骨頭結構不在正常的位置,抬手活動肩時,必然也會摩擦、撞擊。
C.肩周的肌肉力量不平衡
在肩膀周圍有許多肌肉結構,比如肩袖肌群、肩胛骨穩(wěn)定肌群,他們在骨頭上有豎著長的,也有橫著長的,只有豎肌和橫肌互相發(fā)揮作用,抬手才會正常,否則一樣會反復摩擦、撞擊。
所以,肩膀的疼痛,活動困難,甚至關節(jié)內積液等,都和撞擊息息相關;比如臨床上診斷的一些肌腱炎、滑囊炎、關節(jié)囊炎等都和撞擊脫不了干系。
②肩袖損傷
肩袖的損傷因素也非常多,但最主要和撞擊密切相關,若是在肩部發(fā)生撞擊的情況下,不注意找出問題給予治療,隨著您的反復使用肩,最終的結局就是撞擊致撕裂。
當然,也有一部分老年人的肩膀疼痛,是因為肌腱退變老化、脆性增加,隨著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反復使用肩,不知不覺出現了肩袖肌腱的撕裂。另外,也有外傷直接損傷肌腱的。
第一,疼痛程度不同
最典型的癌癥引發(fā)肩痛,疼痛比較劇烈,不會隨著休息而緩解,甚至應用止痛藥都沒法緩解。
而常規(guī)的肩痛,可以通過一些保守治療即可緩解癥狀。比如最經典的處理,僅供參考:
①按壓松解喙突:
您只需要把手放在喙突這個點上去按壓松解即可,一開始會很痛苦,酸痛得厲害,甚至手下會有條索、結節(jié)感,只要堅持處理幾分鐘后,您會有一種意想不到的效果。
②自我鍛煉:
如上圖所示,手臂貼緊體側,進行手臂往外拉彈力繩,宜慢不宜快,堅持每次練習20-30下,出現肩部的酸脹即可有緩解。
第二,疼痛的特點不同
一般癌癥引發(fā)的疼痛,被動活動基本不會受限制,只要有人幫助,都可以往各個方向活動;只有在疼痛時,主動活動困難。
而常規(guī)的肩痛,會有一定的疼痛范圍和疼痛方向。比如最常見的肩痛,60-120°活動困難、有疼痛,而過了這個活動范圍后又基本正常。
第三,疼痛的病因不同
對于肩部疼痛的病因,在本文中已經解釋得非常清楚,大家可以好好對比熟悉了解。
第四,檢查方式不同
對于癌癥或內臟系統(tǒng)疾病引發(fā)的肩痛,在徒手評估上是沒法判斷的,只有通過影像輔助檢查,查出內臟疾病來進行綜合分析。
而常規(guī)的肩痛,是可以通過徒手去判斷的,甚至可以結合肩部、頸部的X片或核磁共振來判斷。
若您懷疑自己的肩膀有撞擊,自我如何判斷呢?
您只需要做下圖所示的檢測,在檢查前先把手臂放在肩外展90度,水平內收向前30度,大拇指朝下的體位,找一個人給您往下用力壓手,您自己往上抬肩用力抵抗;若是出現沒法抵抗、用不上力氣、在輕微上抬中,不但困難還有肩部的酸脹痛,那么您的肩膀一定已經有撞擊的情形,此時就得需要注意,或是進一步到醫(yī)院詳查。
若您懷疑自己肩痛是不是肩袖的問題,自我如何判斷呢?
您只需要做下圖所示的檢測,在檢查前先把手臂往后背放,找一個人給您用力往前推,您自己往后用力抵抗;若是出現沒法抵抗、用不上力氣、或抵抗的過程中不但困難還有肩部的酸脹痛,那么您的肩膀很可能出現肩袖損傷的情形,此時的您,就要非常當心了,最好到醫(yī)院拍個肩部的核磁共振看一看,有無損傷或是損傷的程度如何,一看便知。
肩部疼痛,是臨床中比較常見的問題,但很多人都不重視,能拖則拖,似乎都認為是肩周炎,會慢慢地自愈,可最終因為自己的無知,拖到了肌腱的鍛煉,沒法做事,嚴重影響到生活質量,才來醫(yī)院看,結果只有手術。
還有就是特殊的肩痛,比如本文分享的這些癌癥或膽、腸道疾病引發(fā)的肩痛,雖然不常見,但也會發(fā)生。倘若不到醫(yī)院檢查,隨心所欲地在外面治療,結果可以想象。
所以,當您肩部出現疼痛時,最好立即就醫(yī),科學檢查及治療,這是最穩(wěn)妥的做法,畢竟身體是自己的,健康是自己的,只有自己對自己負責才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