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分享:保險人性化推銷話術(shù)(2)
2013.01.23 第43期
【導(dǎo)語】:抓住了人性,就抓住了推銷。了解到人的需求,就能找到推銷話題。從健康方面著手、從重大疾病著手、從意外傷害著手話術(shù)、從教育子女著手、從家庭責任著手、從快樂的人生觀著手……
【保險人性化推銷話術(shù)】
4、從教育子女著手
“孩子,我要你贏在起跑點上!”是每位父母的心聲,也是每位父母的責任,有人說:一個小孩從出生的奶粉錢,教育費及一切生活開銷到子女完成大學(xué)教育所支出的錢,加起來至少是這個孩子的身高。這或許夸大了些了。但是想想,這還不包托父母為子女的擔憂與關(guān)懷所付出的呢?!?/span>
話術(shù):“劉先生,您事業(yè)那么成功,家庭那么幸福,您一定很關(guān)心您小孩的教育吧?能不能請教一個問題:一個小子從小學(xué)到大學(xué)需要多少教育費用?肯定是一筆不小的開銷啦,請問您在面做了什么準備沒有?”
“如果一天一元,就能讓您的小孩接受完整的大學(xué)教育,跑得比別人快, 您愿意參考一下嗎?”
5、從家庭責任著手
生活的壓力、教育下一代的壓力,使人生處處充滿了挑戰(zhàn),有人因為不愿付出應(yīng)有的努力,而使未來在期待中消失,也有人為了迎接未來而在年輕時,不得不夜以繼日地加緊努力,付出了青春,流下了汗水,也使身體在壓力中加速老化,面臨更多的意外危機,想要有效地將風險轉(zhuǎn)移,使人們能免除后顧之憂,全力追求理想的幸福生涯一份全附帶保單位正是掌握生涯的第一步,通過保險的互助功能,讓金錢打破時間空間的限制,由銅臭十足現(xiàn)實之物轉(zhuǎn)變?yōu)槌錆M溫情與關(guān)懷的保障。
話術(shù):“劉先生,誰都希望快快樂樂樂出門、平平安安回家,其實它不是理所當然的中。每天早上出門上班的時候,我的家人一定叮囑我要小心、要早點回來。
“我當然會小心,因為我一個人倒下全家都得倒。但是,會不會有那種機率:我有一天不能平安回家?”
“劉先生,萬一我永遠沒有收入了,我老婆孩子誰養(yǎng)?是我爸爸?媽媽?哥哥?姐姐?弟弟?妹妹?他們可以幫我一陣子,但不可能幫我一輩子!
“而參加保險就可以讓您自豪地說:我的妻小我照顧,這是責無旁貸的事。
6、從快樂的人生觀著手
A:“劉先生,俗話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绻麤]有錢,我真不知道將來您老了是不是個寶?”
“人一定有不可能掙錢的那一天。而這一天的來臨,我們又不曉得是什么時候。但是,沒有一個人能保證當他們不能掙錢的那一天,他一定有錢。”
“參加保險,就可保證您永遠有錢用,讓您一生無憂、養(yǎng)老不憂,讓您活得越老越有尊嚴,身價越高??旃獾睦夏晟?,正等著您去享受。”
B:管理大師的需求理論認為活的快樂,活得有意義,有尊嚴乃是‘人’的基本需求,投資在兒子身上固然重要,但是別忘了也要投資在自已的未來,壽險是你以退休養(yǎng)老的最佳投資。
C:“快樂老人五大要件:老伴、老友、老本、老健、老趣,這是有尊嚴的銀發(fā)族所需求的目標,老,并不可怕,怕的是年輕的時候沒有做好生涯規(guī)劃;老,不需擔心,擔心的是因病而造成子女永遠的負擔。我有一個同學(xué),他的父親是個老職員,辛苦一輩子好不容易存了2萬元,想留給子女當創(chuàng)業(yè)基金,沒想到去年生了三個月的病,一生積蓄用光,還欠了5萬元,我那同學(xué)跟他姐姐踏出校門后,拼命地掙錢來還,今年初父親臨走時,滴下后悔的眼淚,覺得對不起子女而遺憾而終?!?/span>
你還可以從創(chuàng)造財富的角度著手,問客戶打算賺多少錢?100萬還是300萬?問問他有沒有做過計劃,要用多少年來賺這些錢?再問問他有沒有想過,一旦因為生病或者發(fā)生什么意外事故,不但不能繼續(xù)賺錢,還要把賺到的錢花掉。怎么辦?
而買保險就是拿金錢換時間,其實是很合算的。相信精明的客戶都能算清這筆帳。以上我們所談的,都是在與客戶做接觸的時候要做的事。
由此可見,創(chuàng)造心理需求,讓客戶的感覺跟著你的思維走,然后你再滿足他的要求,就不難找到購買點。要創(chuàng)造心理需要就得先讓客戶接受你,喜歡你。而要讓客戶接受你、喜歡你,你就得先喜歡客戶,因為心理需求總是要和最要好的朋友談,如果客戶不把你當朋友,他又怎么會跟隨你說他的心里話呢?
總之,接觸的要領(lǐng)是消除客戶的戒心,建立與客戶之間的共同感。善于問話,專心傾聽,適時適度地回饋。而且別忘了,找機會推銷自己讓客戶接受你、喜歡你、信任你。最重要的是,避免爭議性話題。
請記住這兩句口訣:
客戶永遠是對的;B、如果客戶錯了,請參照A
對于自己不了解的東西,人的本能就是拒絕,就會提出反對意見。我們要做的是有理有據(jù)地說明我們的觀點。而不是要與客戶一爭高低。否則,就算你總是辯論贏家,可由此令客戶對你產(chǎn)生反感就無法再談下去了。
而且,盡管出于善意,也得格外注意措辭,以免因忌諱的話題使人產(chǎn)生“不適當?shù)呢撁媛?lián)想”而引起客戶不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