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是沒有你時,寫著別人的風花雪月。
有你時,所有的風花雪月只為你寫。
李商隱,后人公認的一代情圣。
像“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等膾炙人口的名篇。
至今,仍被很多戀愛中的情侶奉為極品情話。
我們常說“藝術來源于生活"。李商隱的愛情詩,之所以在晚唐無人能及,這或許和他經(jīng)歷的三段刻骨銘心的愛情息息相關。
這一年,李商隱20歲,他來到臨近故鄉(xiāng)的玉陽山道觀里,讀書備考。
一天,山里的道觀做道場,李商隱也跑去看熱鬧,只見一群女子來到道觀祭拜。
李商隱通過多方打探,得知為首的女子是玉陽公主,陪同公主的侍女名叫宋華陽,隨公主入山修道,住在西峰的靈都觀里。
不久以后,李商隱和宋華陽相遇了,李商隱的才情,深深打動了宋華陽,兩人雙雙墜入愛河。
熱戀中的他們時常在月明星稀的時候,跑到玉陽山的山溝偷偷幽會以解相思之苦。
然而,好景不長。
這一天,西峰的靈都觀里,傳出了玉陽公主勃然大怒的聲音,她發(fā)現(xiàn)身邊的侍女宋華陽竟然懷孕了,在她的逼問下,宋華陽交待了她和李商隱暗中幽會的事情。
盛怒之下的玉陽公主,沒有顧及絲毫主仆之情,把宋華陽送回了長安,關進長安的華陽觀里,讓她從此與李商隱隔絕,而李商隱也被逐出了道觀。
從此,李商隱再也沒有了宋華陽的 消息,開始終日為生計奔波。
多年以后.....
李商隱漂泊到長安,宋華陽得知消息后,就托人給他來了一封書信,讓他前去華陽觀敘舊。
李商隱看完信,搖搖頭并沒有前往赴約,仕途上的不順,情感上的千瘡百孔,此時的李商隱內心是沉重的、是疲憊的。
后來,在他的《錦瑟》詩中回憶當初的這件事: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結束了與宋華陽的這段感情后,李商隱在家里過了一段沮喪的日子。
時間是治療傷口的良藥,不久,李商隱走出失戀的陰霾,決定遠赴長安考取功名。
路過洛陽時,聽說洛陽牡丹花是一絕,于是決定去拜訪身在洛陽的堂哥李讓山,就是在這里他遇到了讓他痛心一輩子的女人。
來到堂哥李讓山家,李商隱就拿出自己的新作留給李讓山欣賞。
第二天清晨,李讓山在庭院中,高聲吟誦李商隱的《燕臺》詩,誰知被一墻之隔的柳枝姑娘聽到了。
聽著這動人深情的情詩,柳枝姑娘驚聞”誰人由此,誰人由是“?
李讓山便說道,這是我堂弟李商隱所作,于是,柳枝姑娘用手扯斷衣帶,請李讓山轉贈李商隱,向他乞詩。
就這樣在李讓山的引見下,李商隱和柳枝姑娘相遇了。
其實,柳枝姑娘是洛陽一位富商的女兒,之前已經(jīng)被父母許配給一位高官,。
然而,柳枝姑娘卻決定非李商隱不嫁,更是在李商隱的必經(jīng)之路上堵住李商隱,并約定三日后,能夠再見先生一面,到時一定會焚博山香以待。
在古詩詞中,博山香和博山香爐本身就是愛情的象征,柳枝姑娘的焚博山香以待,不亞于現(xiàn)在一個女子對男子表白。
不知是上天注定,還是造化弄人,李商隱同行的以為朋友,惡作劇地將他的行囊,帶到長安去了,他不得不去追趕那位開玩笑的朋友。
就這樣錯過了與柳枝姑娘的約定。
時間一天天過去,柳枝姑娘始終沒有等到李商隱,不得已嫁給了洛陽的一位高官,新婚之夜柳枝姑娘不順從這個高官,甚至出言不遜,最終惹怒了這位新郎官。
一怒之下,便把柳枝姑娘賣到江湘一帶的煙花柳巷去了。
直到后來,李商隱的堂哥李讓山到江湘之地經(jīng)商的時候,在煙花柳巷一個妓院里邊偶遇了柳枝姑娘。
回來后,便把這件事告訴了李商隱,李商隱得知后,泣不成聲。
為此,他特意題寫了五首《柳枝詩》,專門紀念柳枝姑娘。
《柳枝詩》:本是丁香樹,春條結始生。玉作彈棋局,中心亦不平“。
其余四首《柳枝詩》各位感興趣,可自行百度搜索閱讀。
公元837年,經(jīng)歷多次科舉考試失敗之后,李商隱終于高中進士,由于政治因素,李商隱并沒有被朝廷授予一官半職。
此時,涇州節(jié)度使王茂元向他伸出了橄欖枝,邀請他去做幕僚,正是此次的新工作,讓他邂逅了一生守候的女子。
這位令他心動不已的女子,不僅才貌雙全,更重要的她是自己頂頭上司的女兒。
在經(jīng)過一番思想掙扎后,李商隱終于鼓足勇氣,向領導王茂元提出了求婚的申請。
王茂元原本就很欣賞李商隱,沒有猶豫就同意了這門婚事。
婚后,李商隱寫下了大量贊美妻子,思念妻子的詩篇,他時常把妻子比作漢樂府《陌上?!分械闹琅亓_敷、以及東晉才女謝道韞。
雖然,妻子王氏才貌雙全,溫柔賢惠,但卻是一個體質虛弱的女子,常年操持家務,身體也每況愈下。
大中五年,妻子王氏撒手人寰,李商隱又一次成為了世界上最孤獨的人。
妻子的離去,李商隱悲痛欲絕,寫下了大量悼念妻子的名篇,如《房中曲》:
”憶得前年春,未語含悲辛。歸來已不見,錦瑟長于人。今日澗底松,明日山頭柴。愁到天地翻,相看不相識。:
妻子去世后不久,李商隱迫于生計,遠赴西南梓州東川節(jié)度使柳仲郢的幕府,途徑大散關的地方,李商隱遭遇漫天飛雪,愁緒涌上心頭。
寫下了一首感人至深的悼亡詩:”劍外從軍遠,無家與寄衣。散關三尺雪,回夢舊鴛機“。
妻子王氏在的時候,不管李商隱身在何方,都會收到妻子寄來的厚厚的冬衣,而如今,卻再也不會有人寄衣服給我了。
李商隱的悲慘遭遇,讓他的新任雇主柳仲郢既賞識又同情。
所以,柳仲郢便親自做媒想給李商隱介紹一位女孩,希望能夠溫暖李商隱。
女孩名叫張懿仙,色藝雙全,是當時非常有名的一個歌妓。
令柳仲郢沒想到的是,李商隱婉言謝絕了。
就這樣一代情圣李商隱,直到終老未在娶妻,孤獨走完了余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