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字八法”是古代書家創(chuàng)作實踐中,總結的以“永”字為例,概說楷書筆畫寫法的規(guī)則,至今二千余年,世代相傳,啟迪后學,自有其價值所在,定然隱藏這中國書法藝術的密碼,
一、“永字八法”透露古人智慧
“永”字筆劃相對少,但筆劃類別相對豐富,無重復繁縟之象。用于書法教益,以一個“永”字為載,以少馭多,刪繁就簡,舉網(wǎng)有綱,簡約統(tǒng)一,辯證實施,古人大智慧也。
二、“永字八法”透露筆勢要訣
“永字八法”分別是“側”、“勒”、“努”、“趯”、“策”、“掠”、“啄”、“磔”,形象描繪了“永”字點、橫、豎、提、撇、短撇、捺八個點畫的寫法,集中詮釋了漢字楷書點畫態(tài)勢。
“永字八法”筆勢本義。側:1、旁也。(旁,斜;傾勢。);2、勒:馬頭絡銜也。(拉韁勒馬;拉勢)3、努:(弩)弓有臂者。(彈勢);4、趯:踴也。(躍勢);5、策:馬棰也。(馬鞭;揮勢);6、掠:奪取也。(拂過;拂勢);7、啄:鳥食也。(啄勢);8、磔:辜也。(車裂;張勢)。這里看出“永字八法”原意均為用筆的態(tài)勢。
永字八法”非筆法,乃筆勢也。筆法是使用毛筆的方法,包含執(zhí)筆法、用筆法。筆勢是用毛筆書寫漢字點畫的方法。筆法是共性,筆勢是個性,筆法寓于筆勢之中。
三、“永字八法”透露結體法則
“永字八法”,乃點畫爾。但“八法”并非孤立存在,在描摹考慮“永”每個點畫如何書寫時,已透露出“永”字的結體法則。如點用“側”法,是與下邊橫畫相照應;橫用“勒”法,橫取上斜之勢,是與上點畫、右豎畫相照應;豎用“努”法,如建筑之立柱,支撐整體;提用“策”法,勢略上仰,是與右豎畫、下撇畫相照應;鉤用“趯”法,鋒不平出,是與提畫起筆相呼應;短撇用“啄”法,落筆左出,銳而斜下,與提畫相照應;捺用“磔”,筆鋒開張,與長撇畫相呼應,等等,將點畫的寫法和組合分而不分地融在一起,點畫相互照應,筆勢一氣貫通,做到整體統(tǒng)一。
在這里,“永字八法”透露出的結構,并未規(guī)定一定的僵化的形狀,而是趨向于順手書寫,這也是“八法”造出的結構之妙,妙不可言。
四、“永字八法”透露自然之理
“永字八法”,用自然物象來傳達、描繪漢字點畫的寫法,形象而生動,言簡意賅,觸發(fā)心機,便于理解教益。
1、點為側,如鳥之翻然側下;如高峰墜石,磕磕然實如崩也;2、橫為勒,如勒馬之用韁;如千里陣云,隱隱然其實有形;3、豎為努,同弩,如弓弩直立,雖形曲而質含無窮之力;4、鉤為趯,同躍,為跳躍,先要按頓蓄勢,后突然躍起;5、提為策,如策馬之用鞭;6、撇為掠,如篦之掠發(fā),狀似燕掠檐下;7、短撇為啄,如鳥之啄物,速而且銳;8、捺為磔,裂犧為磔,筆鋒開張。
以上描述,更透露出一個重要信息,學習書法藝術要回歸到生活經(jīng)驗,感悟自然之理,頓悟天地之妙,去板滯,戒僵化,因時而變,與自然、天地、宇宙相通,成為書法藝術的有緣人。“永字八法”帶給我們的,不只是幾種點畫的書寫方法,而更多的是從點畫開始的藝術感悟。
五、“永字八法”透露筆法跡象
筆法寓于筆勢之中。“八法”的具體寫法中,均透露出筆法跡象,試看如下:
1、側,具體寫法是:沖左上方逆鋒入筆,折鋒向右下輕按,然后圓轉向左上方輕提收筆。
“側”勢透露出筆法依次為,“折”、“按”、“轉”、“提”。
2、勒,具體寫法是:沖左上方逆鋒入筆,輕按轉鋒稍頓,然后輕提向右行筆。至筆畫盡處,輕按轉鋒,然后輕提沿橫畫下端向左回鋒收筆。
“勒”勢透露出筆法依次為,“按”、“轉”、“行”、“按”、“轉”、“提”。
3、努,具體寫法是:沖左上方逆鋒入筆,輕按轉鋒,稍提筆下行,至筆畫末端,向左下輕頓,然后提筆沿豎畫右側向上圍收。這是“垂露豎”的寫法。還有一種豎畫叫“懸針豎”。懸針豎的寫法,起筆、行筆與寫垂露豎相同,但筆行至豎畫的下端,須輕提筆,順勢抽鋒收筆。
“努”勢透露出筆法依次為,“按”、“轉”、“行”、“提”。
4、趯,具體寫法是:上一筆畫寫到盡處,輕按,接著輕提回鋒,然后沖左上方趯出,鋒出即收,不可留有過長的虛尖。
“趯”勢透露出筆法依次為,“按”、“提”。
5、策,具體寫法是:沖左上方逆鋒入筆,向下按筆轉鋒,然后輕提沖右上方挑出。
“策”勢透露出筆法依次為,“按”、“提”。
6、掠,具體寫法是:沖左上方逆鋒入筆,輕按轉鋒,然后輕提向左下角撇出,至筆畫末端抽鋒收筆。
“努”勢透露出筆法依次為,“按”、“捻”、“提”。 寫法 “輕按轉鋒”中的“轉”即為筆法““捻”。
7、啄,具體寫法:沖左上方逆鋒入筆,輕按轉鋒,提筆向左下撇出,與寫長撇相似,只是筆勢較直,如鳥啄物一樣,不像長撇的末端那樣揚起,呈現(xiàn)一定的弧度。
“啄”勢透露出筆法依次為,“按”、“轉”、“提”。
8、磔,具體寫法是:沖左上方逆鋒入筆,然后折鋒鋪毫,向右下方行筆(寫平捺向右行筆),邊行筆邊按筆,至筆畫末端稍頓,順勢提筆出鋒收筆,不可在捺腳的末端留下虛尖。
“磔”勢透露出筆法依次為,“折”、“行”、“按”、“提”。
六、“永字八法” 透露審美體系
“永字八法”中,“側”法這一筆勢動作,是空中畫弧線側勢打在紙上,是一種空靈的迅速的瀟灑的動作,這是晉人筆法。我們現(xiàn)在比較常用的是唐人筆法,在紙上平拖,動作復雜,點畫結實。從一個“側”法中就能看出書法的兩大審美體系。
本文系原創(chuàng),作者,張瑞昌 轉發(fā)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