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劇《梅開二度》之
《重(叢)臺(tái)泣別》故事
陸萬春編輯
粵劇有《二度梅》與《梅開二度》等劇本。故事皆源于清.惜陰堂主人的小說《二度梅》?!懊烽_二度”是一句成語,意思指同一件事幸運(yùn)地成功了兩次、或好事再現(xiàn)等(此成語于日常多見使用,如在足球比賽中同一球員在賽事中連進(jìn)兩球;但如此使用似與原意不吻合)。
故事簡介
雁門關(guān)下,胡寇吐谷渾(吐谷渾是鮮卑慕容一支)陳兵邊境,唐德宗誤信奸太師盧杞讒言,屈膝求和。并屈斬主戰(zhàn)的御史梅魁,欲誅連九族,其子梅良玉改名換姓,逃亡揚(yáng)州,匿于原尚書陳東初年伯家當(dāng)花匠。
梅魁周年忌辰之日,陳東初攜女陳杏元、子陳春生到梅園祭奠。梅良玉義感上天,使得被風(fēng)雪所毀的梅花二度重開,陳東初(有劇本名陳日初或陳日升)得知花匠就是梅良玉,喜極,并以女杏元許之。正當(dāng)完婚之日,盧杞奉旨前來,命陳杏元即日和戎,以息干戈,陳杏元被逼痛別家邦。
杏元在叢臺(tái)之上,憂懷家國,肝膽摧裂,忍痛與梅良玉、陳春生等依依惜別。
到北國和番,須經(jīng)邯鄲邊陲重鎮(zhèn)----叢臺(tái)與社稷親人淚別。陳杏元與梅良玉亦來到叢臺(tái)昭君廟上“《重(叢)臺(tái)泣別》”。(如今叢臺(tái)上仍留有八個(gè)大字:“夫妻南北,兄妹沾襟”!)
陳杏元過叢臺(tái),如昭君般至落雁坡投澗自盡。為神仙----亦是前朝因來和番,在此投崖而死的王昭君陰魂所救,化作神風(fēng)吹至河南節(jié)度使鄒伯符園中,遇鄒女云英,使杏元易名汪月英。鄒女憐杏元身世,懇求母親收杏元為義女,留在家中養(yǎng)病。
梅良玉逃走,輾轉(zhuǎn)得鄒伯符留為幕賓,改名穆榮,隱在鄒家攻讀。一晚,因失杏元所贈(zèng)之金釵,憂急而??;被鄒夫人勘破,梅與杏元這劫后鴛鴦終在異地破鏡重逢。
秋闈應(yīng)試,梅良玉、陳春生高中狀元、榜眼。金殿面圣,揭露盧杞假傳圣旨,陷害忠良,通敵賣國等罪狀。盧杞在真憑實(shí)據(jù)面前,難再狡賴,落得了可恥的下場。
陳杏元與梅良玉終得締結(jié)良緣,喜事感動(dòng)了陳家院中的梅花樹。于梅、陳完婚之日,梅樹二度重開,怒放枝頭;馨香四溢,艷麗無比。
名詞淺釋:
王嬙和戎
和戎:指與少數(shù)民族或別國媾和修好,亦即和親,指封建王朝與邊境少數(shù)民族統(tǒng)治者以結(jié)親交好。昭君出塞是我國歷史上的一個(gè)真實(shí)故事。
王昭君,名嬙,字昭君,原為漢宮宮女。公元前五十四年,匈奴呼韓邪單于被他哥哥郅支單于打敗,南遷至長城外的光祿塞下,同西漢結(jié)好,曾三次進(jìn)長安入朝,并向漢元帝請求和親。王昭君聽說后請求出塞和親。她到匈奴后,被封為“寧胡閼氏”(閼氏,音焉支,意思是“王后”),象征她將給匈奴帶來和平、安寧和興旺。后來呼韓邪單于在西漢的支持下重掌匈奴全境,使匈奴與漢朝和好達(dá)半個(gè)世紀(jì)。
傳說畫工名叫毛延壽者,每給宮女畫像時(shí),宮女們常送點(diǎn)禮物與他,他便畫得美麗非常。王昭君因不愿送禮,毛延壽沒把王昭君的美貌如實(shí)地畫出來。漢元帝一氣之下,把毛延壽殺了。
在各種傳說中,也有說在和親前毛延壽索賄陷害事即已敗露,毛懼罪逃入匈奴,獻(xiàn)上昭君畫像,單于倚勢向漢君強(qiáng)索昭君,元帝乃不得已忍痛割愛,送昭君出塞。昭君的結(jié)局,有說其哀怨愁悶,抑郁而終的,也有說其在呼韓邪單于死后不愿再嫁飲鴆自盡的。宋以后強(qiáng)調(diào)貞潔,《漢宮秋》則讓她在漢番交界處投崖自盡?,F(xiàn)代人揚(yáng)棄了狹隘的民族意識(shí),從增進(jìn)民族團(tuán)結(jié)的角度去認(rèn)識(shí)這一故事,王昭君和文成公主一樣,都是中華民族歷史上了不起的女性。
重(叢)臺(tái)叢臺(tái)公園
叢臺(tái),位于邯鄲市叢臺(tái)公園內(nèi);邯鄲是戰(zhàn)國時(shí)期趙國的國都,叢臺(tái)是趙王帶兵打仗的點(diǎn)將臺(tái),《二度梅》中梅良玉夫婦就在這里分手。
罡風(fēng)
道家稱天空極高處的風(fēng),現(xiàn)在有時(shí)用來指強(qiáng)烈的風(fēng)。
前緣無分----有緣無分
緣,指相識(shí)之緣;分,同份,指戀愛之份,二人有緣但不能相愛,就叫有緣無分。曲中“前緣無分也難合巹”的“前緣無分”很多人硬拆開來唱:“雖有前緣,無分也難合巹”,似有不妥。
絕塞乞芳冢
昭君墓,又稱“青?!保懊麇奔赐跽丫?。“青?!笔峭跽丫哪埂?jù)說每到秋天,四野枯黃,唯獨(dú)昭君墓上之草獨(dú)青,故名“青冢”。始建于公元前的西漢時(shí)期,距今已有二千余年歷史,是中國最大的漢墓之一,因被覆芳草,碧綠如茵,故有“青?!敝Q。歷史上被文人譽(yù)為“青冢擁黛”。
天孫
天孫是織女星星名。指傳說中巧于織造的仙女。亦是泰山的別名。曲中的“天孫痛”借喻男女主人公即將如牛郎織女般分離之痛。
五中
五中即五臟之謂?!端貑?span lang="EN-US" xml:lang="EN-US">.陰陽類論》:“五中所主,何臟最貴?”王冰注:“五中謂五臟”。五中亦指內(nèi)心。鄒容《革命軍》第二章:“此割臺(tái)灣、膠州;之本心,所以感發(fā)五中矣”。
《重(叢)臺(tái)泣別》
蘇翁撰曲
【旦唱漁村夕照】
一曲悲歌,煙鎖故鄉(xiāng),故鄉(xiāng)萬里重。一朝遠(yuǎn)適絕域離父母,斷愛斷情,王嬙和戎。
【生接唱】
關(guān)山送行,何懼怕風(fēng)霜,癡心漢此日含悲帶淚送。
【旦接唱】夫君抱怨;
【生接唱】嬌妻你淚落;
【旦接唱】情黯黯;
【生接唱】恨重重;
【旦接唱】淚雨成行,哀哀怨怨滴落紅;
【生接唱】重臺(tái)路送。
【起士工慢板板面楔浪里白】
【旦浪白】相公,行行重行行,與君生別離。
【生浪白】唉! 相去萬里余,各在天一涯罷妻呀!
【旦唱慢板】
悲莫悲于生別離,恥莫恥于和戎恨,他朝羞作胡地婦,白壁慚污玷,寶鏡怕塵封。
【生接唱】
胡漢隔鄉(xiāng)關(guān),宛似域分陰陽界。遙望重臺(tái),不禁心酸,淚湧。
【旦唱下漁舟】
妾自暗傷鸞凰難效雙仙蹤,天注良緣被拆,一朝分散恨怨重。
【生接唱】
堪嘆綠楊嫩柳又柔又軟,怎抗罡風(fēng)猛,一枝攀折任人欲抗無從。
【旦接唱】
雖有前緣無分也難合巹,忍別檀郎,重臺(tái)淚血迷朦。
【生接唱】
只望畫眉鳳閣,情苗難共,地老天荒處,恩愛互訴相思兩拋送。怎料盟言誓語,轉(zhuǎn)瞬一朝空。
【旦接唱】
今日重臺(tái)別矣,情緣斷了緣未了,心中哀哀我暗自作悲慟,怕檀郎為我哀慟。
【生接唱】
忍著淚落,自恨抱哀衷。偷也落淚,自恨抱哀衷。嬌妻有恨我心間痛,偷怨我莫振夫綱勇。
【旦接唱】相看淚眼心間痛!
【生接唱】相看淚眼心間痛!
【旦接唱】只盼恨埋絕塞乞芳冢。
【生唱十字句反線中板】
生離盡可哀,何堪成永別,安慰無一語,咽淚淚已窮。
夫?yàn)閯e離愁,妻為別離啼,縱有別離詞,哽咽難相奉。
【旦接唱】
相對兩無言,相看腸更斷,夫你青衫情淚浸,妻化作杜宇苦啼紅。我在胡地雪中天,你在漢土舊家園,各在天一涯,朝夕難相共。生未能作君妻,死未能為君婦, 生離猶死別,嘆人鬼兩不同。贈(zèng)郎一柄鏤金釵,午夜夢回,
【直轉(zhuǎn)滾花】夫呀,好作睹物思人用。
【生唱餓馬搖鈴】
唉,一枝金釵帶淚作相奉,金釵寄意,意千重。
【旦接唱】
人兮渺渺,遠(yuǎn)去塞上,惟奉勸君你再休記念儂。
【生接唱】
拈釵更悲慟,見你悲悲切切,似萬箭穿胸。
【旦接唱】泣血滴素容。
【生接唱】嬌妻遠(yuǎn)去,遠(yuǎn)去和戎,怨蒼穹。
【旦接唱】夫君你痛哭,妻亦同,別離淚眼濛濛。
【生接唱】
含悲帶淚將妻送,我傷心,傷心哭別重臺(tái),空嘆息永別人去再難逢。
【旦接唱】
今日人如黃鶴去,此后隨唱嘆無從,偷偷怨天劫禍兇,偏將怨苦降禍儂。
【生接唱】無奈強(qiáng)忍淚,輕輕偷拭眼邊淚再湧。
【旦接唱】
郎努力圖強(qiáng),他日金榜名登你獲高中,有若嚴(yán)寒盼春風(fēng)。
【旦浪白】
良玉夫,新仇舊恨,系于梅郎你一身,若果你為情而自毀前途嘅,為妻縱然死落寒泉也難瞑目!
【生接唱】多感嬌容,勉我情濃。
【旦接唱】心意今宵訴,盼莫再空悲痛。
【生接唱】我懷人,懷人對妻和淚湧。
【旦接唱】不盡離言,愁怎控。
【旦唱乙反木魚】棒打鴛鴦?wù)l與共;
【生接唱】斷鴻零雁兩西東;
【旦接唱】今世無緣鳴鸞鳳;
【生接唱】妻呀來生有約再乘龍;
【旦接唱】重臺(tái)泣別情斷送;
【生接唱】心上靈犀一點(diǎn)通;
【旦接唱】天涯共作離人夢;
【生接唱】枕上鴛鴦夢里逢。
【奏反線驪歌怨楔白】
【生浪白】
杏元妻!前面不遠(yuǎn),乃是邊塞重地,怕只怕我地夫妻已到分別之期。
【旦浪白】
良玉夫!故國云山,一別永難再見,待為妻在此遙拜。
【旦唱驪歌怨】哭拜淚血湧,我恨譜寄梧桐。
【旦楔白】爹爹娘親,女兒去矣。
【旦接唱】今日別去不再逢,前塵翻是夢。
【生接唱】
空嗟天涯兩阻隔,宛若銀河恨抱天孫痛,織女會(huì)故夫,七夕再重逢。
【生楔白】妻呀,我比牛郎更苦呀!
【旦接唱】焚香我跪拜訴哀衷:
【旦楔白】一愿杏元和番,保得山河無恙。
【旦接唱】虔心拜叩辭父母,我念記恩養(yǎng)淚暗涌。
【旦楔白】父母劬勞來生再報(bào)啦。
【生接唱】胡邊笳聲,寒壓冰封。
【生楔白】賢妻,你保重才是。
【旦楔白】我知叻!
【生接唱】點(diǎn)滴傷情在五中。
【旦楔白】良玉夫,我都唔知講乜嘢好咯。
【旦接唱】臨岐嗚咽語無從。
【生接唱】離愁千緒恨重重。
【旦接唱】
此生拚教玉碎珠沉,難任萎折隨風(fēng),保得皎潔白壁人傳頌。
【旦直轉(zhuǎn)反線二簧板面】
跪拜臺(tái)階心隱痛,一辨心香,飄渺似霧迷朦,恨重重;一哭江山劫災(zāi)重,再哭恩深厚報(bào)無從,情淚向腮邊送。
【旦唱反線二簧】哀江山;
【生唱序】江山萬里胡塵重;
【旦唱曲】哭重臺(tái);
【生唱序】哀哀玉女愁難控,泣別河山血淚送。
【旦唱曲】
有幸王嬙,覓得了埋香,青冢。蒲柳姿,難比落雁相,何故命苦,一般同。
【生唱曲】生相分;
【旦唱序】荒郊絕塞魂歸冒雨風(fēng);
【生唱曲】死別離;
【旦唱序】生既未許諧連理,死后魂歸將愛念送。
【生直轉(zhuǎn)正線二簧】哭別重臺(tái);
【生直轉(zhuǎn)二流】不禁抱頭哭擁。
【旦接唱】相思難訴離情苦。女兒薄命古今同。
【生接唱】愁恨千般。離情萬種。
【旦接唱】是生離還死別。
【旦唱滾花】惜別太匆匆。
【生唱昭君怨尾段】
素琴毋復(fù)再撫弄,素琴毋復(fù)再撫弄,有苦有恨五中。
【旦接唱】休再憶劫后容,我沉痛。
【生接唱】看真劫后容,牽衣不放未忍情斷送。
【旦楔白】你放手啦!
【生楔白】我唔放!
【旦接唱】
悲痛心胸,苦滿心胸,夫君你喚我,我哭仰蒼穹,我哭仰蒼穹,何故降奴禍重。
【生接唱】痛哭淚眼悲,相擁。
曲終
《花亭會(huì)》
蘇翁撰曲
梅良玉【士工慢板板面襯白】
唉!浪跡天涯愁冷月,寂寥午夜更情牽呀。
梅良玉【踏月行】
嘆無緣,怨無緣,堪嘆迷離境界何多變。
哩個(gè)窮途孤客,冷月也空圓。
梅良玉【楔白】
重臺(tái)一別,異地相分。如此月夜,寧不令人懷想?
梅良玉【接唱】
今生未許再會(huì)芙蓉面,今生未許再近芙蓉艷。只有夜夜,夜夜空憑翠金釵,心念舊情意萬千。憶昔別重臺(tái),難復(fù)會(huì)見。
梅良玉【楔白】
杏元妻,可知為夫夜夜憶妻,憔悴不堪呀!
梅良玉【接唱】
已冷春心化啼鵑,嘆情緣,已無緣。
梅良玉【士工慢板】且待我憑釵,思念。
梅良玉【滾花】
哦!何竟金釵不見,定是失落在園前。失金釵,碎心弦,花影釵光難分辨。
陳杏元【反線夜思郎】
念前塵,心酸腸斷,嗟舊夢,情心繞恨纏。日日我念愛郎,憶念郎君偷淚濺。難離難舍斬不斷,情似絲般亂。
陳杏元【楔白】
重臺(tái)之上,說不盡離情別話,料不到今日?…
陳杏元【接唱】
怎料情侶難重見,情話化恨言,流淚相對難復(fù)言。胡地一隔音訊斷,難望今生再相戀。弦斷憑誰訴,唯望憑釵慰孤
陳杏元【乙反二簧合字板面】
鸞鳳散分,今世再會(huì)無緣;月夕花朝,懷人情淚濺;意冷心灰,皎潔若青蓮。余情帶愁夢里牽,魂欲斷。
陳杏元【乙反長句二簧】
回首前塵暗悲酸,孤燕有巢難飛轉(zhuǎn),可憐南歸雁,夢不到家園,今日改姓換名,身世掩,誰識(shí)此和番弱女,竟會(huì)重返,中原。露冷蒼苔,
陳杏元【白 】唉吔,呢啲喺乜嘢嚟呢嚇?
陳杏元【滾花】何以有寶光閃閃。
陳杏元【浪里白】
唉吔!鳳頭釵?!呢枝喺鳳頭釵?鳳頭釵喺我嗝,點(diǎn)解會(huì)咁嘅呢?
陳杏元【花亭會(huì)】
鳳釵我贈(zèng)夫君記念,嘆別后要重逢難如愿。金釵今宵里,出現(xiàn)畫欄玉砌邊。
陳杏元【楔白】
呢枝釵分明喺我贈(zèng)畀梅郎嗰枝嚟嘅啵。
梅良玉【接唱】找金釵,急得我徘徊花阡。
陳杏元【接唱】
念記我夫郎,真驚怕他會(huì)恨埋喪黃泉。
陳杏元【楔白】
唉吔,若非我夫郎已死,咁呢枝釵又何以會(huì)失落喺呢喥哩?真喺奇嘞。
梅良玉【楔白】
好,待我轉(zhuǎn)過假山,到八角亭去也罷。
梅良玉【接唱】
找遍苔痕,緣何難覓見。贈(zèng)釵表心意,失釵有苦向誰言。
陳杏元【接唱】
半悲半恨,往事如夢,寸心帶愁纏。
梅良玉【滾花】
月下暗窺亭上影,依稀倩女在眼前。只見佢低頭無語弄金釵,
梅良玉【白 】
哦,此釵正是小生失物,好,待我上前討回也罷。但喺此時(shí)夜靜無人,寡女孤男,恐怕…
梅良玉【滾花】唉!恐怕禮教關(guān)防賢行貶。
陳杏元【滾花】
月下暗窺嗰位亭下客,好一位風(fēng)度翩翩美少年。莫不是我憑釵睹物更思人,陌路人也都誤作王榭燕。
梅良玉【白 】小姐,小生穆榮有禮。
陳杏元【白 】有禮。
梅良玉【白 】
不才正是金釵之主人,乞請小姐將金釵還我。
陳杏元【白 】
唉吔,公子,金釵乃是女兒嘅飾物,公子乃喺七尺昂藏,又何故自稱喺金釵之主呢?莫非你,你存心騙我?
梅良玉【白 】小姐!
梅良玉【乙反中板】
呢一枝鳳頭釵,幾萬點(diǎn)傷情淚,哭捧相思物,懷念意中人。一枝鳳頭釵,帶著有萬般情,不知是苦抑是甜,不知是恩還是怨。嗰一枝鳳頭釵,本屬女兒閨中物,斷腸相思地,別鳳贈(zèng)離鸞。
梅良玉【乙反七字清】
金釵舊主,人去遠(yuǎn)。贈(zèng)釵情重萬古存。
梅良玉【乙反滾花】
青衫有淚染金釵,萬種相思難撿點(diǎn)。
陳杏元【乙反長句花】
我怕聽舊時(shí)情,倍添今時(shí)怨,重臺(tái)舊地情一段,化成灰燼已無存,破碎相思難撿點(diǎn),金釵難化石,恨海倩誰憐。金釵舊主不是姓穆人,
梅良玉【滾花】小姐,穆榮未敢將人騙。
陳杏元【楊翠喜】
你是否改換穆姓,只為有血海深冤。良玉是字,梅是姓,父遭枉殺頭顱斷,你便落拓成貧賤。
梅良玉【接唱】
有恨何堪今宵訴,往事太悲酸。
梅良玉【楔白】
我家中之事,因何小姐會(huì)得知呢?
陳杏元【接唱】忠烈有名姓氏顯。
陳杏元【楔白】
梅公慘遭殺戮,萬古同悲,我又豈有不知呢又?
梅良玉【楔白】
哦!如此說來,小姐你亦是有心人也啵。
陳杏元【楔白】
公子,比如陳杏元三個(gè)字,你又可曾聽過呀。
梅良玉【接唱】嚇!可嘆空有姻緣難遂愿。
陳杏元【接唱】只盼姻緣能遂愿。
梅良玉【接唱】
天降絕情斷愛青鋒劍,劫火毀碎并蒂蓮。
梅良玉【楔白】唉!好慘咯!
梅良玉【接唱】
誰悲鴛鴦?dòng)袎簦瑦蹓艋p煙。憶昔痛哭袂別腸寸斷。
陳杏元【接唱】
泣別重臺(tái)淚似泉,今晚鳳侶何幸見,金釵作絲牽。
梅良玉【減字芙蓉】
相思人咫尺,眼前是杏元。
梅良玉【楔白】
難道是夢中相會(huì)不成?嚇,哦!
梅良玉【接唱】
莫非月下憶情狂,花影幻人面。
陳杏元【楔白】
良玉,夫呀!你我相會(huì),非在夢中咖。
陳杏元【接唱】
乍翻疑是夢,我悲喜兩相纏。
梅良玉【楔白】
啊,你﹑你真是我妻杏元呀?哦!
陳杏元【楔白】喺呀,
陳杏元【接唱】
且待我移步下亭階,相思人重見。
陳杏元【楔白】良玉,夫呀!
梅良玉【楔白】哦,杏元!杏元妻呀。
梅良玉【接唱】
窺影臨月魄,唉!看你憔悴總堪憐。
梅良玉【滾花】重臺(tái)一別到胡邦,
梅良玉【楔白】唉吔,陰功咯!
梅良玉【接唱】何以今生尚有緣能相見。
陳杏元【白 】夫呀!
陳杏元【乙反中板下句】
重臺(tái)淚血灑情天,飄篷斷梗迎風(fēng)蕩,云橫霧鎖,馬不前。魂斷青冢邊,紅顏薄命古今同,節(jié)烈同悲,觸景成恨怨。一座白楊橋,保得明妃節(jié),我愿借斷崖殘壁,作一個(gè)皎潔青蓮。
陳杏元【乙反滾花】
唉!我為報(bào)郎君你一段情,
陳杏元【楔白】良玉夫!
陳杏元【乙反滾花】不讓污泥墮絮玷。
梅良玉【浣紗溪】
青蓮貞烈月還圓,烈女投崖太悲酸。
陳杏元【接唱】
孤雁絕塞,浮花浪里青波送,漢家復(fù)再轉(zhuǎn)。
梅良玉【接唱】有幸今宵月底花下見。
陳杏元【接唱】
為怕露泄悲哀身世,認(rèn)義父換了名姓,我藏身別苑。
梅良玉【接唱】慶幸!一雙癡心未改變。
陳杏元【接唱】
永不變,今夜歷劫,歷劫鴛鴦化玉燕。
梅良玉【古老中板下句】
緣未盡,藕斷有絲連。重臺(tái)一別天涯遠(yuǎn)。送妹重歸有清泉。玉女仙蹤離月殿。牛郎織女合仙緣。月姥多情,再牽紅線。
梅良玉【楔白】杏元,妻呀。
陳杏元【楔白】良玉夫。
梅良玉【楔白】蒼天不負(fù)有心人!
陳杏元【楔白】喺呀!
梅良玉【楔白】
才有逆水送妹重歸漢土,還注定我哋此時(shí)相會(huì)呀。
陳杏元【楔白】良玉夫!
陳杏元【接唱古老中板】
料不到分飛鳥,比翼兩纏綿。估道名花墮溷,胡塵玷。引得蛾眉恨百年。重臺(tái)上,焦桐弦盡斷?;ㄍは拢\瑟續(xù)情緣。抹去了淚痕,
陳杏元【楔白】良玉,夫呀。
梅良玉【楔白】杏元,妻呀。
陳杏元【滾花】我舒笑面。
梅良玉【滾花】此際玉人重入抱,
陳杏元【滾花】但盼他朝金榜你中狀元。
曲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