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菜又名蜀菜調(diào)味多變,菜式多樣,口味清鮮醇濃并重,以善用麻辣著稱,并以其別具一格的烹調(diào)方法和濃郁的地方風(fēng)味。如果你是重口味的愛好者,那怎么能錯過這紅油油的各色料理呢!
【回鍋肉】
所謂回鍋,就是再次烹調(diào)的意思。據(jù)說正宗的回鍋肉都要用后腿肉,俗稱“二刀肉”,也叫坐墩肉,最后才能炒出來“燈盞窩兒”的形態(tài),而用五花肉是做不出來這種形狀的;其次是豆瓣醬,由于醬是川菜靈魂,所以在郫縣豆瓣的選擇上不管是餐館還是自己家里,每家的醬都是自己腌制的,有獨(dú)特秘方。
【食材】五花肉、青椒、紅椒、香干、青蒜
【配料】豆瓣醬、大蒜、姜片、糖、生抽、料酒、油、鹽
【做法】
①五花肉冷水下鍋,放入幾片姜和大蔥段一起煮, 大火煮開, 轉(zhuǎn)為小火;直至煮到筷子能很輕松地插進(jìn)肉中;拿出來放涼,切成片狀;
②燒熱鍋,放入適量的油,下入豆瓣醬煸炒;炒香后下入切成片狀的五花肉翻炒;當(dāng)豆瓣醬均勻地裹在五花肉上時,再下入香干塊;
③繼續(xù)翻炒, 加入適量的生抽和少量白糖;翻炒均勻后下入青紅椒和蒜瓣,繼續(xù)翻炒;
④再加入適量的鹽翻炒均勻;出鍋前放入青蒜,翻炒均勻;
⑤炒好的回鍋肉色澤醬紅,半隱半現(xiàn)于深色的青紅椒和蒜苗之間,而香干也完全吸收了肉和調(diào)料的滋味,看得就讓人就眼饞;夾一塊到米飯上,伴著被染得油紅的米飯撥進(jìn)嘴里,嫩而不柴,肥而不膩的,讓人回味無窮。
【魚香茄子】
魚香味是四川老百姓用烹飪魚的調(diào)味料制作別的菜肴時創(chuàng)造出來的,不是魚但有非常濃厚的魚香味道,當(dāng)然他們也沒料到后來會成為千萬家庭所熟悉,膾炙人口的一道道菜肴。
【食材】茄子、肉末、青豆、玉米
【配料】蔥姜蒜末、豆瓣醬、泡椒、糖、淀粉、老抽、醋、生抽、小蔥、油、鹽
【做法】
①準(zhǔn)備好原材料;肉末中加入姜末、鹽、料酒和淀粉等調(diào)味料,順著一個方向攪拌上勁,腌制五分鐘;
②在茄子上打個小槽,再隔2厘米再同樣打入小槽;釀入腌好的肉餡,在表面上拍層薄薄的淀粉;
③將釀好的茄子放入油鍋中炸;炸至茄子七、八成熟;
④鍋中留少許底油,爆香豆瓣醬和泡椒;再下入蔥姜蒜末一起爆香;加入白醋、糖、鹽等調(diào)出來的魚香味,加入適量的高湯;
⑤放入剛炸過的茄子;放入青豆和玉米粒,燒上一兩分鐘,注意中間翻動一下,不停將湯汁澆在茄子上;加入適量的水淀粉,勾薄芡汁;
將茄子盛入盤中, 將青豆、玉米和小蔥澆在茄子上;這道魚香味濃的茄子菜造型美觀,更具有五谷豐登的吉祥寓意,希望大家生活、工作、學(xué)習(xí)都大豐收。
【麻婆豆腐】
麻婆豆腐是中國漢族八大菜系之一的川菜中的名品。主要原料由豆腐構(gòu)成,其特色在于麻、辣、燙、香、酥、嫩、鮮、活八字,稱之為八字箴言。
【食材】南豆腐、肉末
【配料】郫縣豆瓣醬、油潑辣子、姜、蒜、料酒、老抽、花椒粉、糖、蔥
(南豆腐俗稱嫩豆腐,水分多且嫩。油潑辣子也稱辣椒醬,一般將辣椒和各種配料用油炸后制得。)
【做法】
①將內(nèi)酯嫩豆腐劃小塊,倒在漏網(wǎng)里在鹽開水里浸泡一下,撈起瀝干。肉末加1勺料酒腌制10分鐘。蔥切碎,蒜拍碎,姜切絲?;ń贩?,郫縣豆瓣醬,油潑辣子做備用。
②油鍋燒熱,入姜,蒜爆香。入肉末煸炒至肉色發(fā)白,全部散開。放入郫縣豆瓣醬,油潑辣子,用中火炒出紅油。
③倒入嫩豆腐,顛翻混合均勻。加適量鹽,半勺糖,小半碗水,少量老抽再顛翻均勻。
④煮開后繼續(xù)煮一會兒。倒入半碗水淀粉,顛翻均勻,撒蔥花。
⑤裝盤后撒花椒粉。怎么樣,簡單又美味,還不快點(diǎn)自己試一試?
【水煮肉片】
水煮肉片是川菜的一種傳統(tǒng)菜式,因肉片未經(jīng)劃油,以水煮熟故名“水煮肉片”。水煮的特色是“麻、辣、鮮、燙”,吃時肉嫩菜鮮,湯紅油亮,麻辣味濃,最宜下飯。
【食材】豬里脊肉、韭黃、豆芽
【配料】秘制辣椒醬、豆瓣醬、花椒、生粉、鹽、醬油、姜、高粱酒(制辣椒醬)
【做法】
①快速自制秘制辣椒醬
將紅辣椒洗凈,吹至半干后,用攪拌機(jī)打碎。在磨碎過程中加入高粱酒和鹽,放入微波爐高溫加熱。
(微波爐加熱既能殺菌又使辣椒醬馬上就能食用,也不失風(fēng)味。)
②腌制里脊肉
里脊肉切片,加生粉、鹽、醬油攪拌均勻腌制,放一邊待用。
③焯蔬菜鋪底
將豆芽、韭黃分別焯水,撈起鋪碗底打底。
④煮肉片
起油鍋,將姜片和花椒煸香,加入兩大勺豆瓣醬,炒起香味。加水煮沸后,緩緩滑下腌制好的肉片,大火煮,更好的保證肉片的嫩度。
⑤調(diào)味成品
待肉變色、水沸騰后澆在燙好的蔬菜上,撒上辣椒醬和蒜末,淋上熱油,再次激發(fā)辣椒醬和蒜末的香味。
【手撕包菜】
新鮮的卷心菜中含有植物殺菌素,有抑菌消炎的作用,對咽喉疼痛、外傷腫痛、蚊叮蟲咬、胃痛、牙痛有一定的作用,也是糖尿病和肥胖患者的理想食物。這款醋溜卷心菜非常開胃,一定要嘗試一下喲。
【食材】卷心菜、剁椒
【配料】蒜蓉、鹽、醋
【做法】
①卷心菜用手撕成小塊,洗凈,瀝干水份。
(記得是用手撕,不是用刀切。)
②油鍋燒熱,倒入蒜蓉和剁椒爆香。
③倒入卷心菜,加適量食鹽,大火快炒,出鍋時淋上食醋,炒勻,即可。
【擔(dān)擔(dān)面】
四川擔(dān)擔(dān)面是著名的成都小吃。用面粉搟制成面條,煮熟,舀上炒制的豬肉末而成。這道面食面條細(xì)薄,鹵汁酥香,咸鮮微辣,香氣撲鼻,十分入味。此菜在四川廣為流傳,常作為筵席點(diǎn)心。
【食材】面粉、肉末、芽菜
【配料】水、鹽、醬油、料酒、糖、辣椒油、花椒面、雞精、雞湯、熟花生碎、蔥
【做法】
①做肉臊
豬肉剁成末,起油鍋放入肉末煸炒。煸出油分,顏色金黃加醬油、料酒、辣椒油、糖調(diào)味。最后加入芽菜拌勻,放一邊備用。
②醒面團(tuán)
面粉和水,加少許鹽揉成比較硬的面團(tuán)。揉搓面團(tuán)使表面光滑后放冰箱醒約2小時。
(面粉和鹽的比例大概200g-300g面粉,一勺鹽。)
③做面條
把醒好的面團(tuán)搟開,撒一些干粉。裹在搟面杖上,將面皮搟大。重復(fù)幾次,搟成厚約2MM的面片,四折疊起來,切成寬約3MM的面條。
(每個步驟都撒一些干粉,面不至于黏連。)
④煮面條
把面條抖開,先放在籠屜上蒸10分鐘,然后再下鍋煮熟。
⑤備復(fù)合醬油
在小碗中調(diào)入醬油、糖、香醋、丁香、桂皮、八角、香葉、小茴香和蔥姜,混合均勻。加一碗清雞湯煮沸后,用小火熬煮至液體量變成原來總量的一半,撈出香料,留用調(diào)好的醬油。
⑥調(diào)面醬
將芝麻醬、雞精、花椒粉、辣椒油和上個步驟調(diào)好的復(fù)合醬油,加入適量清雞湯攪勻?yàn)槊驷u。
⑦擔(dān)擔(dān)面成品
調(diào)好的面醬澆到煮熟撈出的面上,撒上花生碎、香蔥、肉臊即可。
【手撕雞】
做這道菜需要充足的時間,因?yàn)樗弘u肉會花很多時間,盡量撕得細(xì)點(diǎn)。香蔥絲也要切得盡量細(xì)一些與雞絲配在一塊吃,非常香,也很開胃哦。
【食材】雞胸肉
【配料】紅油、鹽、糖、醋、花椒粉、香蔥、姜蓉、雞湯
【做法】
①雞胸肉洗凈后放鍋內(nèi)倒適量水,再拍塊姜一同煮開,撇去浮沫,中火煮至雞肉熟透立刻撈出晾涼。
②香蔥切細(xì)絲,姜剁成蓉備用。雞胸晾涼后,用手撕成細(xì)絲。
③在撕好的雞絲內(nèi),調(diào)入紅油、鹽、糖、醋、花椒粉、姜蓉、香蔥、雞湯拌勻即可。
【酸辣粉】
酸辣粉算是名號很響亮的四川特色小吃了,只要腦子里出現(xiàn)酸辣粉的印象,酸辣鮮咸香麻瞬間混合,口水就抑制不住。
【食材】紅薯粉
【配料】雞湯、胡椒粉、辣椒粉、白芝麻、醬油、醋、鹽、雞精、食用油、花生、油菜、黃豆、榨菜丁、香菜
【做法】
①紅薯粉適量,用水泡軟;油菜洗凈備用。炒制輔料:炒鍋加熱,倒入少許食用油,冷油下入花生,小火翻炒。待花生表皮變色后關(guān)火,用余溫繼續(xù)翻炒至花生紅亮為止。干黃豆提前泡發(fā),濾去多余水分,小火炒酥。
②制作紅油:取小碗一只,放入辣椒粉和白芝麻。另起鍋燒熱少許食用油,將熱油澆在辣椒粉和芝麻上。
③煮制粉&菜:鍋中加入適量冷水,燒開后放入泡發(fā)的紅薯粉,煮成沒有硬芯,軟且有韌性的狀態(tài)。粉快出鍋前將油菜放入鍋中焯水。撈出紅薯粉和油菜放入大碗中過冷水備用。
④混合調(diào)料:取大碗一只,放入適量鹽、胡椒粉、少許辣椒粉、適量生抽、醋、雞精。澆兩大勺雞湯,兩小勺紅油。
⑤將紅薯粉放入,碼入青菜、花生、黃豆、榨菜丁、少許香菜和小蔥粒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