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路上的“輪渡”指示牌
曾經(jīng)的這里人聲鼎沸、熱鬧非凡......
售票處
候船廳內(nèi)
候船廳內(nèi)
期待著這個窗口還能再次開啟
熟悉的登船之路
候船廳外景
1986年,兩艘從日本購買的二手滾裝船開進青島輪渡站,分別命名為魯膠渡1輪和魯膠渡2輪。1986年12月28日,青島與黃島輪渡航線正式開通,結(jié)束了“青黃不接”的歷史,推動了青島的改革開放,加快了青島經(jīng)濟技術(shù)開發(fā)區(qū)(黃島區(qū))的發(fā)展。
青島輪渡站舊影
黃島輪渡站舊影
輪渡開通前,從青島到黃島得沿著膠州灣繞一圈,使得人們出行極其不便,開車要兩個半多小時,而且交通成本也高,那時候去趟黃島都算得上是長途了。輪渡開通后,青島與黃島之間縮短到了只有半小時的航程。當(dāng)時正值開發(fā)區(qū)初創(chuàng)階段,往來的車輛和人員不是很多。隨著時間的推移和黃島的快速發(fā)展,輪渡逐漸步入快車道,車、客流量逐年增加。
早期的輪渡舊影
為增加運力,1991年至1995年間,青島輪渡先后購進魯膠渡3輪、魯膠渡5輪和魯膠渡6輪。1995年,5艘渡輪同時運行,青黃渡輪全年安全運送車輛57.8萬輛次,乘客600.6萬人次,這個數(shù)字相當(dāng)于當(dāng)年全市常住人口數(shù)量,也就是說,平均每個青島人在這一年里乘坐了一次輪渡。
難忘的“魯膠渡”
1996年,環(huán)膠州灣高速公路建成通車,青黃間多家海上高速客運企業(yè)的競爭,打破了輪渡在青黃兩地客貨運輸一家獨大的格局。這是輪渡遭遇的第一次大沖擊。
此期間,輪渡公司加大投資,增加運力和航線。1997年投入建造了兩艘海龍高速客船,同年6月開通了青黃海上高速客運航線,此后又購進兩艘快船。從2000年7月開始,不到兩年時間,先后淘汰了魯膠渡1輪、2輪和5輪。其間,購買的魯膠渡8輪、9輪、新魯膠渡5輪順利接回。2003年,第一艘新建渡輪、新魯膠渡1輪經(jīng)過31小時晝夜兼程,從舟山順利抵達青島。
薛家島輪渡站
此時的輪渡已經(jīng)步入了鼎盛階段。2002年,薛家島輪渡站建成,同年十一期間試通航。2004年1月6日,青島至薛家島正式通航,成了又一條連接青黃的“海上熱線”。
魯膠渡2輪、7輪、10輪先后設(shè)計建造完成,3艘快船投入使用,又從舟山輪渡公司租賃了兩艘渡輪。
至此,青島輪渡達到運力頂峰,青黃之間有7艘渡輪大船同時運行,青島到黃島一天就發(fā)20多班,每天運送旅客5萬人次,渡運車輛5000余輛。
排長隊等候登船的情景
人山人海的售票處前
輪渡鼎盛時期,甚至出現(xiàn)一票難求的場面。有時候要等好幾個小時才能上船,人能排到輪渡大門口,等候的車輛都排到了四川路上。船上更是人山人海。
黃島的迅速發(fā)展也催生了交通方式的突飛猛進,2011年6月30日,膠州灣大橋與隧道同時正式通車,輪渡再次遭遇重創(chuàng),這個重創(chuàng)可以說也是致命的。
“藍海珍珠”號
隨著橋隧的開通,輪渡客源分流嚴(yán)重。而且近些年隨著“五一”、“十一”黃金周及春節(jié)等重要節(jié)假日期間,橋隧免費,乘坐輪渡的市民更是大幅減少。青島膠州灣隧道通車后,8條隧道公交線路成為運送青黃之間客運的“主力軍”,青黃之間的海上客運受沖擊最為明顯。由于客源銳減,輪渡及快船航線紛紛減少運行班次、停航、渡輪拍賣等手段,進一步降低運行成本。
魯膠渡8輪成為首艘被拍賣的渡輪,2011年以730萬元的價格賣到印尼繼續(xù)作為渡輪使用;2011年12月,魯膠渡9輪出售給菲律賓;2012年12月,青島唯一的一艘雙體船魯膠渡5輪以600萬元的價格售給印尼......
2012年
2017年
魯膠渡1輪
魯膠渡2輪
魯膠渡3輪
魯膠渡5輪
魯膠渡6輪
魯膠渡7輪
魯膠渡8輪
魯膠渡9輪
魯膠渡10輪
隨著一艘艘老魯膠渡渡輪的悄然離去,也帶走了那段曾經(jīng)紅火的日子和輝煌的歷史。
等待起航的“藍海明珠”號
青島輪渡站候船廳
黃島輪渡站候船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