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就以500克中筋面粉為例來說明,盆里倒500克入面粉,加入3克小蘇打,2克泡打粉和面粉攪拌混合均勻,用250ml左右的30℃的溫水將面粉和成小面絮狀,再加10克食用油,把面絮揉成面團。剛和成的面團不容易揉光滑,蓋上蓋子,靜置5分鐘后就能揉的很光滑了。揉好的面團蓋上蓋子放一邊備用,你就可以去準(zhǔn)備餡料了,等餡料準(zhǔn)備好了。面團也就餳好了,就可以開始做餡餅了。
現(xiàn)在來說說為什么放小蘇打和泡打粉。首先小蘇打也是一種蓬松發(fā)酵粉,它的作用跟泡打粉差不多,都是在段時間內(nèi)促進發(fā)酵的作用。以前沒用發(fā)酵粉的時候,我我小時候在老家時,媽媽做饅頭餅子都是用老面加小蘇打。做的饅頭餅子,蓬松暄軟,吃起來有麥香味兒,更容易消化。自從酵母粉出現(xiàn)后,人們就很少用老面加小蘇打了,連農(nóng)村人也開始用發(fā)酵粉了。如果你沒有泡打粉或是不喜歡用泡打粉,可以都用成小蘇打,如果都用成小蘇打,就500克面粉只放3克小蘇打就可以了。放多了一來面發(fā)黃,二來不容易發(fā)起來多了反而。30℃的溫水就是用手指試一下,能感覺到水溫就好,全國每個地方的面粉吸水性不同,水的用量也不一定是250ml,就是中等軟硬的面團就好。和好的面絮狀加少許油,油能使做的餅軟而酥。
準(zhǔn)備餡料大約需要30分鐘,30分鐘后面也餳好了,拿出來,不用揉,直接下成大小均勻的面劑,每個面劑整理成圓形,搟成約3毫米厚的面皮,中間要稍微厚點的,包上餡料,揪掉多余的面,用手稍微按壓就可做成一個餡餅。這樣做的餡餅,餅皮很薄,也不破皮,包的餡料也超多。
烙的餡餅是真正的剝皮大小,柔軟蓬松,涼了餅皮會更軟。吃了更容易消化。喜歡吃餡餅的你趕緊做起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