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點符號用法
名稱 | 表達形式 | 用 法 | 示 例 |
句號 | 。.(科技文獻上多用.) | 1. 陳述句末尾的停頓,用句號。 2. 語氣舒緩的祈使句末尾也用句號。 | 例1:廣州是花城。 例2:請您稍等一下。 |
問號 | ? | 1. 疑問句末尾的停頓,用問號。 2. 反問句的末尾,也用問號。 | 例1:愛是什么? 例2:誰說宇宙是沒有生命的? |
嘆號 | ! | 1. 感嘆句末尾的停頓,用嘆號。 2. 語氣強烈的祈使句末尾,也用嘆號。 3. 語氣強烈的反問句末尾,也用嘆號。 | 例1:“泊”字左邊是三點水??! 例2:你給我出去! 例3:我哪里能比得上他呀! |
逗號 | , | 1. 句子內(nèi)部主語與謂語之間如需停頓,用逗號。 2. 句子內(nèi)部動詞與賓語之間如需停頓,用逗號。 3. 句子內(nèi)部狀語后面如需停頓,用逗號。 4. 復(fù)句內(nèi)各分句間的停頓,除有時要用分號外,都要用逗號。 | 例1:波浪在憤怒的飛沫中呼叫,跟狂風爭鳴。 例2:應(yīng)該看到,科學(xué)需要一個人貢獻出畢生的精力。 例3:在蒼茫的大海中,狂風卷集著烏云。 例4:據(jù)說蘇州園林有一百多處,我到過的不過十多處。 |
頓號 | 、 | 句子內(nèi)部并列短語之間的停頓,用頓號。 | 例1:寒冷的、寂寞的生,卻不如轟轟烈烈的死。 |
分號 | ; | 1. 復(fù)句內(nèi)部并列分句的停頓,用分號。 2. 并列關(guān)系(如轉(zhuǎn)折關(guān)系、因果關(guān)系等)的多重復(fù)句,第一層的前后兩部分之間,也用分號。 3. 列舉的各項之間,也可以用分號 | 例1:雷聲隆隆閃似劍,為我嗚鑼開道;一道彩虹掛青天,宣告我行程終了。 例2:起先,小聲說,只有昆明的青年聽得到;后來,聲音越來越大,他向全國人民呼喊…… 例3: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行政區(qū)域劃分如下:(一)全國分為省、自治區(qū)、直轄市、特別行政區(qū);(二)省、自治區(qū)分為自治州、縣,自治縣、市;…… |
冒號 | : | 1. 用在稱呼后邊,表示提起下文。 2. 用在“說、想、是、證明、宣布、指出、透露、例如、如下”等詞語后邊,表示提起下文。 3. 用在總說性話語的后邊,表示引起下文的分說。 4. 用在需要解釋的詞語后邊,表示引出解釋或說明。 5. 說括性話語的前邊,也可以用冒號,以總結(jié)上文。 | 例1:爸爸,媽媽:你們好。 例2:我說:“我們今晚干些什么呢?” 例3:一頭是一串小抽屜:皮兒、餡兒和佐料,另一頭是一口湯鍋。 例4:校園課本劇匯報會。 日期:11月15日 時間:下午2時至5時 地點:學(xué)校1號樓大禮堂 例5:這同愛情何其酷似:它是過去大海的嘆息,是思想天空的淚水,是心靈田野的微笑。 |
引號 | “” '’ | 1. 行文中直接引用的話,用引號標示。 2. 需要著重論述的對象,用引號標示。 3. 具有特殊含意的詞語,也用引號標示。 4. 引號里面還要用引號時,外面一層用雙引號,里面一層用單引號。 | 例1:“愛是什么?”我問。 例2:我第一次問起“愛”這個字的意思。 例3:他們聽不慣“弄不成”的聲調(diào)。 例4:他說:“胡騎的'騎’是指戰(zhàn)馬?!?/p> |
括號 | ( )〔 〕【 】[ ] | 行文中注釋性的文字,用括號標明。 | 例1:我對賣蛤蟆骨朵兒(蝌蚪)的最有好感。 |
破折號 | —— | 1. 行文中解釋說明的語句,用破折號。 2. 話題突然轉(zhuǎn)變,用破折號說明。 3. 聲音延長,象聲詞后用破折號。 4. 項列舉分承,各項之前用破折號。 | 例1:我又獲得了一種新的知識——大自然有時也會向她的兒女開戰(zhàn)。 例2:你決不會比貓兒和女主人更聰明吧——我先不提我自己。 例3:葫蘆兒——剛蘸得。 例4:根據(jù)研究對象的不同,環(huán)境物理學(xué)分為以下五個分支學(xué)科: ——環(huán)境聲學(xué) ——環(huán)境光學(xué) …… |
省略號 | …… | 1. 引文的省略,用省略號標明。 2. 列舉的省略,用省略號標明。 3. 話斷斷續(xù)續(xù),可以用省略號標示。 | 例1:她輕輕哼著《搖籃曲》:“月兒明,風兒靜,樹葉兒遮窗欞啊……” 例2:碾著新谷的場院轆轆地響著,多么美麗,多么豐饒…… 例3:“我……對不起……大家?!?/p> |
著重號 | · | 要求讀者特別注意的字、詞、句,用著重號標明。 | 例1:事業(yè)是干出來的,不是吹出來的。 |
連接號 | — —— — ~ | 1. 兩個相關(guān)的名詞構(gòu)成一個意義單位,中間用連接號。 2. 相關(guān)的時間、地點或數(shù)目之間用連接號,表示起止。 3. 相關(guān)的字母、阿拉伯數(shù)字等之間,用連接號,表示產(chǎn)品型號。 4. 幾個相關(guān)的項目表示遞進式發(fā)展,中間用連接號。 | 例1:我國秦嶺—淮河以北地區(qū)屬溫帶季風氣候區(qū)。 例2:“火車東站——芳村西朗”是廣州市地鐵一號線。 例3:在太平洋地區(qū),TPC-4海底光纜已投入運營。 例4:人類的發(fā)展可以分為古猿—猿人—古人—新人。 |
間隔號 | · | 1. 外國人和某些少數(shù)民族人名內(nèi)各部分的分界,用間隔號標示。 2. 書名與篇(章、卷)名之間的分辦,用間隔號標示。 | 例1:紀·哈·紀伯倫 例2:《大自然的智慧·敬畏自然》 |
書名號 | 《》 <> | 1. 書名、篇名、報紙名、刊物名等,用書名號標示。 2. 書名號里邊還要用書名號時,外面一層用雙書名號,里邊一層用單書名號。 | 例1:我才知道除了《國語》之外,本來還應(yīng)該有《算術(shù)》和《常識》。 例2:《<中國工人>發(fā)刊詞》發(fā)表在1940年2月7日。 |
專名號 | 1. 人名、地名、朝代名等的專名下面,用專名號標示。 2. 專名號只用在古籍或某些文史著作里面。為了跟專名號配合,這類著作里的書名號可以用波浪線~~~~ | 例1:司馬相如者,漢蜀郡成都人也,字長卿。 例2: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 |
來源:網(wǎng)絡(luò)。本文版權(quán)歸原創(chuàng)作者所有。若侵聯(lián)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