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前子醫(yī)好大文豪
有一次,北宋大文豪歐陽修患痢疾近一月,試了不少名家的藥方,卻總不見效。一天早上,歐陽修的夫人喜滋滋地對丈夫說:“剛才我在街上看到一個走方郎中在賣止痢藥,才三文錢一帖?!睔W陽修連連搖頭:“使不得,便宜斷然無好藥?!狈蛉诵Φ溃骸拔耶斎粵]買。走出不到十步,我又看見名醫(yī)李太乙在賣止痢藥,一帖竟要兩吊錢?!睔W陽修點頭道:“他的藥肯定有效,畢竟人家是名醫(yī)?!狈蛉笋R上掏出了藥:“我也是這么想的,所以把藥買回來了。”
歐陽修服藥后,果然藥到病除。他讓夫人將李太乙請到家中,打算重謝名醫(yī)。不多時,夫人將一位年老的走方郎中請到了家中,并對丈夫說:“你昨天所服的,其實是這位劉大夫的藥。之前,我是有意和你賣個關子?!睔W陽修先是一怔,然后恍然大悟。
他向老人贈了厚禮,并請老人介紹秘方。老人笑道:“我的秘方不過是將車前子炒成焦黃,然后研末而已?!睔W陽修略通醫(yī)道,驚問:“車前子乃利尿之藥,何以能止痢?”老人解釋說:“車前子能利尿不假,但它經(jīng)過炮制之后就會利水而不傷正氣,去邪而能收斂,痢疾則可自止矣!”歐陽修感嘆道:“原來,便宜藥也能治好頑疾??!”
歐陽修少年得志,23歲進士及第,隨后被恩師胥偃選為女婿,此后一生為官,衣食無虞,所以他在生活方式上一味追求高大上,患病也是找名醫(yī),根本瞧不起土郎中。誰知這一次為他治好痢疾的,卻恰恰是土郎中的便宜藥。對于那些平日吵著要開“貴重好藥”的人,這則故事或許會產(chǎn)生一些啟迪吧。
現(xiàn)代醫(yī)學證實,車前子確有抑制痢疾桿菌的作用,對急、慢性細菌性痢疾均有療效。
“萊菔子”知縣
清朝光緒年間,慈禧太后由于生活奢侈,每天遍食山珍海味,患了消化不良,不但腹部脹滿,茶飯無味,心情也是郁郁寡歡。御醫(yī)們走馬燈似的一個接一個給老佛爺診脈,卻沒有一個人能治好她的病。慈禧一怒,點著鼻子把御醫(yī)們臭罵了一通,嚇得眾人連大氣也不敢出。
當時有一位名叫潘金華的五品官員,這天,其弟潘銀華千里迢迢從江西宜春老家到京城看望他。潘金華知道弟弟在鄉(xiāng)下行醫(yī),便把慈禧患病的事告訴了弟弟,并對弟弟說:“常言道‘膽大得官做’,如果能治好太后的病,你下半輩子就不再愁吃穿了。”正巧這潘銀華是個天不怕地不怕的角色,不由拍手笑道:“這種病不過是小菜一碟,我治過很多吶!”
第二天,兄弟二人通過太監(jiān)李蓮英的引薦見到了慈禧。潘銀華問了慈禧的“臨床癥狀”,又隔著床紗看了看慈禧的氣色,然后胸有成竹地提筆開了一味單方:“萊菔子三錢,煎湯喝?!贝褥戳颂幏?,盯著他問:“這么簡單的藥能治好我的???你有把握嗎?”潘銀華拍著胸脯說:“您放心,保證三帖見效?!苯Y果,慈禧只服了兩劑,病就全好了。
原來,朝中的御醫(yī)怕傷了慈禧的玉體,只敢開一些人參、鹿茸之類的貴重滋補藥,哪里敢開只值幾文錢的“下等藥”萊菔子?誰知不起眼的萊菔子卻治了大病,一下肚便見了效。
慈禧很高興,馬上封了潘銀華一個知縣,即刻走馬上任。潘銀華到任后,該縣子民都稱他是“萊菔子知縣”。后來,潘銀華獻單方而發(fā)跡的故事一直被宜春人傳作佳話。
一群有信仰的中醫(y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