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啞巴生煎
吃啞巴生煎推薦去蘇安小區(qū),絕對比臨頓路的分店正宗很多。老店地理位置很難找,所以人氣沒有分店旺,這讓生煎的制作過程更細致啦,這里的生煎皮包底脆,肉多汁鮮,色澤金黃,蔥香四溢。一小口咬下去,濃郁的湯汁占據(jù)整個味蕾,慢慢品味完后發(fā)現(xiàn)仍然口有余香。
PS:里面的湯超燙,當心被燙到。另外蘇大小南門出去的疙瘩生煎也是不錯的選擇。
2.祥鑫(雞爪小店)
店址:滄浪區(qū)錦帆路通關坊對面 店名:祥鑫飲食店 別名為祥鑫雞爪店
雞爪小店地理位置偏僻,但俗話說“酒香不怕巷子深”。就是一“小”店,生意卻“暴好”。雞爪“又香又軟又糯”,脂膏“厚厚的”,難怪“好評如潮”;赤豆圓子“軟糯香甜”,“每次必點”。性價比也“蠻高”,肚皮撐圓也“花不了”多少錢。
這里的雞爪超好吃,和啞巴生煎一樣,登過蘇州旅游雜志,是推薦來蘇必吃的小吃之一。點上10個雞爪,套上老板娘附送的手套,顧不得淑女形象了,锃亮的外表伴隨著一股茴香的香味,一口咬下去,十分軟糯卻不又不失勁道,濃郁的脂膏黏黏得粘滿雙唇。接著第二只、第三只……一晃眼的功夫,眼前的一盆雞爪已被干光,這下膠原蛋白是補夠了,卻還是意猶未盡。
但是如果以為這里只有雞爪,那就錯了哦!赤豆圓子、皮蛋瘦肉粥、水果粥、薏仁粥、土豆雞肉卷、肉粽子都是人氣超火爆!
個人推薦的是:雞爪、赤豆圓子、皮蛋瘦肉粥。
3.蟹殼黃
蟹殼黃因其形圓色黃似蟹殼而得名。其實蘇州很多地方蟹殼黃很有名:雅都、山塘街啦……但是最好吃的永遠不是最大眾的,蘇州最王牌的蟹殼黃是在景德路黃鸝坊橋菜場附近,一家小小的餅店,永遠是門庭若市。發(fā)酵面加油酥制成皮加餡的酥餅,精心烘焙而出,呈褐金黃色,吃口酥、松、香,餅色與形狀酷似煮熟的蟹殼。
4.徳仔煲仔飯
地址:十全街與人民路交接處,雨果書店對面
隆重推薦!雖說煲仔飯不是蘇州的特色,但俗話說美味沒有地域限制。這里的叉燒是秘制的,而且每次做得不多,去得不巧得等很久,但是一點也不影響這里的人氣。外鮮內(nèi)嫩的叉燒,烤得吱吱做聲的鍋巴,香脆鮮美。
招牌:叉燒煲仔、金針牛肉蓋澆飯、叉燒炒飯、炒細粉等
ps:這里的辣椒醬和醬油也都是秘制的,吃的時候一定要記得放些。辣椒醬只是咸點,其實并不怎么辣。歐尚超市也開了新店,環(huán)境不錯,不是山寨版,是正宗的口味,可以嘗試一下。
5.同德興面館、 東吳面館
地址:嘉馀坊
同德興的發(fā)家具有著很強的傳奇色彩。十年前同德興,只是一家在眾多老字號陰影下的默默小店,對朱鴻興、陸振興這樣的百年老店只能望其項背。那年,日本美食專家組團赴華,尋找世上最美味的面食,走遍了中國大江南北、五湖四海也沒有尋到符合“第一位”之名的面食。回國的時間快到了,他們抱著最后的一絲希望來到蘇州。他們首先也是前往了一些知名老店,但還是不得不面對再一次的失望。臨走前,他們經(jīng)過小巷中,一家門面小的可憐的面館,心灰意冷的他們決定踏入這家面館的瞬間,便注定了要扭轉(zhuǎn)命運、見證奇跡的出現(xiàn)。同德興給日本美食家們帶來了他們心中最美味的面食,在蘇州面食行業(yè)的影響力也與之前不能同日而語。
同德興的面湯有紅白之分,紅湯是由紅燒排骨的湯勾兌而成,白湯是排骨湯、雞湯、和鴨湯。推薦:清熘魚片白湯面、現(xiàn)炒三絲紅湯面、鹵鴨面、野生菌面。
東吳面館也是不錯的地方,園區(qū)師慧坊那里是旗艦店,很不錯。
6.姑蘇風味豆腐花
地址:范莊前
這只是一個豆腐花小攤。小小的攤位已經(jīng)走過了10多年的風風雨雨,儼然成了一道風景。自家發(fā)酵的豆腐花,比外面買的的嫩了很多,很滑很好吃,有淡淡的豆香。醬汁也是自己釀造的,味道很溫和鮮美,撒上一小勺的開洋、榨菜末和紫菜,每天擺出來的桌椅都不夠坐。
7.虞山蕈油面
地址:常熟虞山興福寺
一早到興福寺,逛古寺,在那吃蕈油面(常熟特色哦),蕈,指塘蕈,亦稱松蕈、學名松乳菇。夏秋季單生或群生于松林內(nèi)陸上, 形成菌根。古樹曾記載,蘇州木瀆堯峰山、常熟虞山之麓松林中所產(chǎn)蕈味最佳。
8.糖粥
地址:皮市街花鳥市場中段有個小十字路口,東南角一個水果行旁邊的小攤。
一對老夫妻做的。很靈很靈的糖粥和赤豆小園子,赤豆糊和粥全是他們老兩口自己熬的,口味一流,就是小時候常吃的那個味道!不過除了周六、周日,上班族基本沒有口福的,每天下午2點出攤,3點半就賣光收攤了,想吃還得湊時間去的。粥可以打包回家,但小圓子只能現(xiàn)吃,冷了硬了就沒那種糯軟的口感了!
推薦: 鴛鴦桂花糖粥、赤豆小園子
9.蘇大后莊酸菜魚
莊先灣那里是一條著名的酸菜魚街,價格很實惠,20左右就可以嘗到地道的酸菜魚。都是一家家的小店,但是人氣很旺。
10.四海游龍、大娘水餃
這是連鎖店,都在鳳凰街,毗鄰。四海游龍中以鍋貼和酸辣湯最為著名。大娘水餃以三鮮松仁和牛軋湯為很好的搭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