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今天來說的是中國古典家具的腿足的“外圓里方”。
家具腿足用外圓里方最重要的還是要從家具自身的合理性、實用性及美觀考慮。
黃花梨無束腰直足直棖長方凳
我們從上海博物館收藏的黃花梨無束腰直足直棖長方凳為例來看什么是腿足的“外圓里方”。如上圖,凳子的腿足看面削為圓材,而里面兩面依舊用方材。這件黃花梨凳子被王世襄先生收錄在《明式家具珍賞》圖9。王世襄在《明式家具研究》中解讀這件凳子:“此凳邊抹素面壓邊線,素牙子起線,牙頭有小委角。足材外圓里方也起邊線......它如同某些樂曲似的,雖在基調(diào)上加了幾個裝飾音,而骨格俱在,絲毫也沒有減弱原有的淳樸風(fēng)格”。
從這件凳子我們不難看出,腿子的外圓里方且壓邊線,是為了讓它的外觀跟邊抹的的素混面壓邊線協(xié)調(diào)一致,給人流暢自然的視覺效果。
我們可以從外觀美來解讀古典家具腿足外圓的意義,內(nèi)方就要從合理性及實用性來解讀。
襲明制器禪椅
襲明制器禪椅,尺寸為:長75.3厘米;寬75厘米;高85.5cm。通過尺寸我們可以看到,它是一件非常寬大的坐具。座面正方形,寬大闊深,適合于盤足結(jié)跏蚨坐。椅座下安羅鍋榫加矮老,腿足間加步步高趕棖,在靠背與扶手框內(nèi)均不加任何構(gòu)件。
襲明制器禪椅
我們知道家具的最基本的特性就是實用,此禪椅坐盤下用兩根穿帶加四根角帶支承??梢妼揖邔嵱眯缘闹匾?。這件禪椅看起來簡潔素雅、空靈通透,卻把所有的承重都交給了四根腿足。前足于鵝脖一木連做,后足與后立柱一木連做。充分穩(wěn)定了架構(gòu)。在腿足用材上,使用外圓里方也很好的解決了腿足穿過椅盤后,椅盤的穩(wěn)固性。
椅子后足穿過椅盤的結(jié)構(gòu)
我們看到當(dāng)椅子后足穿過椅盤,椅盤上為圓材,椅盤下為外圓里方,上下斷面的不同,使椅盤以下的腿足斷面大于圓形的開孔,當(dāng)椅盤落在上面時,能起到很好的支承作用。這樣能保證椅子的堅實耐用。實用性是主要目的,同時椅盤上下的斷面不同,給椅子簡潔素雅、通透空靈的視覺效果。
黃花梨無束腰直足直棖長方凳
再來說外圓里方的合理性。還以這件黃花梨直足直棖長方凳為例,腿足的外圓里方,與管腳棖丁字形接合的時候,用“齊肩膀”的造法,不用做格肩。這種外圓里方的腿子與長圓的棖子無法交圈,齊肩膀的造法要比做格肩交圈時更省工。同時,腿子的外圓里方,相較于圓形腿足,多出一些料,讓腿子更具穩(wěn)定性。
襲明制器無束腰直足直棖長方凳
總之,圓和方,是最基本的幾何圖形、圖形有柔和圓滿之美,方形有工整方正之美,圓和方,體現(xiàn)了剛與柔的完美結(jié)合。中國傳統(tǒng)家具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雖是有極大的傳統(tǒng)內(nèi)涵在,也有它最樸實的一面,合理且實用才是它們存在于我們生活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