郫縣豆瓣醬多是用于各類炒菜、燒菜和水煮系列菜品當中,例如回鍋肉,宮保雞丁,麻婆豆腐,魚香肉絲,水煮肉片等。一般做菜都會放點豆瓣,沒有這豆瓣醬還真做不出正宗的川味兒!川渝兩地的火鍋也會大量用到郫縣豆瓣。
不過,使用郫縣豆瓣醬也有一些講究的,市面上豆瓣醬種類很多,常見有紅油豆瓣,一級豆瓣,特級豆瓣,金鉤香油豆瓣等。一般來說,炒菜用紅油豆瓣,顏色亮澤,燒菜用一級豆瓣或特級豆瓣,更加能體會到豆瓣的醬香味,而金鉤香油豆瓣則多用于制作豆瓣蘸水,或者佐餐用。
所以郫縣豆瓣能做什么菜呢?答案就是能做大部分川菜,各種炒菜、燒菜和水煮菜品,“川菜之魂”這名頭就是這么來的。
這里分享一個“水煮黃辣丁”的做法,僅供參考。
食材清單
1、黃辣丁500克
2、郫縣豆瓣,泡姜,泡辣椒,蒜,花椒,生姜,大蔥,香菜,白糖,醋各少許。
烹飪步驟
1、蔥頭、蒜塊切好備用并準備好花椒和郫縣豆瓣。
2、熱鍋冷油,待油溫達7-8成熟時,加入切好的蔥頭,蒜塊和花椒。
3、炒出香味后加入切細的泡姜,泡海椒小火慢炒,炒至片刻后,加入鵑城豆瓣。
4、小火慢炒至豆瓣微干出色后加入清水。
5、小火慢熬以使各種調(diào)料的香味充分容和后,加入事先用鹽和料酒碼制的黃辣丁,先大火燒開,再關(guān)至小火煨煮4-5分鐘。
6、先用容器盛出黃辣丁,這時向鍋內(nèi)湯中加入少許白糖和醋,將湯倒入盛魚器具后,再撒入少量香菜點輟一下,最后,一份酸爽,醬香的水煮黃辣丁就制作完成了。
大家都知道做川菜離不開郫縣豆瓣,那么郫縣豆瓣醬是怎么用的呢?
這里先來普及一點小知識:
郫縣豆瓣實際上分為2種:熟豆瓣醬和生豆瓣醬。
“熟豆瓣醬”主要用于佐餐,跟老干媽類似,開蓋即食,下飯,作蘸料,佐餐均可,例如平時食用的豆瓣蘸水、金鉤香油豆瓣、香辣醬等。
“生豆瓣”則是廚房調(diào)味品,需要做菜時配合調(diào)料一起使用。我們一般意義上指的“郫縣豆瓣”就是指“生豆瓣”,現(xiàn)在各大超市常見的郫縣豆瓣也以生豆瓣為主,如紅油豆瓣,一級豆瓣等。
那么,一般意義上的“郫縣豆瓣醬”怎么使用呢?
郫縣豆瓣醬用的最多的是炒菜和燒菜用。例如炒菜,一般是鍋里先下油,油燒至7成熱,放入郫縣豆瓣醬翻炒,炒出香味,然后放肉和菜。炒熟即可起鍋。
這里舉例“回鍋肉”的做法,你大概就明白豆瓣醬如何使用了。
做回鍋肉需要的用料:五花肉500g,蒜苗300g,郫縣豆瓣一勺(可以根據(jù)自家吃的味道來添加) ,生姜4片切絲,蒜3塊切片,豆鼓少許
注:因為加了豆瓣,就不需要鹽了。
做法:
1、將五花肉、生姜、火蔥冷水下鍋,煮到肉7分熟就可以了。
2、待五花肉好了皮朝下把涼冷的肉切成片。
郫縣豆瓣醬——川菜之魂
眾所周知郫縣豆瓣醬是“川菜之魂”,川菜中近一半的菜品都要使用到豆瓣醬,包括火鍋底料的炒制也離不開豆瓣醬,但對于菜品中豆瓣醬的具體使用方法卻從未有文章分享,畢竟這是廚師們安身立命的秘訣。
所以小火君今天分享的文章是前所未有的絕對干貨,在這里也感謝有點火研發(fā)部的大廚們的無私分享。
第一部分:郫縣豆瓣醬的前世今生
在開始干貨之前,小火君還是想跟大家詳細科普一下郫縣豆瓣醬的前世今生,要知道郫縣豆瓣醬的使用秘訣,也必須要知其所以然才行啊。
郫縣豆瓣醬的味型特點
郫縣豆瓣,四川省郫縣特產(chǎn),中國地理標志產(chǎn)品。是四川三大名瓣之一。它在選材與工藝上獨樹一幟,與眾不同。香味醇厚卻未加一點香料,色澤油潤卻未加任何油脂,全靠精細的加工技術(shù)和原料的優(yōu)良而達到色、香、味俱佳的標準,具有辣而不燥、鮮紅油潤、回味醇香的特點,是川味食譜中常用的調(diào)味佳品。
郫縣豆瓣醬的歷史起源
郫縣豆瓣醬有300多年的歷史。根據(jù)《成都方志》的記載,清末咸豐年間,川人陳守信在郫縣成內(nèi)開設(shè)益豐和醬園,將紅辣椒和發(fā)酵的胡豆瓣(蠶豆瓣)制成辣豆瓣醬出售。后在郫縣又相繼出現(xiàn)了“元豐源”、“紹豐和”等老子號品牌。
郫縣豆瓣醬的制作方法
制作郫縣豆瓣醬的主要原料,是二荊條和蠶豆。由于郫縣豆瓣是地理標志產(chǎn)品,所以對于二荊條和蠶豆的產(chǎn)地、產(chǎn)出時間均有要求。
1二荊條——四川特有的辣椒品種
二荊條是一種辣椒,并不十分辣,有一股清香。郫縣豆瓣醬采用的二荊條主要產(chǎn)自于郫縣及郫縣附近的雙流、仁壽、中江、三臺、鹽亭等川東地區(qū),其中又以雙流縣境內(nèi)牧馬山出產(chǎn)的二荊條最佳,采摘時間在每年的7月至立秋后15天。
2蠶豆——產(chǎn)自川東和云南
蠶豆則主要產(chǎn)自川東地區(qū)和云南省,水源取自郫縣地區(qū)的地下水源。更講究的制作方法還強調(diào)鹽必須是自貢巖鹽,制作的缸要用仁壽陶缸。
3郫縣獨特的環(huán)境氣候造就正宗風味的郫縣豆瓣醬
可以看到,二荊條和蠶豆并不是郫縣特產(chǎn),那為什么只有郫縣及其周邊能產(chǎn)生絕妙的口味?
一種說法是,郫縣位于成都西北,岷江穿過大山,剛剛到達平原,水質(zhì)清涼而滑軟;暖濕氣流在這里形成獨特的小氣候,溫度與濕度恰到好處,有利于豆瓣醬發(fā)酵所需要的微生菌群生存。
現(xiàn)在很多地方都在制作郫縣豆瓣,河北、山東、河南都有廠子在做,因為郫縣豆瓣是個地方特產(chǎn)而不是個商標。當然最老最正宗的郫縣豆瓣還是在郫縣。
4酵制豆瓣和椒胚,每日翻、曬、露,一年左右后紅豆瓣成熟,黑豆瓣一年半以上成熟
郫縣豆瓣醬是發(fā)酵的產(chǎn)物,傳統(tǒng)豆瓣醬制法仍講究“日曬夜露”。一般純豆瓣從正月開始發(fā)酵,需要六個月來成熟。期間要不斷攪拌,讓豆瓣不斷接觸到空氣。之后放酵制好的二荊條辣椒胚,辣椒不能搗得太小,以免豆瓣醬太“茸”。再接著翻曬三、四個月,到11、12月份,這缸豆瓣醬才算是成熟了。傳統(tǒng)豆瓣醬制法耗時長,講究時間越長,風味越佳。
第二部分:豆瓣醬的挑選及烹飪使用方法
如何挑選正宗郫縣豆瓣醬?▽
郫縣豆瓣醬主要有兩種——正宗郫縣老豆瓣和郫縣紅油豆瓣。
正宗郫縣老豆瓣醬自然發(fā)酵而成,色澤微黑,窖制時間長,醬香濃郁,雖有油潤感,但實際上卻不加一滴油;
▲有點火郫縣豆瓣醬生產(chǎn)基地出產(chǎn)郫縣老豆瓣醬,窖制2年多而成▲
另一種是市面上最常見的紅油豆瓣醬,窖制時間短,色澤鮮亮,并且它是在豆瓣醬的制作過程中加入了紅油,和傳統(tǒng)豆瓣醬經(jīng)發(fā)酵陳年析出油分的原理不同。這種豆瓣醬的價格相對要便宜一些。日常家庭和外省大部分餐廳都使用的是這種郫縣紅油豆瓣醬,但是若單獨使用紅油豆瓣,醬香度就會差一些。
▲有點火郫縣紅油豆瓣▲
挑選正宗優(yōu)質(zhì)郫縣豆瓣醬注意事項——
看色澤:市場上還有很多便宜的劣質(zhì)郫縣豆瓣,其色澤則呈現(xiàn)出紅艷色,這說明曬、露時間少,辣椒和豆瓣混合得不夠。
聞香味:優(yōu)質(zhì)的郫縣豆瓣黏稠適度,沒有雜物,豆瓣有濃郁醬香味,炒制過程中香味撲鼻;劣質(zhì)豆瓣醬水分大,呈稀糊狀,只有生辣椒味,炒制時沒有香味。
比價格:一般正常情況下郫縣豆瓣醬的售價都在3-8/斤,看制作工藝和年份不同以及品牌不同,價格略有不同。太便宜的豆瓣用料、制作工藝、制作過程中的衛(wèi)生安全都不能保證,一分價錢一分貨,建議大家還是選擇大廠、大品牌的產(chǎn)品。
郫縣豆瓣醬在烹飪中使用的方法▽
1豆瓣——川菜料理的重要基礎(chǔ)調(diào)料
川菜中有將近一半的菜都要用到郫縣豆瓣醬,麻辣味、香辣味、家常味等等,如回鍋肉、豆瓣魚,麻婆豆腐等,離了郫縣豆辦就做不出地道的川味。甚至有種味還專門叫做豆瓣味,比如豆瓣肘子、豆瓣魚。
▲豆瓣魚▲
▲麻婆豆腐▲
很多人制作家常味的菜是把兩種豆瓣醬和起來,一種是發(fā)了酵的豆瓣,就是上面說的郫縣老豆瓣,雖窖香十足但是顏色就比較黑,比較暗;另一種被稱為郫縣紅油豆瓣,其優(yōu)點是色澤鮮紅,缺點窖香不足。所以需要搭配使用,特別是回鍋肉。為什么現(xiàn)在外面很多地方吃的回鍋肉顏色不夠就是這個原因。
至于郫縣豆瓣的料理方法,精細的廚師在使用豆瓣前,會將其剁細,一是為了美觀,二是剁細的豆瓣炒制后風味會釋放的更好。此外,生豆瓣醬有豆腥味,為了去除豆腥味,有一個重要的步驟是“炒紅油”。炒紅油的一般步驟是:鍋中入油,開小火,放入豆瓣醬慢慢炒制,直到豆瓣和油的顏色變紅亮,并能聞到明顯的香味。豆瓣很容易炒糊,所以要全程小火烹制。
除了用豆瓣醬炒菜外,豆瓣醬還是煉底油的主要原料。四川的川菜館,每家都會自制底油,主要用作火鍋湯底、水煮菜式及涼拌菜,被視為秘密武器。川菜吃的并非是主料,反而是底油的工夫及味道。
全國人民都愛的四川火鍋,也離不開郫縣豆瓣。一頓火鍋吃到后期,能否做到不苦不咸,香氣不減,非??嫉琢瞎Φ住6拱赆u的成色則直接關(guān)系著火鍋底料的好壞。
川菜必不可少的調(diào)料:郫縣豆瓣醬
天味大廠出品 精選原料 傳統(tǒng)工藝 安全生產(chǎn) 品質(zhì)保障 味道正宗
▲有點火郫縣紅油豆瓣醬,8斤裝▲
▲有點火郫縣老豆瓣醬,8斤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