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勢。懶扎衣訣:懶扎衣出門架子,變下勢霎步單鞭,對敵若無膽向先,空自眼明手便。懶扎衣為內家拳傳統(tǒng)架子。雙腳并立,前腳尖直指對手前腳背,前手暗指對手前架手臂外側。若進攻時此勢則先攻下盤,待敵重心稍傾,上步單鞭可以借勢跌人。若不敢冒進,也可靜待,以逸待勞,后發(fā)先至。
1 懶扎衣
第二勢,金雞獨立訣:金雞獨立顛起,裝腿橫拳相兼,搶背臥牛雙倒,遭著叫苦連天當對方右拳打來,我當用左手捋其右手臂外側引敵重心前傾,右拳右膝同時進攻對手的頭和肋。出膝時要用小腿催勁彈起,身向左轉。若對方前傾勢盡,欲用勁起身,則可順其勁崩跌對手。若敵不起身則就勢用反關節(jié)技身體右轉引帶跌人。
2 金雞獨立
第三勢,探馬勢訣:探馬傳自太祖,諸勢可降可變,進攻退閃弱生強,接短拳至善。探馬勢后重前輕,步勁前三后七。手的高度根據(jù)對方肘的高度而變,無論進退都可近步粘沾。以右手直拳為例,右手粘敵小手臂外側,捋臂拿手順勢翻腕。同時左腳頂住對方的前腳做支點,左手托擊敵肘。利用左手和左腳伸直形成的圓弧,拉長對手的拳架,使對手肋下出現(xiàn)空擋,迫敵重心前傾,而后可有多種攻擊方法或跌或打。而探馬手還有多種連跌帶打用法。這只是其一。
3 探馬
第四勢,拗單鞭訣:拗單鞭黃花緊進,披挑腿左右難防,搶步上拳連劈揭,沉香勢推倒泰山。拗單鞭與合氣道的手法相似,對手右拳打來,我用左手接腕用手臂和肩肘形成圓弧,引帶敵勁,對手重心稍傾,我則借敵舊力已過,新力未發(fā)之際,回身用劈拳挑腳直打人中線。然后上步推跌。是后發(fā)先至,連跌帶打。主要根據(jù)對方的出手,拗單鞭也分左右兩個方向。
4 拗鞭
第五勢,七星拳訣:七星拳手足相顧,挨步逼上下堤籠,饒君手快腳如風,我自攪沖劈重。七星拳型似截拳道警戒勢,是后發(fā)先至,當對方無論拳打腿攻,我都以橋手攪腿格開對手的結構架,進步上下連攻,截勁近取,連削帶打,令敵防不勝防.
5 七星拳
第六勢,倒騎龍訣:倒騎龍詐輸佯走,誘追入遂我回沖,恁伊力猛硬來,怎當我連珠炮動。此勢是誘敵深入戰(zhàn)術運用,如古之拖刀技,對方打來,自己用步法后移重心拉長戰(zhàn)距,一手牽腕,一手托肘,使對方拳不著力,前勁打盡便是強弩之末,在敵舊力略過,新力未發(fā)時,及時反攻,打人措手不及。此勢以引誘為主,所以一定要暴露一定破綻,能引人全力一擊方能出奇制勝。所以破綻必須露得巧,給人能一擊打倒自己的誤導。在敵進攻時卻突然閃開,讓敵拳不著力,卻勢不能退?;靖W打相似。但關鍵是步法。上身的閃避是以步法帶動手法托肘配合,在閃避攻擊的同時,腳步要埋伏到對方重心線做反擊的伏筆,一旦對方拳勢已盡,則及時反擊對方重心線。做到后發(fā)先至,應手仆人。
6 倒騎龍
第七勢,懸腳虛訣:懸腳虛餌彼輕進,二換腿決不輕饒,趕上一掌滿天星,誰敢再來比拼.
此勢是以后腿為重心,前腳腳尖輕點地,前腳虛懸,是對對手腿法的預備.也是心理上給人腿法防守不嚴密的感覺.因為只有一腿保持重心.對方腿踢來我則后發(fā)先至用前腿格擋或截擊對方小腿側面靠近膝蓋的部分.借前腳落地,前腳向體外帶動身體外轉,同時換腿攻擊對方.前腳落地的位置要盡量的接近最好是粘上對方的支撐腿,這樣后腿近身發(fā)力對手避無可避,即使對手及時格擋身體也會向后傾斜,則我當借勢趕上借腿落勢鎖腿向對手頭上一掌,則對方重心難穩(wěn).
7 懸腳虛餌
第八勢,丘留勢訣:丘留勢左搬右掌,劈來腳入步連心,挪更拳法探馬均,打人一著命盡此勢后發(fā)先至,對方打來我當用前手格擋,步法上奪取對方重心線.在奪取重心線的前提下,后手跟上前劈,若對手有反掙力,則及時用探馬手化解牽引對方重心,一旦重心失衡則一掌趕上,使之倒地.是連跌帶打之技.
8 邱留
第九勢,下插勢訣:下插勢專降快腿,得進步攪靠無別,鉤腳鎖臂不容離,上驚下取一跌.
此勢后發(fā)先至,針對對方的高路腿法,即對方直腿的攻擊,但及時進步,前腳要接近對方支撐腿.用前臂抱對方腿或用肩靠擊對方腿,然后在近身時再次進步鉤住對方腳踵,同時手上擒拿對方的手腕和托擊對方的肘關節(jié)使對方的手無法攻擊自己.最后借助骨骼結構和杠桿原理將對手重心撬斜,使對方跌倒.
9 下插
第十勢,埋伏勢訣:埋伏勢臥弓待虎,犯圈套寸步難移,就機連發(fā)幾腿,他受打必定昏危.
此勢發(fā)揮了引誘戰(zhàn)術和后發(fā)先至的特點.重心偏后前腿跪于后腿膝后,手上成彎弓勢.由于重心較后.對手進攻則需要進步.待對手進步,舊力已過,新力為發(fā)時.則我已經(jīng)是靜如蓄弩,動若奔雷,以逸待勞.趁對方一進步的時間差突然反擊,令敵防不勝防.
10 埋伏
第十一勢,高探馬訣:恕已遺失,不詳與探馬手架一樣.但是是靠回撤步,將對手肘架高,從而牽架敵重心.
11 拋架子
第十二勢,掂肘勢訣:掂肘勢防他弄腿,我截短須認高低,劈打推壓要皆依,切勿手腳忙急此勢是講對手若用左拳打來,我用右手截格來拳,同時步法移動,將自己處在我順敵背的位置.也就是我在對方手臂外側,靠身體左轉引敵重心,同時左拳肘從右手上穿出打面.此勢可以連貫披掛手,炮捶,推手擠靠等多種后招.
12 墊肘
第十三勢,一霎步訣:一霎步隨機應變,左右腿沖敵連珠,恁伊勢固手風雷,怎當我閃驚巧取此勢是另一個誘敵閃打的動作.對方連珠炮捶,我當后撤步暫避其鋒,在敵出拳勢盡,舊力已過,新力未發(fā)時,回馬用步法轉于敵身側閃打,用鞭腿左右連環(huán)鞭踢.打人措手不及,其實是一記回馬槍.
13 撤步
第十四勢,擒拿勢訣:擒拿勢封腳套子,左右壓一如四平,直來拳逢我投活,恁快腿不得通融.
其實就是四方投的跌技,敵攻來時用劃太極輪將敵兩手交叉,側身跌投.
14 擒拿
第十五勢,中四平訣:中四平勢實推固,硬攻進快腿難來,雙手逼他單手,短打以熟為乖.
四平馬,例對方右手打來,我以前腳為軸,后腳進步(重心要平移)同時比較便利的手將對方手格開,踩在我順敵背的形勢(敵人手臂外側,右肋旁),展開近身短打.手法與今詠春相似.但四平?jīng)_拳的勁,與空手道中的四平拳相近.
15 中四平
第十六勢,伏虎勢訣:伏虎勢側身弄腿,但來湊我前撐,看他立站不穩(wěn),后掃一跌分明.
此勢專防側腿,敵腿踢來,我用前手的撐勁抱圓.利用腕肘肩形成圓黏入,在轉中用腳根掃敵支撐腿,使敵跌倒.此用法在合氣道的防踢中常見,屬回旋跌類.真對起腿半邊空的古話.
16 伏虎
第十七勢,高四平勢訣:不詳跟中四平用法基本一樣.只是馬樁稍高,進步較快而已.
17 高四平
第十八勢,探海勢訣:不詳動作即今之夜叉探海.一手平攔,另一手從肋下反穿出.是黏步時的先攔短打.
18 倒插
第十九勢,臥牛勢訣:不詳即今之上步插花錘,也叫上步臥牛.是進步時我順敵背用前手按底對手防手,后手從頭上斜45度由上向下灌捶.
19 井欄
第二十勢,鬼腳蹴訣:不詳有人認為是起腳空中的鞭腿.但我認為是類似足球鏟人的低位鏟腿,是鏟人重心(腳踵或脛骨),在人傾倒時上步連環(huán)炮捶.
20 鬼蹴腳
第廿一勢,下拿勢訣:不詳即今之猴子偷桃.敵右拳打來我用步法黏貼敵手臂外側,右手將敵拳繼續(xù)向前牽,左手反手下拿敵擋.
21 指襠
第廿二勢,虎靠勢訣:不詳即今太極之虎靠.敵用右拳打來.我黏步從敵手臂外側黏近.用右肩從敵右肩下.皆身左轉勢將敵頂?shù)?/p>
22 獸頭
第廿三勢,低四平勢訣:不詳與前四平勢相似,重心較低,出拳有穿透勁.
23 神拳
第廿四勢,單鞭勢訣:不詳與今太極單鞭用法一樣.一手牽引敵拳,另一手繃彈敵面,但存有披掛,黏摔等后招.
24 一條鞭
第廿五勢,雀地龍訣:雀地龍下盤腿法,前揭起后進紅拳,他退我雖顛補,沖來短當休延即今太極之下勢,身體向下仆腿,避敵攻擊.在敵勢打盡,便返身后發(fā)先至,用起身掚拳逼退敵人.
25 雀地龍
第廿六勢,朝陽勢訣:不詳又稱旋轉朝陽手,即今之回旋跌.敵拳打來,我左手牽引敵拳在敵體前劃圓引勁,逼敵身體前傾,待敵自己平衡反力起身,我轉身進步借勁抱摔.抱時最好抱頸部.肘走勢是由下到上再下的波軌跡,是借轉勁將敵重心撬起再投出.
26 朝陽手
第廿七勢,雁翅勢訣:雁翅側身挨進,快腿走不留停,追上穿莊一腿,要加剪劈推紅.
雁翅,又稱剪刀手,如敵右拳打來,我右肩側身黏貼敵手臂外側,此時左手藏與肋下或放于肩上.黏貼得手便轉身橫掄,若掄勢敵仍未倒則可配合披掛,推手,炮捶等連環(huán)攻擊.此勢有一變招,即黏靠敵手后,不用手剪刀斬進.而借身轉出穿樁腿攻敵肋.所謂穿樁腿.是借身向轉勁,后腿蹬出,蹬時腿向內擰轉,讓腿像螺旋鉆般鉆擊敵肋.威力巨大,可以致命.
27 雁翅
第廿八勢,跨虎勢訣:跨虎勢挪移發(fā)腳,要退去不使他知,左右跟掃一連施,失手剪刀分易是我順敵背用手將敵拳架開,然后搜根踢人腳踵,上手剪刀逼人后倒.在中國傳統(tǒng)摔跤中常見.
28 跨虎
第廿九勢,拗鸞肘訣:拗鸞肘出步顛跺,搬下掌摘心打其心,拿陰捉兔硬開弓,手腳必須相應.
此勢又名背肘勢,是敵若右拳打來,我蹬腳快速近黏到敵手臂外側我順敵背,右手捋按敵手并返擰敵手背(讓敵手筋螺旋反擰),身向右轉,左肘背壓敵肘牽引敵勁,逼敵身體前傾,則我要上打鉆心拳,下用拿擋手都十分便利.關鍵步法和手必須連慣.背肘勢大時,甚至可以將敵手臂壓斷.
29 拗鸞肘
第三十勢,當頭炮訣:當頭炮勢沖人怕,進步虎直攛兩拳,他退閃我又顛踹,不跌倒他也盲然.
此勢即今之炮捶.講究步法我順敵背,橋手捋按敵臂,連削帶打.專攻敵面.手腿并用.
30 當頭炮
第三十一勢,順鸞肘訣:順鸞肘靠身搬,打滾快他難遮攔,復外絞刷回拴,肚搭一跌,誰敢爭前.
即今合氣道的小返手牽勁法,用手臂的腕肘肩成圓,轉身牽引敵勁.滾身黏貼極快.因為是輪形黏貼.對手不變步根本無從發(fā)招.牽引后用回旋跌,返手跌或翻肘跌皆是分便利.今合氣道小返手之技想必來源于此,或創(chuàng)拳意識雷同.所謂肚搭,既是合氣道受身.意思是用身體黏貼,用身轉的輪滾勁跌人.
是很上乘的跌技.若練成則黏貼近靠轉身間便可跌人.無人能近其身.
31 順鸞肘
第三十二勢,旗鼓勢訣:旗鼓勢,左右壓進,近他手橫劈雙行,絞靠跌人人識得,虎抱頭要躲無門.
此勢一手立肘,一手橫攔勢,雙手在身前攔出一個圓形的弓架.借敵人打來,后發(fā)先至,進步時用以返手拿手時反擰敵手筋,壓滾肘格壓敵肘.但身體要正直,以中軸為軸,轉身將人跌出.黏靠時也可隨時變剪刀手或披掛手.甚至在滾肘時用左肩由肋下架高敵肩逼人向后仰倒.轉身180度,用背肩虎抱頭.是背勢的抱頭入身投.但據(jù)說有人用此招頂斷人頸部脊椎,導致一招致命.
32 旗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