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材摘錄自人民郵電出版社《無師自通學國畫3:竹子》,楊磊編繪,節(jié)選網(wǎng)絡共享內(nèi)容僅供參考,如需深入學習,請從正規(guī)渠道購買正版圖書。
《無師自通學國畫3:竹子》內(nèi)容豐富,語言通俗易懂,實用性強,適合喜歡畫竹子的讀者、國畫培訓班、愛好國畫的初、中級讀者,同時也可作為各地老年大學的實用教材。
蘭花和竹子兩者均為“四君子”之一,蘭花獨處幽谷,清香襲人,象征君子操守清雅,獨立不遷。蘭與竹相組合更為清雅脫俗。畫蘭時,要表現(xiàn)蘭花發(fā)箭成長,挺然直上之狀態(tài);畫竹時,并不是如實地表現(xiàn)它的某一枝,而是要概括地去描繪它的形、神、意等特征。
1.蘸濃墨,筆中含有少量的水分,用筆沉著有力地勾畫山石的基本形狀,運筆多頓挫曲折。
2.用毛筆的中鋒(筆腹),以枯筆(擦)加強山石的凹凸和質(zhì)感。
3.用濃墨加苔點,墨點要渾厚,富有變化,增加山石的層次感和立體感。
4.要確定畫面的構圖,再立干。蘸淡墨,用中鋒畫竹干,要光潔挺直,要彎節(jié)不彎干。
5.添加細干,呈交叉狀,畫干的要點是中鋒運筆,一氣貫注,用墨要鮮活,墨中帶筆。再蘸濃墨,勾畫竹節(jié)。
6.蘸濃墨,分小枝,墨線要筆斷意不斷。
7.竹葉的組合形成“人”字、“個”字、“介”字、“分”字等姿態(tài),每片葉子要不同,注意正側(cè)偏倚及稀密聚散的變化,看起來才不單調(diào)呆板。
【注意了】畫時一定要注意,一根竹干的上下各節(jié)墨色應統(tǒng)一,從根到梢一氣呵成,筆中水墨含蓄稍多一些為宜,以免畫一節(jié)蘸一次墨,濃淡干濕難以控制。
8.在枝梢添加竹葉,在畫葉時不要機械化,任何組合形式都不是定式,要理解其中的含義。
9.大膽用筆,運用疊葉法技巧組合,葉與葉之間要有疏密的對比,大體走向要依照竹干的傾斜角度。
10.構圖要平衡,繼續(xù)添葉,行筆留下的飛白要保留。
11.中鋒勾畫小枝,運筆忌死板,墨線要隨意灑脫。
12.添加細枝枝梢的竹葉,畫葉用筆宜直,不宜過曲,曲則無力。
13.蘸淡墨,近枝處的葉要用濃墨,遠枝或梢后的新枝用淡墨。
14.竹葉有正反折疊的姿態(tài),不同形態(tài)的組合可使竹子更加生機盎然。
15.山石和竹子的組合更能凸顯竹子的精神,注意濃淡墨的運用。
16.畫蘭葉用硬毫筆為佳,易于控制。墨線要勁健有力。行筆要迅速、果斷,起筆重、收筆輕,中鋒略轉(zhuǎn)動并帶拖,筆桿向前傾斜。
17.蘸淡墨,根據(jù)生長規(guī)律,從上往下畫出花瓣+,起止筆都要有回鋒之意,要注意墨線的連貫。
18.蘭花畫好后,在右下側(cè)添加竹葉,注意與主干前后的遮擋關系。
19.再以淡墨大筆濕畫山石暗面,表現(xiàn)石的立體感。
【注意了】石是國畫中重要的組成部分,石的紋理千變?nèi)f化,常用勾、皴、擦、點、染等來表現(xiàn)石的質(zhì)感和體感。石分三面,應把石畫成有空間感和厚度感才對,不應只勾一條線,否則石就附在紙上,缺少立體感。
作品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