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紅雀又名北美紅雀、北主紅雀、紅鳥等,是主紅雀屬下的一種鳥類,是留鳥。它們分布在北美洲,棲息在林地、花園、叢林及沼澤。它們主要吃谷物,也會吃昆蟲及果實。雄鳥是領(lǐng)地性的,會以歌聲來定界。
界:動物界 Animalia
門: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鳥綱 Aves
目:雀形目 Passeriformes
科:主紅雀科 Cardinalidae
屬:主紅雀屬 Cardinalis
種:主紅雀 C. cardinalis
主紅雀的學名意義是天主教會的樞機,因樞機有著明顯的紅袍及帽子。
樞機是教宗治理天主教會上主要的助手和顧問之職務(wù),由教宗親自任命,是天主教會各級神職人員中僅次于教宗的職位,故有“教會親王”之稱。該職通常由具主教銜的神職人員出任,他們通常也是重要教區(qū)的正權(quán)主教或是圣座重要部門的首長。樞機的拉丁文原名為“cardo”(英文對應詞為“cardinal”),有鉸鏈、樞紐、重要的意思。樞機禮服通常為紅色,故教外人士俗稱為紅衣主教。
主紅雀是一種中型鳴禽,身長21-23.5厘米;翼展25-31厘米;重量33.6-65克,雄性較大。
雌雄都有明顯隆起的冠,喙是鮮珊瑚色,呈圓錐狀及很強壯。
雄性主紅雀與人手的參考
雄性呈鮮紅色,面部呈黑色,一直伸延至上胸。背部及雙翼顏色深暗。雄性主羽的顏色是來自所吃的類胡蘿卜素紅色及黃色色素。它們具有代謝類胡蘿卜素色素來制造主羽色彩。當只吃具黃色色素的食物時,它們會變得較為淡紅色,而非黃色。
雌性呈灰棕色,雙翼、冠及尾羽上有紅彩。面部呈灰至黑色,但不怎么明顯。
幼鳥的顏色像成年的雌鳥,到了冬天就會換羽成為成鳥。幼鳥上身褐色,下身紅褐色,胸部、前額、雙翼及尾巴呈磚紅色。
主紅雀分布在美國東部的緬因州至得克薩斯州,及加拿大安大略省、魁北克省及新斯科舍。它們的分布地延伸至美墨邊境及南經(jīng)墨西哥至北危地馬拉及伯利茲的特萬特佩克地峽。于1700年代,它們被引進到百慕大。它們也有被引入到加利福尼亞州南部及夏威夷。
其天然的棲息地包括林地、花園、叢林及沼澤。它們是留鳥,但也會因極端的天氣及食物供應而作出遷徙。
主紅雀飛行的姿態(tài)
這個形態(tài)和角度是不是很眼熟呢?
沒錯就是它
《憤怒的小鳥》
的主角
主紅雀是具有領(lǐng)地意識的。雄鳥會在樹頂或其他高處以清晰的歌聲來保護地盤,并會追逐進入地盤內(nèi)的其他雄鳥。不過,它們有時候是會將自己的倒影看為入侵的雄鳥,并與之打斗。交配后的夫婦會一起出入。
不同地區(qū)的主紅雀的叫聲也有不同,它們在鳴叫方面有較強的學習能力。
主紅雀有很特別的警報叫聲,就是一下很短的金屬聲。當掠食者接近巢穴時,雄性通常會發(fā)出這種鳴叫,以警告雌性和雛鳥。在某些情況下,它還會發(fā)出一系列細碎的鳴叫,這些聲音的頻率和音量隨著威脅的增大而增加。
主紅雀的食譜90%由雜草種子、谷物和果實組成,它們會在地上尋找食物。也會吃甲蟲、草蜢、蝸牛(在一些地區(qū)的夏季,主紅雀幾乎完全以昆蟲為食)、野生果實及草莓、玉米及燕麥、向日葵種子、榆樹的樹皮及花卉,并會喝楓樹的樹汁。
交配的雄鳥及雌鳥在筑巢前有時會一起唱歌。雄鳥會尋找食物來喂雌鳥作為示愛的行為。
雄鳥有時會帶筑巢的物料給雌鳥,讓雌鳥筑巢。雌鳥會在叢林中或1-3米的樹上筑巢,它們會用喙分開樹枝,用身體來彎曲樹枝及以腳來造成杯狀。鳥巢有四層:底層為粗糙的樹枝,其上以樹葉覆蓋,樹皮圍邊,最后再鋪上草、莖、小根及針葉等。
通常需要3-9日才能完成鳥巢,鳥巢大約高5-8厘米,10厘米闊,內(nèi)徑8厘米。
雌鳥每次會產(chǎn)3-4只卵,約有2厘米大小,卵是白色的,伴有綠色、藍色、褐色、灰色的斑點。主要由雌鳥負責孵化,雄鳥很少及只會孵很短的時間,孵化期為12-13日。雛鳥到了10-11日大就會換羽。
剛孵化的主紅雀
一周大的主紅雀
雌性喂養(yǎng)雛鳥
雄性喂養(yǎng)雛鳥
主紅雀每年會繁殖2-3次,當雌鳥繁殖或孵化新的一巢時,雄鳥就會負責喂養(yǎng)上一巢的雛鳥。
野生主紅雀的壽命可達15歲,而飼養(yǎng)的一般可以活到28.5歲。
主紅雀被國際自然保護聯(lián)盟列為無危。估計全球的分布地有580萬平方公里,全球數(shù)量為1億只,保持穩(wěn)定。
由于其鮮艷的顏色及獨特的歌聲,它們曾被作為寵物。在美國,它們受到《1918年候鳥條約》(Migratory Bird Treaty Act of 1918)的保護,禁止作為籠鳥將其出售。它們在加拿大也受到保護。
主紅雀是美國七個州的州鳥(伊利諾伊州、印第安納州、肯塔基州、北卡羅來納州、俄亥俄州、弗吉尼亞州和西弗吉尼亞州)。
知名游戲《憤怒的小鳥》的紅鳥是以主紅雀為原型設(shè)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