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姑庵和寺廟都是佛教圣地,只是因為里面居住僧徒的性別不同,而有了不同的叫法。
但是由于佛教和道教等教派思想的融合,寺廟還是保持其原有的佛家特性。
尼姑庵就不同了,有許多尼姑庵里就沒有那么多的戒律。
元末明初,和尚出生的開國皇帝朱元璋對入寺廟為僧的女人,用法律作了相當嚴格硬性要求。
不到一定年紀的女人是不準削發(fā)為尼的。
而到了后面的明英宗時期,有一個尼姑庵的尼姑,被皇帝下旨全部按豬肉價賣掉,這些尼姑到底因為什么惹惱了皇帝?
話說朱元璋也是和尚出生,但是其登上寶座以后對出家為僧的男性的年紀做了嚴格的要求。
據明朝法律記載,男子出家必須在二十歲之前,就是說20歲以后平民是不準出家為僧的。
而對于女子削發(fā)為尼的年紀要求剛好相反。
女性為尼必須在40歲以后,在建文帝當朝的時候,年紀要求在59歲以后。
但是到了明朝的中后期,對僧尼的管理不是特別嚴了。
很多女性因為家庭不和睦,反正是各種因素,動不動就跑到尼姑庵里去了。
可以說剛開始時,明朝的女性受到各種打擊,被迫跑到尼姑庵里去躲避壓迫。
進尼姑庵后還是要削發(fā)的。
但是久而久之,許多人因為不是虔誠的宗教信仰,而出家的。
更多的是把尼姑庵看成了一個避難所,一旦男人們找上門來,很多女人又會回心轉意。
佛門也看重慈悲心懷,所以也持一種包容的心態(tài),這就造成很多女人跑到尼姑庵避難。
但是不削發(fā)了,只是在平日里戴了個尼姑的帽子,脫掉帽子就不影響女人的妝容。
這些女人生活在尼姑庵中,各種各樣的女人都有。
那這些尼姑是因為什么居然驚動了明朝的英宗皇帝的。
當年一個年輕力壯的舉人要去京城參加會考,小伙子走著走著,天色漸漸的晚了下來。
小伙子加快腳步,想盡快走出非常偏僻的小道,找到一戶人家落落腳也好,免得晚上遭受野獸的攻擊。
小伙子看見前面的不遠處露出了一個屋檐,欣喜的奔了過去,但是走近才知道,是一個尼姑庵。
小伙子正在猶豫要不要進去,被庵里的女人發(fā)現(xiàn)了。
小伙便詢問前面可有普通人家,那個尼姑說前去50里地也沒人家,不如就在此休息一晚,明日趕路。
小伙子畢竟是書生,還是怕在荒山野外露宿就卷在庵大門的一角休息。
小伙子萬萬沒想到,自己的噩夢就從那個晚上開始了。
他沒想到這些尼姑庵里居然有這么多沒有削發(fā)的假尼姑。
而且這些假尼姑還特別的壞,一群人開始沒日沒夜的折磨他,在尼姑庵的一個月里。
他連逃跑的力氣都沒有了,人也變得骨瘦如柴。
幸好那天吃了一些特別補氣的食物,這個小伙子心生一計假裝拉肚子,來回的跑茅坑,最終從尼姑庵里跑了出來。
跑出尼姑庵的后,外面的空氣都新鮮了許多,跑到另一城鎮(zhèn)的時候,他還驚魂未定。
早知道當日還不如在外野宿,他見人就將這件恐怖的事跟別人說,以免他人遭受不測。
沒過幾天這件事就傳到了皇帝的耳朵里去了,明英宗勃然大怒!
明英宗為了懲罰當朝的宗教寺廟庵院的不正之風,于是下旨將那個尼姑庵里的尼姑,一個個過秤。
秤出重量后,按當時豬肉的價格賣給那些沒有老婆的人。
對這個尼姑庵嚴懲之后,全國各地許多的假尼姑紛紛跑出尼姑庵,不敢再為非作歹了。
全國的宗教風氣得到了扭轉。
那些想把宗教寺院變成避難所,卻在里面做齷齪事的人,敗壞了整個國家的宗教信仰。
宗教對封建社會的統(tǒng)治有著很大的輔助作用,宗教的信仰里面也是有著很高的道德約束。
到了清朝嘉靖也下過旨,尼姑庵里的尼姑,只要做出齷齪的事,就發(fā)還原籍出嫁。
尼姑所在的庵寺房屋土地,全部由官府收回。這就使許多尼姑不在肆意妄為。
今日推薦
《顛覆你的傳統(tǒng)英語學習》
如果你想輕松掌握英語,讓人生有點不一樣
如果你想讓自己的英語突飛猛進,與人交流無障礙
那么現(xiàn)在就來加入我們
掃碼下方二維碼,與佟大為、李亞鵬的英語老師一起學習!
沒有我提高不了的英語,就看你愿不愿意邁出正確的道路
只要你敢來,我就賭你,一定能在英語上突飛猛進
讓你輕松與他人交流,巧妙突破英語難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