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五代十國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時期,這個五代呢,是指依次占據(jù)中原地區(qū)的五個政權(quán),其中有個后周,就是五代中的最后一代。
后周國主柴榮呢,是個明君,舉賢任能,很有抱負,后周的國力也逐日增強。正準備大展拳腳,一統(tǒng)天下之時,卻不料出師未捷身先死,忽然病倒,英年早逝了。
柴榮七歲的兒子即位,號為周恭帝,大權(quán)旁落,軍力掌握在了禁軍統(tǒng)帥,殿前都點檢趙匡胤身上。
趙匡胤什么人,北宋開國皇帝,宋太祖,名頭也很多,著名的軍事家,武術(shù)家,管理學家,還有演員。
話說趙匡胤出生的時候,通體古銅色,赤光沖天,全身帶有異香,環(huán)繞室內(nèi)三日不絕。用我們現(xiàn)在的話說叫怪胎,那個時候就是天神下凡,還給取了個小名叫香孩兒。
香孩兒確實是個奇人,自幼愛好習武,他老爹以前也是后唐管禁軍的,香孩兒在老爹的指導下功夫也是突飛猛進。成年后的趙匡胤雄心壯志,正要隨父出征去建功立業(yè),偏偏老爹給他安排了一門親事,娶了賀家的千金小姐。要說現(xiàn)在我國男女比例懸殊,多少男同胞找不到媳婦,他趙匡胤倒好,想方設(shè)法躲老婆,趁一個月黑風高之夜,留下一封信,就獨身翻墻出門追逐父親去了。
趙匡胤這離家出走去參軍的行為,看上去很美,感覺很青春熱血,可偏偏這個馬大哈走錯了路,與父親漸行漸遠,身上的錢還用光了,在外風餐露宿。所以說離家出走這個事一定要制定詳細周全的計劃,不然就會像趙匡胤一樣吃土了。
某天趙匡胤又在一間廟里借宿,被一老和尚發(fā)現(xiàn)了,也不知道這老和尚是老花眼還是愛幻想,反正據(jù)他所說看見一條赤蛇纏繞趙匡胤。他告訴趙匡胤,你有帝王之相,我愿意資助你,你一路向北,必有奇遇。
趙匡胤往北走之后,果然有奇遇,陰差陽錯地加入了郭威的隊伍,也就是后來的后周開國主。趙匡胤在后周軍中屢立戰(zhàn)功,威名遠揚。
我們話再說回來,小皇帝即位后,政局不穩(wěn),趙匡胤對這帝位就有點躍躍欲試了。但是究竟要如何名正言順地取而代之呢,我們之前介紹趙匡胤的時候,說他是個演員,也是不無道理的,接下來我們就欣賞一下由趙匡胤自導自演的史詩級宮廷大戲:《陳橋兵變》。
2
先是小皇帝即位的第二年,忽然傳來了遼國與后漢將要聯(lián)合大舉入侵后周的消息。這下朝廷上下是炸開了鍋,亂成一團。各大臣經(jīng)過商議之后決定,只有趙匡胤能做統(tǒng)帥,前去御敵。這個時候趙匡胤開演了,先是說打不贏,兵太少了,強迫主政的符太后給予了他全國的兵權(quán)。
拿到兵權(quán)的趙匡胤當即允諾,將一往無前,不破遼軍終不還。率領(lǐng)大軍浩浩蕩蕩開出汴京,結(jié)果走了沒20里,趙影帝就說誒喲累了累了,人疲馬乏,安營扎寨,先在這個陳橋驛休息一下。
這個時候幾個男配角開始行動了。先是汴京城那邊,趙匡胤幾個“義社兄弟”石守信、王審琦等人在城里傳起了繞口令:將以出軍之日,策點檢為天子。雖然讀起來確實沒有一點韻腳,但卻在城里引起了騷動。
在陳橋軍隊中,趙匡胤的弟弟趙光義和親信趙普也深入基層,沒事就和士兵們議論,說如今這小皇帝年幼,難堪大用,我們上戰(zhàn)場廝殺,就算以身殉國,他也不知道。內(nèi)部政權(quán)不穩(wěn),外部強敵入侵,國家到了最危險的時候,只有立趙統(tǒng)帥為帝,我們才能保家國平安。將士們的情緒很快被煽動了,軍中流言四起。這個時候趙匡胤恰巧喝了一杯酒,哎呀不勝酒力,醉了,先睡了,你們在聊什么我都沒聽見。
第二天清早,趙光義和趙普見時機成熟,便帶領(lǐng)眾將士將趙匡胤的屋子圍了個水泄不通,趙匡胤醒來后,只聽得屋外人聲鼎沸,突然幾個將士沖進屋中,就要將預先準備好的黃袍給他穿上,這個時候趙影帝開始他千古流傳永載史冊的經(jīng)典表演,你們干嘛?這是造反!先穿左手,你們這成何體統(tǒng)!把帽子給我?guī)希銈冞@些人啊,自己貪圖富貴,強迫我當天子,鞋!鞋別忘了!
總而言之,趙匡胤在萬般“不情愿”中,黃袍加身。
眾將士跪地高呼萬歲,趙匡胤倒也沒被喜悅沖昏頭腦,當即約法三章,你們要我當皇帝可以,但一定要聽我的命令,回了汴京對后周的太后和小皇帝不得侵犯,對后周的公卿不得侵凌,對朝市府庫不得侵掠,服從命令者有賞,違反命令者誅族。
趙匡胤治軍嚴謹,軍令如山,大部隊有條不紊地開回汴京,兵不血刃,市不易肆,逼迫周恭帝禪位。趙匡胤建立宋王朝,號宋太祖,創(chuàng)造了一個不流血更變政權(quán)的奇跡。
說來也奇怪,這傳說中的遼漢入侵的百萬雄師,在趙匡胤登上皇位之后,竟然無影無蹤了。
3
宋太祖剛建國,就平定了好幾場叛亂??伤稽c都開心不起來,覺得這個新生的政權(quán)一點都不穩(wěn)定。怎么辦呢,宋太祖舉賢任能,從諫如流,不過這人不喜歡在朝上議事,平日里最喜歡微服私訪,沒事就突擊官員家里來個會談。這次就突然來到宰相趙普家里,講述自己的憂慮:自唐季以來數(shù)十年,帝王凡易八姓,戰(zhàn)斗不息,生民涂地,其故何也?吾欲息天下兵,為國家計長久,其道何如?
趙普就說了,皇上你登上了帝位,把兵權(quán)都散播在了幾個大將手中,想想您自己的經(jīng)歷,兵權(quán)是關(guān)鍵啊,只要一切大權(quán)歸天子,其他人自然不敢覬覦。
趙普的話正中宋太祖下懷,回朝后先把當年他自己奪位時的官職殿前都點檢給撤銷了,然后就設(shè)了個慶功宴,邀請幾位掌握重兵開國元勛一起喝酒。
石守信、高懷德等人如期而至。宴會開始之前趙匡胤就說了,大家本是結(jié)義兄弟,今天就不要有君臣之見,只聊生活不聊工作,開懷暢飲,一起哈啤。
皇上都這么說了,大家自然放開了,結(jié)果酒過三巡菜過五味后,宋太祖突然唉聲嘆氣起來。就說,我今日能坐上帝位,全仰仗幾位兄弟鼎力相助,你們的恩情我牢記于心,只是做皇帝真的hin痛苦,我是夜不能寐,真懷念當年在地方做節(jié)度使瀟灑快活的日子。
眾大將不解,陛下何為出此言?今天下已定,誰敢復有異心!
聽大將們這么說,宋太祖表情愈發(fā)痛苦,嘆道,我知道你們哥幾個對我是忠心耿耿,但你們手握重兵,底下那些將士要是貪圖榮華富貴,也做一件黃袍穿在你們身上,這皇帝你們是想不當也難咯。
石守信等人當場就被嚇哭了,這可不是演的,是真哭了,剛才還說是好哥們,說翻臉就翻臉了。當即跪求宋太祖指一條明路。
這邊宋太祖出口成章,人生,如同白駒過隙,轉(zhuǎn)瞬即逝,只有富貴,才能及時行樂,你們不如釋去兵權(quán),去地方做個自由自在的節(jié)度使,給自己子孫留點產(chǎn)業(yè),咱們還可以結(jié)為親家,以后就是一家人,互不猜疑,何樂而不為呢?宋太祖不愧是科班出生的,這臺詞功底,杠杠的。
眾大將無可奈何,俯首聽命。
第二日各位開國禁軍將領(lǐng)就不約而同得了怪病,上書稱請求告老還鄉(xiāng),宋太祖含淚送別各位戰(zhàn)友,收回兵權(quán),讓他們?nèi)サ胤饺喂?jié)度使。不過君無戲言,宋太祖還是很講義氣的,這幾位老哥們都得到了重賞,并與皇家結(jié)親。
就是如此簡單粗暴,又是不流血的政治手段,在酒桌上的觥籌交錯間,宋太祖輕易地免了眾人職務(wù),鞏固統(tǒng)治,加強了中央集權(quán),對統(tǒng)一天下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基礎(chǔ),宋太祖也不失為一個出色的管理學家了。
不過日后皇權(quán)與軍權(quán)的關(guān)系畸形發(fā)展,過度的中央集權(quán)與對軍隊的絕對控制,造成兵不識將,將不識兵,兵無常帥,帥無常師的局面,宋軍作戰(zhàn)能力也大大下降。以至于宋朝積貧積弱,與遼、西夏、金的戰(zhàn)爭連連敗北,最終亡于這些社會生產(chǎn)力遠低于自己的游牧民族,也是令人唏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