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為傷寒論中重要的一個方劑。桂枝湯又名陽旦湯。陽誕生的時辰是寅時,經(jīng)絡(luò)運行到肺經(jīng),而陽氣已經(jīng)生發(fā),一年的陽旦為春天。所以該方的名稱告訴我們該方和陽氣和肺的重要關(guān)系。桂枝湯的組成有桂枝芍藥
其實,拆開看,含有桂枝甘草湯,芍藥甘草湯加生姜和大棗。
先看桂枝甘草湯,條文說:發(fā)汗過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湯主之。
汗血同源,汗出多而心血虛,所以虛證喜按。該方被認為是補心陽的主方。
再看芍藥甘草湯,解除肌肉痙攣,止腹痛,在臨床病例中還有治療習(xí)慣性便秘和哮喘支氣管炎的良好療效。一般都有脈細的情況,代表血虛,陰液不足。
從酸補肺,瀉肝,收心的補瀉理論來理解就通了。該方子是補肺陰的主方。所以一旦有胸滿實證的情況,就不用芍藥。
上兩個基本方子都有甘草,是否按照河圖中土居中央而運行四方來考慮的呢?
我們現(xiàn)在來分析桂枝湯的條文:太陽病,汗出,惡寒,惡風(fēng),發(fā)熱,鼻鳴,干嘔者,桂枝湯主之。
桂枝湯的脈是浮緩的,凡是浮脈,病在表,在上焦也就是問題在心和肺。有自汗出,傷心陽,所以用桂枝甘草湯,惡風(fēng)寒,鼻鳴,發(fā)熱代表肺在抗邪氣,要補肺陰,用芍藥甘草湯,干嘔用生姜。用大棗是補脾土來防止病傳入陽明。
用藥的比例和桂枝甘草湯也有關(guān)系,桂枝甘草湯的比例是2:1,所以桂枝湯中用桂枝3,甘草2。經(jīng)方中喜歡用三兩這個劑量,是否符合河圖洛書中三為東方之陽數(shù)的意義不知。
如果腹痛,桂枝湯中芍藥加倍,成為桂枝加芍藥湯。
如果胸滿,胸陽不振,去芍藥,成為桂枝去芍藥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