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交談,還是做銷售,必須要懂得抓住別人的心理,或者去刻意地引導(dǎo)對方的心理,最終實現(xiàn)自己的目的。
人的心理是有跡可循的,掌握了這些規(guī)律,就如同掌握了心理密碼。這9個心理學(xué)定律,是職場人和生意人很常用的。
當你為某件事花費了成本之后,即使沒有達到你的預(yù)期,你仍然難以及時止損,會做出非理性的決策。
比如,你買了一張電影票去看電影,但看了一點,發(fā)現(xiàn)完全沒意思。但你覺得既然錢花了,總要看完的,要不然錢就白花了。其實,堅持看下去,反而既增加了時間成本,還影響了心情。
這種難以放棄的心理感受,也被騙子和渣男們屢次使用。
大多數(shù)人看重面子,也會潛意識地給別人留面子。當一個人拒絕了對方一個較大的要求后,將更有可能滿足對方的一個小要求。
比如你開車在路上發(fā)生了一個小碰擦,本來就是一兩百的事,別人直接要你賠1000,最后說“看你也是個好人,你就給500吧”,你從心里更容易接受。
每個人都有好奇心的,一旦被勾起了好奇心,就會產(chǎn)生一探究竟的念頭。
比如,在追求心愛之人的時候,故意創(chuàng)造神秘感,去激發(fā)對方的好奇心,就是一個典型的手段。再比如,有些評價很差的電影,但票房卻不差,就是很多人被激起了好奇心,想要看看它是不是真的這么爛。
這算是人性中比較消極的一面:一個破舊荒廢的屋子,本來它有著一扇完整的窗戶,并且一直保持著完整。但當它破了一小塊玻璃后,短時間內(nèi),就被人越砸越破。
這也提醒我們在管理中,要及時補好“破窗”,不能放任。
人們總是會給最近獲得的信息更高的權(quán)重,越晚出現(xiàn),印象越深。
如果大家看過前幾年的《歌手》節(jié)目,就會發(fā)現(xiàn)選手們都希望抽到“7”而害怕抽到“1”。因為總共七個人,最后上場的人,最會被觀眾所記得,無形中會加分。
在會議中,大領(lǐng)導(dǎo)總是在最后進行壓軸講話,也是這個道理。
看過多啦A夢的小伙伴都知道,胖虎是一個反面人物,但當它做了一件好事后,就顯得很可愛,這是一種認知的失調(diào),人們總是會將目光聚集在不協(xié)調(diào)的事情上。
這就是人們當說的,一個人做了一輩子好事,然后做了一件壞事,就會被萬人唾罵;但一個人做了一輩子壞事,突然做了一件好事,就會被人拿來歌頌。
當一個人接受了對方的一個小要求,就很可能會接受對方越來越大的要求。用我們大白話說,一旦得寸,就能進尺。
這個最有代表性的例子就是外賣平臺的滿減活動,先告訴你滿30減5塊,等你湊到30后,又告訴你滿50減15……
當一個人獲得了一個漂亮的鳥籠,他大概率會為這個籠子去買一只鳥。泛而言之,人們在獲得一件物品后,會繼續(xù)添加更多與之相關(guān)而的東西。
就比如一個美女,收到了一個高檔的包,她就會想著為這個包去配一套高檔的衣服,一雙高檔的鞋子,甚至是首飾。
“逆反心理”并不是孩子的專利,而是大部分人的本性。越被禁止的事,做的人越多;取消了禁制,做的人反而少了。
其實這個心理,也有很多商家在用。比如你在電商平臺購物時,往往能看到“每個賬戶,限購一件”的提示,這就是想激發(fā)消費者“我非要買兩件”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