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千紅一哭,萬艷同悲”的紅樓院內(nèi),曹雪芹向我們展現(xiàn)了一出出慘烈的悲劇。才貌兩全者的黛玉,藏愚守拙的寶釵,闊達豪放者的湘云,柔弱和順者的迎春,聰慧果敢的探春,膽大潑辣的熙鳳,美麗率真的晴雯,謙和忍讓的襲人,軟弱糊涂者的尤二姐,性情剛烈者的龍三姐,遠離紅塵的妙玉……她們的人生無一不是以悲劇收場;
甚至所謂大福大貴的史太君,也不是福祿雙全的壽終正寢,老了老了面臨抄家之災(zāi),“驚嚇氣逆”、“涕淚交流”;
還有王夫人,一個兒子早死,一個兒子她百般疼愛,萬般呵護,但最終還是出了家,她有何幸??裳?;
再有王熙鳳,“竟是個男人萬不及一的”當家少奶奶,就在舉宅為其賀生日的好日子里,撞見了自己的丈夫璉二爺與傭人鮑二媳婦偷情,賈璉竟“倚酒三分醉”舉刀追著要殺王熙鳳。
正經(jīng)主子奶奶們尚且如此,更別說家族中毫無地位可言的姨奶奶和受人隨意差遣的丫環(huán)們了。
所以,曹雪芹傾注心血所著的《紅樓夢》,通過一個家庭,給我們展示了上自史侯小姐,下自奴仆丫環(huán)不同女性的不同遭遇。
因此“紅樓夢引子”中所唱的“懷金悼玉”中的金玉,不單單是指寶釵黛玉,它包括了大觀園中所有的女性們。
先說林黛玉。林家祖上曾襲列侯,父親又是探花,官為巡鹽御史,生于一個鐘鼎之家,書香之族,該是十分幸運的。但好景不長,六歲就失去母親,一支獨苗,上無親母教養(yǎng),下無姐妹兄弟扶持,只得長住外祖母家,過著“步步留心,時時在意,不肯多說一句話,多行一步路,惟恐被人恥笑了他去”的寄宿生活。
緊跟著父亦辭世,從此整個一個寄人籬下的可憐女。
雖說上有老祖母賈母心肝寶貝似的疼著,下有內(nèi)當家王熙鳳的“在這里不要想家,想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訴我;丫頭老婆子們不好了,也只管告訴我”這打包票似的許諾,但這又怎能保證黛玉這顆敏感脆弱的心靈不受傷害。
這位前世生長于西方靈河岸三生石畔的絳珠仙草,既受天地精華,又得雨露滋養(yǎng),脫去草木之形修得女身,琴棋書畫無所不精,又通女工,又懂參禪,可謂全長。
但她從一生下來就多病,曾有一癩頭和尚讓她出家,但千金獨苗,父母如何舍得,故和尚又云:若要病好,從此以后不許見哭聲,除父母外,外姓親友之人,一概不見,方可平安了此一生。
但是,從來沒有父母把女兒養(yǎng)一輩子的道理,況且賈夫人很快就病逝,黛玉千里迢迢投奔外祖母家,這首先就犯了外姓親友不見之規(guī)。
黛玉本身又聚集了太多的情,望月垂淚,賞花落淚,贏得愛情而流淚,誤解傷情而掉淚,思鄉(xiāng)念親而撒淚……真是眼淚“從秋流到冬,春流到夏”,這更犯了不許見哭聲之規(guī)。
原本就弱的身子,從此更衰弱了下去。年紀輕輕,一年之中只有幾個晚上才可睡個踏實囫圇覺。
看來黛玉的人生悲劇是必然的了。支撐著柔弱的病身子活下去的惟一希望就是愛情──和寶玉暗里訂下的志同道合心心相印的“木石前盟”,然而,這維系著她生命的愛情,也漸漸被扼殺了。
當她聽了傻大姐的一句“寶二爺娶寶姑娘”,心頭就立刻響了一聲疾雷,及至寶玉成親那日,黛玉直聲叫道:“寶玉,寶玉,你好……”香魂一縷隨風飄,苦絳珠魂歸離恨天。
再說寶釵。這位出身豪門的千金小姐,雖說擁有“珍珠如土金如鐵”般的萬貫家產(chǎn),卻全無富家小姐的派頭,穿著打扮,俱是半新不舊的普通衣裳,搬到大觀園居住,室內(nèi)陳設(shè)一概從儉,閨房如雪洞一般,連賈母看見也覺姑娘家的閨房太過簡單素凈。
尤其難能可貴的是在賈府這樣一個主子奴仆幾百人之多的大家族中,贏得上自老祖宗下自小丫頭的喜愛,連從不夸人的趙姨娘也由衷地贊嘆寶釵為人行事的大方可愛。
寶釵黛玉是“雙美對峙”。
讓我們來看一看這位“山中高士晶瑩雪”所經(jīng)受的磨難:未出閣時,家中有一個呆霸王哥哥,惹事不斷,后又有一悍婦嫂嫂,滋意鬧事,寶姑娘隱忍不快,寬慰老母,處處息事寧人;
出嫁后,賈母曾對湘云說道:“只可憐你寶姐姐,自過了門,沒過一天安逸日子?!?/span>
先是寶玉“迷心”呆傻不知人事,病好清醒之后又遭寶玉的冷淡,在寶釵的千感萬化之下,寶玉對寶釵的態(tài)度漸漸有所轉(zhuǎn)變,誰知不久寶玉再一次神游“幻境”,悟得“仙緣”矢志不渝,欲歸大荒。當寶玉赴考仰面大笑出門而去時,寶釵既“像生離死別的一般,那眼淚也不知從哪里來的,幾乎失聲哭出”,就是因為心中明鏡一般的清醒,所以才使素日端莊持重的寶釵如此失態(tài)。
到了出場日期,當賈蘭回來說“二叔丟了”,賈家亂成一片,女哭男找,寶釵“心中已知八九”。一顆柔嫩的心就這樣一次次被現(xiàn)實切割揉搓,賈政寫信回家勸喻家人不必想念寶玉了,此“玉”已換形而去,“寶釵哭得人事不知”。
美麗鮮活的生命慘遭摧殘,這只能激起我們對寶釵的同情和哀憐。
由此可見,無論寶姑娘是溫柔敦厚,還是隨從合時,亦或藏精守拙,終究難逃“金簪雪里埋”的下場。
賈家的四位小姐一例都是命運不濟,一個苦似一個。
元春看似上天垂愛,生于正月初一,后被選入皇宮,但省親回家,拉著賈母王夫人的手說的第一句話即是:“當日既送我到那不得見人的去處……”對后宮生活的不滿溢于言表。正值中年卻得了什么“痰厥”蹊蹺的死去。
二小姐迎春從小死了親娘,在榮府貌似體面,但因自身性格懦弱,奶媽、媳婦欺主哄騙,倍受連累,出嫁后又遭孫家百般蹂躪。正像王夫人說的:“大太太也不理會他,大老爺也不出個頭!如今迎丫頭實比我們?nèi)仁箚镜难绢^還不如”。可憐一位如花似玉之女,結(jié)婚年余又因一口“痰”而亡,且值賈母病重,竟容孫家草草完結(jié);
三小姐探春聰慧果敢,是大觀園里的改革者,但你聽聽她發(fā)自心底的話吧:“但凡我是個男人,橫豎我自有一番道理”??墒撬皇悄腥耍偷妹鎸σ磺袑ε畠旱牟还?,縱有天大的才干,也只能干干讓老葉媽料理花草,讓老田媽料理蔬菜的小事。
同時來自她最親的親人──生母趙姨娘對其的心靈傷害恐怕是她永遠也無法忘懷的傷痛吧。第五十五回的“辱親女愚妾爭閑氣”一事自不必說,單就“悲遠嫁寶玉感離情”一回,賈母聽王夫人說起探春將要遠嫁不免掉下淚來,不想趙姨娘聽見這事,反歡喜起來,心想:“我這個丫頭在家瞧不起我”,“想要他孝敬我,不能夠了。只愿意他像迎丫頭似的,我也稱稱愿”(迎春將死之信剛傳至賈府),只因“養(yǎng)了你一場,并沒有借你的光兒?!?/span>
就這樣狠毒的詛咒親女兒,探丫頭有何幸??裳?/span>?
四小姐惜春亦如迎春一樣,早早沒了親娘,父親一味好道,成天鉆在城外燒丹煉汞,一心想作神仙,與沒爹沒娘的孩子差不多,跟著賈母眾姐妹們沒過幾年好日子,就出家當尼姑了。只單單用“心如止水”就可以掩蓋“可憐繡戶侯門女,獨臥青燈古佛旁”的悲涼么?
心性高潔的妙玉,出身高貴,素心孤介,遠離紅塵,潛心修行,誰知就是這樣一位與世無爭之人最終還是被強盜擄去,下落不明,“可憐金質(zhì)玉,終隱淖泥中”。
香菱的一生苦難不斷,幼遭塵劫,復又被賣,繼而為妾,挨打受辱,“平生遭際實堪傷”,終因難產(chǎn),脫盡塵緣,魂歸太虛。榮寧兩府中其他的小妾,哪一個又不是在夾縫中勉強茍活呢?
善解人意的丫環(huán)紫鵑,看透了人世間的生死悲歡,跟著四姑娘修行去了,一念之間,塵凡頓易。還有芳官、蕊官、藕官,她們果真在道觀尼庵中能尋得心靈中的最后寄托嗎?
清清爽爽的丫環(huán)彩霞,被旺兒家看中,只因他是王熙鳳的陪房,就硬是把自家的“容顏丑陋”“酗酒賭博”且“一技不知”的不成人兒子配作彩霞的丈夫。
還有玉釧、鶯兒、小紅……她們的未來焉知不是如彩霞一般的下場呢?
還有傻金釧含辱投井溺死,俏晴雯報屈染病而亡,癡司棋蒙羞撞墻殉情,尤二姐情恥吞金自逝,金鴛鴦殉主登太虛……這些屈死的幽魂也只能在離恨天里共訴哀情罷了!
就這樣一群如花似玉天真爛漫的女兒在“風刀霜劍嚴相逼”的險惡環(huán)境中,或隱忍含怨的茍活,或心灰意冷的遁入空門,或極其慘烈的歸隱地府。
魯迅更是說:“悲涼之霧,遍被華林,然呼吸而領(lǐng)會之者,獨寶玉而已?!彼齻兩硎芡闯?,一步步走向消亡而不自知,這是怎樣的悲哀呀!而這也說明賈寶玉似乎才是《紅樓夢》中最痛苦的人物。面對一位位水做的骨肉悲慘的離去,給他內(nèi)心帶來的折磨該是多么的難以承受。
《紅樓夢》向人們展示了一系列“清純?nèi)缢龅呐畠簜儭钡纳瘎?。這些悲劇的意義已經(jīng)遠遠不是能用一句“生命的短暫,生命的脆弱”來歸結(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