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炎是病毒性疾病,病毒在肝細(xì)胞內(nèi),不容易治,世界難題。演變成慢性肝炎的,中醫(yī)角度,“肝郁氣滯型”"脾胃不和型"特別多,少數(shù)是“濕熱逗留型”。選擇方劑看最主要的癥狀特征。組方:甘草、川芎、柴胡各6克,白芍、積殼、香附各9克,青陳皮4.5克。舒氣郁,緩肝急,脹痛自除,如果心煩、口苦、脈弦數(shù),是氣郁化火了,去掉香附、 組方:川芎6克,焦山梔、香附、半夏、茯苓、白術(shù)各9克,砂仁、陳皮各4.5克 。組方:柴胡、川芎、龍膽草各6克,黃岑、半夏、黨參、青皮、白芍各9克,甘草4.5克。清疏肝膽郁火,不少慢性肝炎病例,屢治無效,改用本方,功效顯著,且病后少見復(fù)發(fā)。組方:半夏、茯苓、香附、郁金、霍香、神曲各9克,甘草3.克,陳皮、柴胡各6克。組方:香附、川芎、蒼術(shù)、神曲、梔子各10g。煎湯。常能取效。
以脾虛腹脹,按之不痛為特征,方劑叫越鞠丸。微信搜索 行之醫(yī)話 公眾號關(guān)注更多秘驗方
組方:黨參、野冬術(shù)、茯苓、半夏、山楂、麥芽各9克,陳皮6克,砂仁3克,或者黨參、冬白術(shù)、蓮肉、山楂炭、麥芽、砂仁、陳皮制成丸。均能見效。組方:生地18克,當(dāng)歸9克,白芍10克,首烏10克,拘祀子10克,鱉甲25克(先),牡礪30克(先),沙參10克,麥冬10克,金鈴子10克,藏紅花1.5克。這種需要看看舌苔舌質(zhì),適合舌質(zhì)紅,苔薄少,甚至無苔的人,滋肝益腎。(一貫煎)少數(shù)“濕熱逗留型”,常見于慢性肝炎活動期。組方,用佛手丸加減:佛手、香橡、金鈴子、太子參、蓮肉、神曲,炒棗仁各9克,柴胡4.5克,茅根15克,銀杏12克。組方,用清肝湯:茵陳、夏枯草各12克,蒲公英15克,蒼術(shù)9克,陳皮6克,紅棗4枚。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