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解剖:
前列腺位于恥骨聯(lián)合后,直腸前,尿生殖隔以上。前面窄而鈍圓;后面比較寬闊平坦。位于膀胱下方并圍繞尿道的起始部。正常前列腺底部左右徑40mm,上下徑30mm,前后徑20mm。重約20g,由30-50個管泡狀腺集合而成。
前列腺的分葉與分區(qū):傳統(tǒng)分葉法:在胚胎期把前列腺分為左側葉、右側葉、前葉、中葉和后葉。 1954年,Frank 提出根據(jù)前列腺組織對激素的敏感性分為內腺和外腺。內腺是前列腺增生的好發(fā)部位,外腺對雄激素敏感是前列腺癌的好發(fā)部位。 20世紀60年代,McNeal提出將前列腺分為非腺性和腺性組織。非腺性組織較少病變,腺性組織分為,尿道周圍組織(占前列腺1%)、移行區(qū)(占前列腺5%-10%)、中央?yún)^(qū)(占前列腺25%)和外周區(qū)(占前列腺70%-75%)。
正常前列腺超聲表現(xiàn):
前列腺包膜回聲清晰,內部為散在的細小光點,分布均勻。內腺回聲較低,外腺回聲較高。
前列腺囊腫:
前列腺囊腫有先天性囊腫和后天性囊腫之分,而先天性囊腫包括苗勒管囊腫和真性前列腺囊腫。
苗勒管囊腫是因胚胎時期中腎管殘留在前列腺中形成前列腺小室儲積分泌物而形成。
真性前列腺囊腫是由于胚胎發(fā)育期間腺體生長受到阻礙,引起前列腺導管狹窄,造成管腔阻塞,內容物逐漸潴留而成??砂l(fā)生于前列腺的任何部位。
后天性前列腺囊腫包括炎癥性前列腺囊腫、寄生蟲性前列腺囊腫和前列腺癌退行性變形成的囊腫??砂l(fā)生于前列腺的任何部位。
前列腺囊腫的臨床表現(xiàn):
一般小的囊腫無癥狀,較大的囊腫伴壓迫尿道則引起排尿困難,出現(xiàn)排尿時間延長,排尿淋漓不盡,嚴重者可引起尿潴留。
如壓迫射精管可導致精道梗阻,造成男子不育癥。
前列腺囊腫的超聲表現(xiàn):
前列腺囊腫:前列腺大小無明顯改變或變化不大,包膜清晰、完整,左右對稱;前列腺內見無回聲區(qū),可位于前列腺內部,也可位于前列腺包膜下。(圖1)
圖1:前列腺囊腫
苗勒管囊腫:前列腺基底部、尿道后上方中線處掃及囊性病灶,形態(tài)規(guī)則呈圓形、橢圓形或水滴狀,囊壁光滑,囊內無分隔,邊界清。(圖2)
圖2:苗勒管囊腫
前列腺囊腫主要與射精管囊腫相鑒別:
射精管囊腫是由于精路梗阻,繼發(fā)射精管擴張、膨大而成。文獻報道,其致病原因很多,包括出血、感染、惡變、鈣化及結石等。大多數(shù)患者表現(xiàn)為生殖能力下降、射精量少、血精、睪丸周圍疼痛、前列腺炎或附睪炎、排尿困難、排尿不暢,部分可無癥狀。
正常射精管:超聲難以觀察到管腔,也有學者認為內徑不超過2mm。
射精管囊腫表現(xiàn)為前列腺中央出現(xiàn)淚滴樣或橢圓形無回聲結構,一側與同側精囊相連,另一側延伸至精阜。縱切面表現(xiàn)為囊腫尖端指向精阜的倒置水滴狀。同時可伴有該側輸精管擴張或精囊腺增大。
表1:前列腺囊腫的鑒別診斷
前列腺囊腫的治療:
較小而無癥狀的囊腫可不必治療。
較大的囊腫或有癥狀的小囊腫可用手術治療,途徑有經(jīng)膀胱、膀胱外、經(jīng)會陰、經(jīng)直腸等多種。常由于暴露欠佳致手術切除不完全,復發(fā)率高、并發(fā)癥多。
有報道在超聲定位下經(jīng)會陰或經(jīng)直腸行囊腫穿刺抽吸,然后注入凝固劑,但易復發(fā)。
(王會敏整理發(fā)布,尊重知識產(chǎn)權轉載請注明出處)
-------------------------------------------------------------------
歡迎關注廣東省婦幼保健院超聲診斷科微信公眾平臺。
點擊右上角【...】您可以進行如下操作分享此文:
1、和朋友們分享此文;
2、將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3、將文章分享到騰訊微博;
4、點擊“歷史消息”即可查看以往發(fā)送的資訊文章;
您還可以掃描二維碼,或點擊標題下方藍色字體的“廣東省婦幼保健院...”關注我們,您將會獲得更多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