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香》詞調(diào)為王安石所創(chuàng)制。王安石變法失敗,再接罷相,居金陵時,他懷古感今,創(chuàng)作了《桂枝香·金陵懷古》一詞。在這首詞中,作者始而描繪金陵的壯美秋景,繼面揭露六朝統(tǒng)者的荒繆腐朽。其中藏著對宋王朝的整告,表達(dá)了自己憂國憂民的深沉感情?!豆沤裨~話》說:“金陵懷古,請公寄詞于《桂枝香》凡三十余首,獨(dú)介甫最為絕唱。”(《增修箋注草堂詩余·后集》卷上引)
王安石
登臨送目,正故國晚秋,天氣初肅。千里澄江似練,翠峰如簇。歸帆去棹殘陽里,背西風(fēng),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鷺起,畫圖難足。(歸帆 一作:征帆)
念往昔,繁華競逐,嘆門外樓頭,悲恨相續(xù)。千古憑高對此,謾?quán)禈s辱。六朝舊事隨流水,但寒煙衰草凝綠。至今商女,時時猶唱,后庭遺曲。
這首詞確實(shí)是不可多得的懷古佳作,它的主要藝術(shù)特色有兩點(diǎn):第一是蘊(yùn)景精巧、饋是相生?!暗桥R送目,正故國晚秋,天氣初素?!?/p>
王安石
開篇三句點(diǎn)出了“登監(jiān)”的地點(diǎn)、時間,,天氣。隨即緊扣“晚秋”節(jié)令,憑著“送目”所見,縱筆描寫金陵秋景:“千里澄江似練,翠峰如簇”這是金陵周圖的全景;“征帆去樟殘陽里”,越是特意選取的小景、“背西風(fēng)酒旗斜轟”,這是富有生活情趣的近景;“彩舟云淡,;星河鷺起”,這是引人遐思的遠(yuǎn)景。詞人就像一位技法離超的畫師,他的籍觸由總體的勾勤到細(xì)部的點(diǎn)染,由近處的濃墨重筆到遠(yuǎn)景的輕描淡罵,奇妙地構(gòu)成了一幅“金陵堡圖”?!み@幅秋景圖很不同于其他詩人詞客筆下的格調(diào)::它不是灰色的,而是縣有豐寓的色遇。澄江似練,山峰凝翠、殘押如血,還有五彩畫筋,淡淡云霞,好一幅彩色水墨畫!
王安石
它不是平庸的、而是畫有闊的圖景。大江千里,遠(yuǎn)山如簇,彩舟入云,這是何等宏大的氣象!它不是冷寂的、而是富有活躍的動勢。
“征帆去棹”,突到了船只往來如校的情景;“背西風(fēng)酒旗斜蠢”,活畫出酒雅隨風(fēng)高歌的形態(tài);“星河鷺起”,一是寫長江上白逸騰飛的樣子,二是寫金陵西南太江中白璧洲的態(tài)勢,語義雙關(guān),并把靜景寫活了。整個畫面洋溢著動人的生機(jī)。它不是純客觀的,而是含有深厚的感情。上片的清詞麗句里,充分顯示了作者對金陵風(fēng)物的熱情愛意。“圖畫難足”一語,更體現(xiàn)了作者溢于言表的深情。
王安石
總之,這首詞在寫景時,感情豐富,手法多樣,用字精審,造語新奇,所寫出的秋景沒有古詩詞中常見的衰颯哀傷情調(diào)。這表現(xiàn)了作者的筆力,更反映了作者闊大的視野和百折不撓的精神。
第二是以詞論政,筆鋒犀利。詞的上片著意等景;下片則重在議論。議論中,作者引用朝衰亡的典故,,融入前代詩人的名句,再加“念”,“嘆”、“漫嗟”等飽和感情的字詞,所以非常感人;服人。詞的結(jié)尾《至今商女,時時猶唱,《后庭》遺曲”,用語極為尖銳,“至今”,就是在“刺今”,“時時”,更披露了當(dāng)時情況之嚴(yán)重。這樣的議論,無疑是在為北宋王朝敲警鐘。從中,可見出作者的膽識,見出作者的憂國之心。
王安石
王安石主張文章“務(wù)為有補(bǔ)于世”,這篇詞作就是他的一個實(shí)踐。他能也破“海莊通組”的窠臼,“一洗五代詛習(xí)”(《.藝概·詞熱概》評語),太膽以詞論政,而且論得藝術(shù)、論得合理,廉無說教之整,確塞值得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