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簡介
令狐楚(766-837),唐文學家。字殼士,自號白云孺子,宜州華原(今陜西耀縣東南)人,祖籍敦煌。貞元進士。初為太原府從事,自掌書記遷至節(jié)度判官。憲宗時,累擢職方員外郎,知制誥,又詔為翰林學士,進中書舍人。元和十四年(819),升任宰相,翌年罷為宣歙觀察使。敬宗時,為宣武軍節(jié)度使。大和三年(829),任太平軍節(jié)度使。后入朝為吏部尚書,累遷尚書左仆射,進封彭陽郡開國公。死于山南西道節(jié)度使任內(nèi)。名詩人李商隱出其門下。與劉禹錫、白居易等有詩文來往。
楚擅長箋奏制令,每一篇成,人皆傳誦。又工詩,長于樂府?!度莆摹蜂洿嫫湮牧?,《全唐詩》錄存其詩五十九首。
少年行
令狐楚
弓背霞明劍照霜,
秋風走馬出咸陽。
未收天子河湟地,
不擬回頭望故鄉(xiāng)。
令狐楚詩鑒賞
詩的前兩句重彩濃墨地渲染了將士們?nèi)盅b出征的英武勇敢形象。“弓背霞明劍照霜”,側(cè)重描繪將士隨身攜帶的武器,從雕弓利劍被擦拭琢磨得寒光閃耀的形象中,可以折射出愛國將士們同仇敵愾、求戰(zhàn)心切“ 秋風走馬出咸陽”,側(cè)重于描寫將士的颯爽英姿。
“秋風”寫出了出征的節(jié)令;“走馬”二字則入神地傳出了愛國將士們勇往直前的豪壯氣勢。
詩的后兩句重在抒寫廣大將士決心收復失地、克敵制勝的滿腔愛國激情。河湟之地自安史亂后,已淪于敵手幾十年。這些將士為收復河湟失地而出征,說明是正義之師;“不擬回頭望故鄉(xiāng)”,就寫出了將士為正義而戰(zhàn)、為國捐軀的義無反顧和公而忘私的高尚心靈。
在表現(xiàn)技巧上,這首詩的層次分明,先景而后情,情景交融,使人能夠透過前兩句充滿英雄主義精神的景物描寫而感受到將士那起伏的胸波,又能令人循著后兩句那沖騰著愛國主義熱浪的心曲而進一步豐富起將士們威武豪邁的英雄形象,可謂情景跌宕,互藏其宅,讀后令人為之振奮。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